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挂篮悬浇施工测量方案

挂篮悬浇施工测量方案

目录
1.施工测量流程 (5)
2.施工控制测量 (5)
3.主梁挠度、轴线和主梁顶面高程的测量 (7)
3.10号块高程测点布置 (7)
3.2各现浇节段的高程观测点布置 (7)
3.3观测时间 (8)
3.4监控方法 (9)
4.立模标高计算 (9)
5.施工监测 (10)
5.1悬臂段观测 (10)
5.2现浇支架预压观测 (11)
6.测量现场控制 (11)
6.1质量控制标准 (12)
6.2安全保证措施 (13)
连续梁测量方案1.施工测量流程
定模板标高挂篮定位签立模通知单监理复查
进入下一梁现浇段
监理复测
浇筑混凝土
张拉前高程观测
张拉后高程观测
移篮前高程观测
移篮后高程观测
定高程扎钢筋、安管道、立模板
高程观测
已浇完梁段高程观测
已浇完梁段高程观测
已浇完梁段高程观测
已浇完梁段高程观测监理复测
箱梁悬浇高程控制程序图
2.施工控制测量
2.1控制网的布设
控制网的建立采用原有的施工控制网和水准网为基础,在0#块箱梁中心位置加密控制点,联测原有控制网起算点,构成箱梁施工控制网,采平面和高程点兼用方式。

每一主墩顶布置一个水平基准点和两个轴线基准点,做好明显的红色标识,对于主桥施工控制网应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联测。

(控制网见图1)
图1箱梁施工控制网
2.2细部控制
2.2.10#块施工
0#块是整个主梁上部悬臂施工的基础,它的标高和线型走向直
接影响到整个主梁的标高和线型,桥墩施工完后,搭设0#块支架,铺设0#块底模然后进行支架预压,预压过程中进行连续的标高测量,根据测的数据确定出支架的弹性变形值,根据支架的弹性变形值重
新调整支架的高度,并且利用全站仪对0#块进行精确定位。

2.2.2悬浇段施工
当箱梁当前悬浇段的挂篮初步就位后,根据箱梁施工控制网,
在0号块工作基点上架设全站仪,依次放样箱梁节点立模具体位置,确定箱梁里程桩号,底板就位后如偏移过大可调整挂篮角度进行调整,直至调整误差在5mm之内,这样既加快了立模速度,也保证了
侧模竖直度满足要求。

3.主梁挠度、轴线和主梁顶面高程的测量
为确保成桥后梁体的线型符合设计要求,主梁的梁体徐变,轴线及梁顶高程监测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

3.10号块高程测点布置
在0号块上布置高程测点用以控制顶板的设计标高,同时也作为以后各现浇节段高程观测的基准点。

每个0号块的顶板各布置9个高程点和(兼1个控制点2个轴线点),观测点用专门制作的钢筋或普通螺栓直接焊接在顶板钢筋上。

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

3.2各现浇节段的高程观测点布置
根据连续刚梁桥悬浇施工的特点,每次浇筑一个节段梁,每个悬臂施工节段均为测试断面,考虑到箱梁可能发生扭转变形,每个断面布置2个高程测点和和1个轴线点,测点用Ø20短钢筋长约(32~42cm),钢筋端头磨圆(轴线点刻十字丝),测点距该节段前
端10cm处,钢筋头外露桥面(3~5cm)并用红色油漆标明。

通过桥梁平面控制网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来精确测定局部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局部控制点用来控制各个梁段挠度观测点和后视点,局部控制点在施工完成一定数量梁段或重要环节时经过校准,以保证局部控制点能满足精度要求,同时利用沉降观测中的墩身观测标点标高变化,监测基础沉降和墩柱压缩变形。

定期对各个控制点进行联测,防止控制点在施工期间发生位移。

图2 0号块高程测点平面布置示意
3.3观测时间
在施工过程中,每一现浇梁段都需要进行混凝土浇注前、浇注后、预应力张拉后的标高观测。

为尽量减少温度的影响,高程观测安排在早晨太阳出来前完成。

施工控制的任务是使桥梁结构的实际状态尽可能与设计状态一致,是通过施工过程监测来控制和实现的。

通过大跨度桥梁混凝土悬臂现浇节段已产生的标高偏差,预测后续节段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偏差,从而对其立模标高进行调整。

梁端头预抬高量调整值由以下4部分组成:梁体的设计预拱度、挂篮的弹性变形、挂篮的非弹性变形、临时支墩和基础发生沉降的影响值。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观测内容包括:立模、混凝土浇注前后、预应力张拉前后及挂蓝拆除后、边(中)跨合拢前后、最终成桥前的各项标高值。

