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分析

九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分析

九年级数学(下)第一次月考试卷九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分析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3月20日我校举行了九年级第一次月考,从此次月考情况来看,数学成绩喜忧各半。

喜的是优秀率较自己前不久举行的单元考试稳中有升,达到预期的目标。

忧的是合格率却较之前次单元考试有较大的滑坡,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

通过这次月考充分暴露出相当部分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抓得不紧,甚至有放松要求的迹象,造成成绩大幅度的下降。

答:水分和氧气是使铁容易生锈的原因。

一、月考成绩相关数据
25、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天文学家的“第三只眼”是天文望远镜,可以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两种。

全级参考总人数:59 人。

数学试卷总分:120 分。

其中 102 分及其以上视为优秀,72 分及其以上视为合格。

答:如水资源缺乏,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品种咖快灭绝,地球臭氧层受到破坏,土地荒漠化等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优秀人数:5 人,优秀率:8.47%。

此项数据与命题预期目标相吻合。

合格人数:28 人,合格率:47.46%。

此项数据较预期减少 23%,差距较大。

最高分数:104 分。

二、数学试卷难度分析
12、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此次数学月考试卷总分共 120 分,其中填空和选择占到 54 分,计算(含简单的解答题)达到 39 分,综合题 27 分。

其中容易题比例达到 70%,稍难题比例在 15% 以上,较难题比例在 5% 左右,难题控制在 10% 以内。

整个试卷难度属于中性偏易。

7、将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有什么现象?过一会儿,取出铁钉,我们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P36)三、学生作答情况分析
通过仔细阅读学生作答,发现达到优秀率的学生对于填空、选择、计算等基础知识掌握很牢固,极少出现丢分的现象。

丢分多出现在最后两道综合题上,主要原因是因为平时对综合题的练习不够,思路无法展开,导致做不出或者是思路出现错误。

总体感觉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该拿的分数基本到手。

就这一点而言,可以看出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做题也比较认真细致,令人感到欣慰。

而成绩处在 72--102 分之间的这部分学生,得分主要依赖于前面的填空、选择和计算,最后两道综合题及部分解答题的作答并不理想,丢分现象比较严重。

尤其是 72--85 分这一分数段的学生在解答题和综合题上的得分非常低。

由此可见,这部分学生仅管基础知识掌握还算比较牢固,但却缺乏灵活应变和熟练应用的能力。

此次数学月考成绩低于 72 分的学生达到 31 人之多,占全级的 53%。

通过对他们的试卷分析,发现问题主要出在基础知识上,尤其是基本计算。

本次月考试卷中计算的份量达到了 47 分之多,而这还不包括前面的填空和选择题中简单计算。

大部分不合格的学生对于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仔细查看了 55 分以上学生的试卷,发现都
是因为计算不过关而没有合格。

2、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四、下一阶段教学设想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特别是对于二次根式的化简和二次根式的分母有理化两个内容,要重点进行针对性的强化练习,务必让超过 70% 以上的学生熟练的掌握。

11、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

绝大多数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

2、强化知识点的应用。

通过此次月考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非常的不熟练,后续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3、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此次月考中暴露出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不熟练,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原本基础还好,成绩也不错,但因其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学生抓得不紧,上课和自习精力不集中,造成很多知识点是一知半解,从而在作答的过程中错误百出。

1、人们把放大镜叫作凸透镜(边沿薄、中间厚、透明),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

4、加强对学生的课后辅导。

此次月考还反映出相当部分学生课堂上并没有完全将知识点理解透彻,课后又没有及时向老师或成绩好的同学生请求帮助,导致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2、在加热的过程中,蜡烛发生了什么变化?(P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