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7—情绪情感
(1)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离不开情绪。 (2)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受已形成的情感所 制约,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 得以表现。
12
情绪、情感与认知过程 (1)认知是情感产生的基础。“有所知,
才有所感。” “知之深,爱之切” 。 (2)情感影响认识过程。
12
(二)情绪与情感两极性
12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和持续 性,情绪状态主要可以分为心境、激情、应激和 热情等基本状态。 (一)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 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它具有 弥散性的特点。
12
(二)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为时短暂的情
绪状态。激情常常是由对个体具有重大意义的强 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所引起。如狂喜, 暴怒,绝望,惊厥等。
(2)情绪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 部表现,而情感则比较内隐、含蓄,常以内心体 验的形式存在,处于意识支配的范围内;
(3)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一般与人的生理性 需要相联系,而情感往往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12
联系 从本质上来说,它们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
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人的主观心理体验, 在具体人身上它们互相依存密切联系。
8
6.与个人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幻想。 7. 创造性思维除了具有人类一般思维的基本
特征以外,还具独特性、科学性、独立性等特 征。
8.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分析 所、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等四个基本阶段。影 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知觉情境、动机强度、 原型启发、心理定势、功能固着与变通、个性 特征等。
10
伊本•西拿的公羊 在中世纪,享有“医学之王”美誉的著名伊朗 医学家伊本•西拿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两只公羊分 别系在两个不同的地方,给以同样的食物。一个地 方是平静、安稳没有危险的草坪;另一只公羊呆的 地方是旁边关着狼群的动物馆。第二只公羊由于经 常看到狼在它身边窥视而整天提心吊胆,精神一直 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久就死了。而前一只公羊却 一直生活得很好。西拿做的这个实验表明了情绪对 动物有很大的影响。
要点复习 1.思维是人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 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及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 的、概括的反映。概括性和间接性是思维的两 个基本特征。 2.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的不同,可将思 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的创新程度、独创性 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创造思维。
应激状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积极的状态, 应激引起的身心紧张有利于主体调动身心各个 部分力量去解决当前的紧急问题。
15
另一种是消极的状态,应激所造成的高度 紧张情绪阻碍认知功能的正常发挥,使人意识 的自学性降低,知觉、狭隘,注意的分配,转 移出现困难,思维迟钝,混乱,
10
第三编 人的行为的控制、调节及教育
第十章 情绪、情感及教育
一、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概念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 度的体验。
情绪、情感的结构由三种成分组成:主观体验、生 理唤醒、外部表现。
如“悲喜交加”,“百感交集”。
12
情绪和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
(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EQ(Emotional Quotient)的主要因素包括 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沟通、挫 折承受力。
12
三、基本情绪状态
原始情绪(人类最基本的情绪) 1、快乐。快乐是目的达到、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 2、愤怒。愤怒是由于他人或他事妨碍目的达到,致 使紧张积累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3、恐惧。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情境时产 生的情绪体验。 4、悲哀。悲哀是在失去自己心爱的对象(人或物) 或在自己达到理想愿望破坏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6
3.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 成果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 与 。 A·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B·辐合思维 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创造思维 D·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4.思维过程基本的智力操作手段是( )。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 D、具体化和系统化
5.想象是人们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组 进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形成方式有粘合、 夸张、拟人化、典型化等。
12
2、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表情 (1)面部表情:通过眼部、颜面和嘴部肌肉的 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眉开眼笑” 、“目 瞪口呆” 等。 (2)身段表情:躯干、四肢及头部的身体运动 所表示的情绪状态。 “手舞足蹈” ,“捧腹大 笑” ;“捶胸顿足” ,“咬牙切齿” 等。 (3)言语表情:言语的语音、语调、节奏、速 度等也可以表现情绪和情感。“语无伦次” , “抑扬顿挫” 等。
激情具有冲动性,发生时强度很大,它使人体 内部突然发生剧烈的生理变化,有明显的外部表 现。
13
例如, 狂喜时眉开眼笑,手舞足蹈,欢呼雀跃; 盛怒时横眉竖目,握拳顿足,暴跳如雷。
14
(三)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
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它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 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人类的表情具有先天性和社会性。
12
二、情绪情感的功能与调节 (一)情绪与情感功能 情感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具有多种功能:
1、具有交流思想感情的信号功能。 2、具有影响行为或活动的调节功能。 3、由情感共鸣而产生的感染功能。
12
(二)情绪与情感调节 情绪的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 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 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情商与造就高EQ现代人
情绪与情感具有两极性的基本特征。 所谓两极性,是指情绪和情感都具有肯定和否 定的对立性质。例如,快乐—悲伤,热爱—憎恨, 尊敬—轻蔑,振奋—消沉等都有对立的意义。
12
(三)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1、情绪、情感状态下的生理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活动的变化; 内外分泌腺活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