以这些观测值为依据,进行有效地施工控制。

3.4监控方法
所有观测必须加强保护,以确保观测点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主梁线形测量采用标高用水准仪进行测量进行闭合水准测量。

轴线使用全站仪和钢尺等进行测量,采用测小角法或视准法直接测量其前端偏位。

在主梁每个节段的施工周期内,测量3种工况的线形变化,即挂篮前移就位并固定、混凝土浇注后及纵横预应力张拉完毕
后3个阶段,这3个阶段要对浇注的所有节段的线形观测点进行观测,并且尽量消除温度对梁体的影响。

4.立模标高计算
以0号块水准网点作工作基点,用水准仪控制。

以调整挂篮前吊杆等方法,使底模标高、顶模标高满足要求为止。

本项工作由各架队监测组完成,严格按数据分析组提供的立模标高进行立模、调模作业。

挂篮模板调整标高为:设计标高+挂篮变形值+设计预拱度+模板变形值
即:H1=H0+fi+flm+fm+fx+fk
H1---待浇段底板前端点挂篮底板标高;
H0---该点设计标高;
fi---本施工节段以后各段对该点挠度的影响值;
flm--本施工节段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后对该点的影响值;
fx---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结构体系转换、二期恒载和活载等影响产生的挠度计算值。

fm---挂篮弹性变形对该点的影响值。

Fk---施工中的临时荷载及挂篮自重对该点影响值
其中:fi\flm\fx按设计挠度值表中累计进行
根据观测数据数据分析组应对fx进行必要的修正,修正后采用修正后的值计算立模标高。

5.施工监测
在施工过程中悬臂因自重作用,预应力张拉,混凝土结构徐变,施工中温度变化等因素,将使得悬臂浇筑的箱梁标高与设计明显偏离。

因此,我们对每阶段线形进行控制观测。

在箱梁梁顶各节段监测点布设3个测点,以箱梁中线为准对称布置,测点离节段前端
15cm,如图3
图3箱梁测点整体布置图
5.1悬臂段观测
悬臂每浇筑一段,在挂篮就位及立模后,浇筑混凝土前、浇筑后、张拉预应力前、张拉预应力后,都分别对每一节段监测点进行测量。

每次应在早晨太阳高照前观测。

如观测的结果值与设计计算预测值超过±10mm、应进行复测,若仍超过误差限值,分析原因,必要时重新计算预抛值。

5.2现浇支架预压观测
现浇支架搭接完毕后,预压前在方木及支架基础上布设监测点,点位布置分左、中、右每个断面3个点,每2米一个断面。

支架基础监测点近可能与方木监测点竖向对称。

测量时任选一点作为后视点,预压前、卸载前、卸载后分别进行观测。

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
依据分析结果确定现浇箱梁抛高值。

抛高值为:设计标高+支架弹性变形值+设计计算的预抛值
6.测量现场控制
测量采用一控到底的原则控制质量,这样减少了原来测量与现场工作交接程序,避免了中间环节上的错误。

在施工过程中,立好的模板有时会因某种外界影响偏移原位置,这就需要现场来检查发现,及时处理。

在箱梁钢筋绑扎之前检查底板位置标高是否准确,侧模板竖直度是否满足要求,检查模板与挂篮锚固是否牢靠。

箱粱浇注之前验收混凝土标准带、模板位置、箱粱几何尺寸及竖直度等。

验收合格后方可同意混凝土浇筑。

箱粱浇注过程中,实时监测浇筑对挂篮及模板沉降动态。

混凝土浇筑后测得实际箱梁顶标高,如发现与设计计算值不符,及时调整、整平。

确保顶面标高准确、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

箱梁悬浇施工进行中,应保证两悬臂端的挂篮施工速度的平衡,施工进度偏差应小于30%,施工重量偏差应小于2%。

箱梁施工中不得在梁体上部进行堆梁作业。

测量器设备使用前做好检查及校正记录
在测量过程应定期检查和校正仪器设备,以使仪器设备达到测量精度要求。

由数据分析组提供整个数据分析,并进而形成挂篮施工测控技术总结报告。

表 6.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梁段模板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6.1.2 连续梁(刚构)悬臂浇筑梁段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6.2 安全保证措施
6.1 质量控制标准
模板检查
梁体外观质量检查
1、测量人员在现场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禁止在墩或梁上 嬉戏打闹,防止高空跌落;
2、测量人员一定要佩带安全帽或安全绳,防止高空坠物或意外
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