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称呼礼仪教案

称呼礼仪教案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案:
第三课称呼得体
教学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称呼语。

2.愿意学习并使用称呼语。

3.以正确使用称呼语为荣。

4.知道向别人问候敬意。

对象、时间、场合、地点不同,要采用不同的称呼语及称呼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愿意学习并正确使用称呼语。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红花数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和很多不同的人相遇、相处,比如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老师、同学等等。

那么,和不同的人相遇,该怎么称呼呢?礼仪小使者要出发了,我们赶快跟随他一起去看看吧!二、出示课件,感知礼貌用语。

今天的礼仪小使者是小明。

早晨,小明起床从自己房间出来,看到妈妈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
板书:妈妈,早上好!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妈妈,早晨好!妈妈,早安!)
上学路上,小明看到邻居奶奶买菜回来,他怎么称呼和问候的?
板书:奶奶,您好!
如果是你,还可能怎么称呼,问候?
三、礼仪活动实践:
1、看课后题:说说下列场合该如何问候?把序号填在括号中。

A问声:“您好!”
B点头微笑/
C招招手。

D面带微笑静静的看着。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看见熟人正在讲台上讲话,就面带微笑静静看着,而不是招招手、闻声“您好?”。

在图书馆大家都在安静的看书,为什么一个小朋友看到同学迎面走来不问候“您好”而是点头微笑?
2、比比看,那个小朋友记得快
太阳升,早上好,
见面说您好、您早,
遇到老师忙问候:“老师早上好!”
老师对我点头笑。

晚上星星布满天,
爸爸加班才返还,
“爸爸晚上好,您辛苦了!”
爸爸夸我长大了。

四、礼仪链接
老师讲故事:
大作家巴尔扎克笔下著名的吝啬鬼葛朗台,看到女儿欧也妮有一只恋人存放的藏有“两斤重”金子的梳妆匣,“决意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他称女儿是“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想撬开那只梳妆匣。

当欧也妮坚决表示“父亲,你的刀把金子碰掉一点,我就用这刀结果我的性命”时,他惊恐而冷酷地说:“你敢吗欧也妮”面对丈夫的无耻和贪婪,葛朗台太太“晕过去了”。

“噢,孩子,咱们别为了一只匣子生气啦。

”他换了一副求饶、狡黠的嘴脸。

这里,葛朗台对同一个谈话对象多次更换称呼,是以特定的对话目的和他心理活动的变化为依据的。

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也经常看见到由于心理变化而变化称呼的现象。

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学生举例谈感受。

五、课堂礼仪实践
1、同学们,你们用什么样的语言称呼他们呢?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对爸爸妈妈的朋友,女性应该叫“阿姨”;对于比家长年龄
小的男性应该叫“叔叔”,年龄大的则叫“伯伯”。

(3)爷爷奶奶辈的老年人,女性统称为“奶奶”,男性统称为“爷爷”。

(4)对于领导、专业人士等可以称呼他们的职务和职业,比如“章教授”、“蔡博士”、“王校长”、“李主任”、“韩医
生”“高律师”和“董工程师”等等。

(5)省略姓,而仅仅叫别人的名字,是非常亲切的一种称呼。

比如同学张金津,叫他“金津”;邻居姐姐叫王元元,叫她“元
元姐姐”;妈妈的同事于小宁,称呼她“小宁阿姨”
2、以组为单位排演课堂剧:参观的客人来到我们班
六、师小结:
我们小学生应该从小就懂得正确使用称呼的道理,养成正确使用称呼的习惯,切勿使用不健康的称呼,如“哥们儿”、“小妞”、“爷们儿”等,随时注意学习一些有关称呼的知识。

做到这些,相信每位小朋友都能成为说话得体、有知识、有教养的好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