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学习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及其影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2、通过本期以来的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
3、通过预习要求,学生对本课重要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并有着浓厚的兴趣。
【教材定位】本节主要围绕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三方面展开。
其中,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的过程、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概况及影响在教材中均有表述。
学生需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本节内容在专题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地位,既是对建国初期外交政策延续性的学习,也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外交政策与成就的讲述铺定基础。
【课程目标】【教学目标】1、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基本史实,认识外交关系的处理以国家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2、探讨事件的历史及现实意义,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确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美、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4、通过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及中美建交的曲折历程,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
中美关系解冻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难点:中美关系解冻、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回顾复习: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怎样的外交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取得了哪些成就?生: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外交成就:与17国建交;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亚非会议。
师:6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面临险境,美国继续敌视中国;过去的老大哥苏联由友好合作到严重恶化(两个拳头打人)。
70年代,中苏关系继续紧张,而中美关系却得到改善,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要知道这一切的变化及原因,就让我们一起回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
一、拨云见日——重返联合国(一)概况展示图片:“乔冠华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
西方媒体称“乔之笑” “极富感染力”、“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这是一种自信与自豪的笑。
师:为什么乔冠华会发出如此爽朗自信的大笑?生:……展示图片:11月1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前升起。
(二)原因师: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89-p90文字归纳原因。
)生:……教师总结:中国政府长期斗争;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许多国家的支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意义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着怎样的意义?生:……教师总结:美国孤立政策破产,中国外交重大胜利;发挥更大作用,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增强第三世界力量。
那么,这之后中国还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二、跨洋握手——中美关系正常化(一)概况1、试探之旅——“乒乓外交”(以民促官)展示照片:“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在长城游览”。
师:你知道该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学生回答:……师:中美关系的“解冻”在当时正需要一个契机。
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和美国队员交往的事后十分重视,当即拍板,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2、旋风之旅——基辛格访华(官员交往)展示图片:“周恩来会见基辛格”。
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结束敌对、走向正常)展示图片:“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4、正常之旅—建交、邓访美(实现正常化)(图一:1979年1月1日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招待会上,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柴泽民和美国副总统蒙代尔共同举杯,庆祝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图二:为了进一步增进中美双方的了解,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于1979年1月28日至2月4日应卡特总统的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美,受到了美国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90-P91页文字了解史实。
(二)原因材料研读材料一: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摘自尼克松1970年2月对外政策报告材料二: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不仅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决议,……从此,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加活跃,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国际力量,国际地位举世瞩目。
——中共东营市委宣传部《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确立与恢复》材料三:1964年10月以后,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大量增兵中苏边界……1969年3月……苏联出动装甲车、坦克和武装部队,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两次侵入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打死打伤中国边防人员多名。
中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进行了自卫还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3)材料四: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由于经济增长趋于缓慢,又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高中历史教材知识资料包》(2005年)师: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归纳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生:……教师总结:中国方面:国际地位提高;经济发展;中苏关系的紧张;有利于台湾问题解决和祖国统一。
美国方面:孤立中国政策破产;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经济增长缓慢。
改善关系是中美两国共同需求,符合两国国家利益。
(三)影响材料研读材料一: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摘自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材料二:(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它的七亿五千万人民参加,就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
――乔治・桑特尔《尼克松传》材料三:70年代初以来,中国同西欧(包括北欧和南欧)国家出现了建交高潮。
……中国还同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建立了外交关系。
……从1970年到1979年,中国同亚非拉5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3)师: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中美“跨洋握手”对中国及世界产生的影响。
生:……教师总结:是中国70年代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带动了更多国家与中国改善了关系,出现了建交的热潮(一大片);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基本完成同西方国家的建交过程;直接推动中日关系改善;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师: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曲折历程,请同学们根据表格提示时间写出相应的事件。
时间事件1971.4美乒乓球队访华1971.7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2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联合公报》1978.12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9.1中美正式建交三、冰释雪融——中日邦交正常化二战后,日本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
当历史步入20世纪70年代后,中日两国也握手言和了。
展示图片:“1972年毛泽东和田中角荣的握手”、“1972年周恩来和田中角荣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师:上面的两幅图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P92,了解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相关史实。
师: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那么中美关系改善和中日建交对当时的中国和世界有何重大影响?生:……教师总结:对中国:提升了国际地位;为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对世界:有利于缓和当时世界紧张局势;促使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师:请思考影响外交的因素有哪些?生: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综合国力;意识形态。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学生回答),关于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巩固练习】1、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基辛格说:“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
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B)A、欧洲国家日益走向联合B、第三世界国家的蓬勃兴起C、美国霸权地位江河日下D、西欧、日本不再对美唯命是从2、(2007天津文综,16)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
”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A)A、以民促官B、国际推动C、官方交流D、以官带民3、(2004全国文综Ⅲ,23)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其重要背景是(A)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B、中美已经建交C、中苏关系正在得到改善D、“文化大革命”结束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D )①中日建交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美建交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②①③5、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三大成果是什么?有何内在联系?6、影响中美、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共同障碍是什么?应怎样扫除障碍,保障中美、中日关系健康发展?【板书设计】外交关系的突破一、拨云见日——重返联合国(一)概况(二)原因(三)意义二、跨洋握手——中美关系正常化(一)概况1、试探之旅——“乒乓外交”2、旋风之旅——基辛格访华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4、正常之旅——建交、邓访美(实现正常化)(二)原因(三)影响三、冰释雪融——中日邦交正常化【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