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10322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及处理
20110322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及处理
• 透析患者血压控制的目标值
K/DOQI指南: 透析前:140/90mmHg 透析后:130/80mmHg
我国:高龄患者: 160/90mmHg
• 生活方式的调整
低盐饮食 2~3g/d 控制液体摄入量 体重增加<1kg/d 戒烟 适量的活动 肥胖者减轻体重
• 血液净化治疗的调整
透析超滤------逐步达到干体重 调整透析液钠、钾、钙浓度 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 对体重增长过多或对超滤不耐受者,延长 透析时间,增加透析频率,必要时可每日 透析
• 降压药物治疗
CKD患者降压药物的选择原则 降低血压 延缓CKD进展 降低CVD风险
首选既能降压,又能降低CVD危险的降压药物
病因
• 生活方式对透析病人高血压的影响 吸烟 紧张、焦虑、失眠 高钠饮食 运动少 肥胖
• 透析病人高血压的特点
多数为容量依赖性高血压,少数为肾素依赖性 高血压 老年病人多数为单纯收缩压升高, 昼夜节律消失,夜间和清晨血压升高明显
病因
• 血液透析中患者血压增高的可能原因
慢性肾脏病分期及临床实施方案
分期 描 述 GFR
(ml/min/1.73m2)
方 案 诊断和治疗,治疗合并 疾病,减慢进展,降 低CVD危险因素
1
肾损害 GFR正常或升高 肾损害 伴轻度GFR下降
中度GFR下降 重度GFR下降
≥90
2
3 4
60~89
30~59 15~29
评估进展
评价和治疗并发症
5
细胞外液容量增多 HEMO研究已经观察到容量负荷影响透前 和透后血压; 当通过缓慢的透析(8小时×3次/周) 清除体内过多的液体并达到干体重后, 90%以上的透析病人血压达到正常。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病因
• 透析病人高血压的其他原因
红细胞生成素 甲状旁腺素分泌/细胞内钙增加/高钙血症 肾动脉狭窄 内皮源细胞因子表达异常(NO/内皮素) 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 ↑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普乐可复)和糖皮质激 素治疗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升高 超滤脱水引起血液浓缩 透析液离子浓度:钠高、钙高,钾低易出现血 压升高 容量负荷过重 失衡综合征 透析过程中抗高血压药物被透析清除
β-受体阻滞剂, ACEI可经血透大量清除
• 透析中高血压的特点
多在透析中后期发生 血压逐渐升高 在透析中常常不能自行缓解,且对降压药反应 较差 透析结束后血压逐渐下降到透析前水平
血液透析容易清除
• 降压药物治疗----- ARB
作用机制: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Ⅰ型受体的结 合 副作用:同ACEI,但发生率低 优点:同ACEI 常用药物:氯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厄贝 沙坦
• 降压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
作用机制:降低肾素释放,调整中枢肾上腺素 能活性,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副作用: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加重心衰、 增加胰岛素抵抗,加重血脂异常 优点:治疗心力衰竭,治疗心绞痛,治疗心动 过速和房颤,减少CVD事件 常用药物: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
• 心血管疾病占终末期肾脏病死亡率的 40~50%,并且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 病的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15倍; • 持续增高的动脉血压与增加的心血管疾病 死亡密切相关 • 高血压是尿毒症病人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最 重要危险因素
透析病人高血压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病因
• 透析病人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及处理
张 丽
高血压与CKD
• 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并发 症,也是CKD的重要病因之一; • CKD早期即可出现血压增高; • 肾小球滤过率(GFR)越低,高血压的发 生率越高 ;
CKD诊断标准
1.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有或 无GFR下降,可表现为下面任意一条: 病理学检查异常; 肾损伤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 检查异常 2.GFR<60 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 伤证据
• 降压药物治疗----- ACEI
作用机制:抑制组织和循环中血管紧张素的转 换;抑制激肽酶Ⅱ从而抑制缓激肽的降解,后 者促进NO和前列腺素的合成 副作用:咳嗽、高血钾、白细胞减少、肝损害 优点:治疗心力衰竭,逆转LVH,减少CVD事 件 常用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 赖诺普利
K/DOQI推荐意见
• 推荐优先使用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的药 物,如ACEI和ARB;
因为它们可逆转左室肥厚、减少交感神经兴奋、 降低脉波传导速率、提高内皮功能、减轻氧化应 激 有独立于降压之外的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脏病进 展压达到目标值 • 优先选择的药物达到最大量或出现副作用 而血压仍未达标时,联合其他降压药物
谢 谢!
•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生率达80~90%; • 透析过程中10~20%的病人血压升高
透析前血压正常,透析中逐渐升高
透析前血压高,透析中血压进一步升高
并发症
肾性贫血 高血压 心血管系统 骨矿物质代谢紊乱 皮肤瘙痒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 低血压 其他
患病率 92.94 80.19 25.56 22.82 16.71 6.35 5.32 4.36 2.06 3.03
加强降压效果 相互减轻副作用 费用低廉 依从性好
六大类降压药物:
钙通道阻滞剂(CCB)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 β受体阻滞剂(BB) α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
• 降压药物治疗----- CCB
作用机制: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通道 副作用:心动过速、头痛、踝部水肿、面部发 红、牙龈增生、一过性肝功能异常 优点:可治疗心绞痛 常用药物: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
辅助检查
• 血压监测 透析前 透析后 透析间期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 ECG: 左室肥厚
• 胸片: 心影增大
• 心脏彩多 左室肥厚 左心室扩大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 肾动脉造影 可以明确是否有肾动脉狭窄
治疗
• • • • 生活方式的调整 血液净化治疗的调整 降压药物治疗 其他治疗
尿毒症
做肾脏替代治疗的准备 工作 替代治疗(如果尿毒症 <15(或透析) 存在)
我国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与K/DOQI指南中 CKD分期的比较
GFR(ml/min) 描述
代偿期 失代偿期 肾衰竭期 尿毒症期
51-80 26-50 10-25 <10
• 二者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不同,但是 统一的CKD分期标准有利于不同地区间的 交流和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
血液透析容易清除
• 降压药物治疗----- α受体阻滞剂
作用机制:拮抗儿茶酚胺对α1受体的作用,抑 制血管收缩 副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头痛、恶心 优点: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常用药物:特拉唑嗪、哌唑嗪、多沙唑嗪、乌 拉地尔
•
降压药物治疗-----利尿剂
作用机制:减少容量负荷,减少钠负荷 副作用:导致血容量不足,尿酸升高,低钾, 低钠,血糖异常 优点:治疗心力衰竭,治疗高钾血症 常用药物:血液透析患者选攀利尿剂,如呋塞 米(速尿)
对无尿的患者无用
• 其他治疗
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 双肾切除 调整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
•
透析中高血压的处理 卡托普利 25mg 含服 硝苯地平 10mg 含服 酚妥拉明 5mg 静脉推注或肌肉注 射
• 透析中高血压的处理 硝酸甘油:静脉泵入 开始剂量为5μg/min; 每5分钟增加5μg/min, 如在20μg/min时无效可以10μg/min递增。 乌拉地尔: 首先12.5mg 静脉缓慢推注, 然后泵入3~5mg/小时。 硝普钠:静脉滴注或静脉泵入, 开始0.5μg/kg/min; 根据治疗反应以0.5μg/kg/min递增; 常用剂量3μg/kg/min; 极量为10μg/kg/min。
2010年CNRDS资料: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患病情况
• 透析病人高血压定义: 透析前血压>140/90mmHg • 透析中高血压定义: 透析中血压增高>10/5mmHg
高血压的危害
• 加速肾功能的恶化,导致CKD进展 • 导致LVH和动脉粥样硬化; • CVD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 。 心力衰竭 脑出血 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