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称呼礼仪
任务一了解称呼的作用,掌握称呼的原则
任务二掌握几种常用的称呼类型
课时 2
一、工作情景描述
【任务描述】
1、了解称呼的作用,掌握称呼的原则
2、掌握几种常用的称呼类型
【任务要求】
1、理解称呼的作用,掌握称呼的原则并能灵活运用。
2、掌握几种常用的称呼类型,掌握称呼的原则并能灵活运用。
二、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称呼的含义和作用
2、了解称呼原则,掌握常用的称呼,能根据不同交际场合、情境和对象,在交往中恰当地称呼他人。
【能力目标】
掌握称呼的原则和分类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深化高速铁路客运服务意识,具备高铁客运服务礼仪的基本职业素质。
三、学情分析
①学习对象:学生是乘务服务类专业,年龄在17-19岁之间;
②学习兴趣:对礼仪课程很感兴趣,大部分学生想通过礼仪学习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角色定位不明确,服务意识欠缺。
③学习习惯:了解很多生活礼仪常识,接受课程很快。
养成习惯较难,学礼但不用礼,自我约束和控制力较弱;
④学习方法:喜欢互动体验、情景模拟的学习。
⑤学习成绩:书面作业比练习作业完成较好,女生成绩较好。
四、知识准备
了解很多生活礼仪常识和文明礼貌,但不系统不规范。
五、工作实施
2、所需工具、材料
3、任务实施过程
(说明:一般包括任务、实施步骤、结果、问题及解决方案、完成所需时间等。
)1、称呼的作用
称呼表示尊重拉开距离(廖总的接待)
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当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
称呼语是交际语言中的先锋官,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
因此选择称呼要合乎常规,要照顾被称呼者的个人习惯,入乡随俗。
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
要做到庄重、正式、规范。
2. 称呼的原则
(1)礼貌原则
在称呼别人时,要讲究礼貌,常用的尊称有“您”、“贵”、“贤”、“尊”。
(2)尊崇原则
对于职位比较高的同事或前辈,在称呼时,要体现自己对对方的尊敬。
(3)恰当原则
对对方的称呼,要讲究恰当,比如,对司机、厨师称师傅可以,但是对医生、教师称师傅就不恰当了。
2.称呼的技巧
称呼的一般规则:
1、泛尊称:先生女士小姐
2、行政职务称呼:总经理、局长、校长,主任,队长
3、技术职称称呼:李总工程师、教授副教授、医师、
4、职业称呼:老师律师警察医生护士
5、姓名称呼:老张,小李,李新花
6、亲属称呼:叔叔、阿姨,张哥,李姐,王叔
称呼的禁忌:
1.错误称呼。
在称呼他人时,假如出现差错,显然是失礼的。
例:冮仇单写错名字
2.缺少称呼。
需要称呼他人时,如果根本不用任何称呼,或者代之以“喂”、“嘿”、“下一个”、“那边的”“鲁号”以及具体代码,都是极不礼貌的。
3.距离不当的称呼。
在正式交往中,若是与仅有一面之缘者称兄道弟,或者称其为“朋友”、“老板”等,都是与对方距离不当的称呼表现。
4.绰号性称呼。
对与自己关系一般者,切勿擅自为对方起绰号,也不应以道听途说而来的绰号去称呼对方。
至于一些对对方具有讽刺侮辱性质的绰号,更是严禁使用。
5.庸俗低级的称呼。
某些市井流行的称呼,因其庸俗低级,格调不高,甚至带有显著的黑社会风格,在正式的交往中亦应禁用。
“兄弟”“哥们儿”“伙计”“小妞”“老大”
6.易于误会的称呼一些国内常用的称呼,一旦到了境外便会变味。
例如,“同志”可能被理解为“同性恋者”,“爱人”可能被理解为“婚外恋者”,“小鬼”可能被理解为“妖魔鬼怪”等。
对此类称呼,在对外交往中一般不宜采用。
板书:
1、称呼的作用
2、称呼的原则
3、称呼的规则重点
4、称呼的禁忌注意事项
案例:
王欢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刚毕业的她,整天穿梭在找工作的路途中。
有一天,她接到了一个面试通知,是应聘行政客服一职的。
她准时地来到了该公司参加面试。
由于对这项工作的极度渴望,她在考官面前显得太过紧张,有些发挥失常了,就在她从考官眼中看出拒绝的意思而心灰意冷时,一位中年男士走进了办公室和考官耳语了几句。
在他离开时,她听到人事主管小声说了句“经理慢走”。
王欢灵光一闪,赶忙起身,毕恭毕敬地对他说:“经理您好,您慢走!”她看到了经理眼中些许的诧异,然后他笑着对自己点了点头。
第二天,王欢接到了录用通知,她顺利地进入了这家公司的客服部。
后来主管告诉她,本来根据她那天的表现,是打算刷掉她的。
但就是因为她对经理那句礼貌的称呼,让人事部门觉得她对行政客服工作还是能够胜任的,所以对她的印象有所改观,给了她这份工作。
王欢只因为一个合理的称呼,在面试中转危为安,幸运地得到了一份工作。
可见,称呼在职场中的重要性。
在日常交际中,称呼礼仪是打开交际之门的金钥匙,合理的称呼是给交际双方的见面礼,使对方有被重视和尊敬的感觉,它可以为之后的交谈提供良好的铺垫。
作为公司的一名员工,必须懂得称呼礼仪,在与别人的交谈中,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等具体情况及交往中所处的场合、双方关系的亲密程度来决定对对方的称呼。
得体的称呼才能体现员工的个人修养,展现员工的礼仪形象。
案例:
朱小艳进入了一家新的单位,领导带他熟悉周围环境,并介绍给部门的老同事认识。
她非常恭敬地称对方为老师,大多同事都欣然地接受了。
当领导把她带到一位同事面前,并告诉小艳,以后就跟着这位同事学习,有什么不懂
的就请教她时,小艳更加恭敬地称对方为老师。
这位同事连忙摇头说:“大家都是同
事,别那么客气,直接叫我名字就行了。
”小艳仔细想想,觉得叫老师显的太生疏了,
但是直接叫名字又觉得不尊敬,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对方比较合理。
请你分析一下以上的案例。
新员工刚到单位时,不能随便以自己的想法来称呼对方,对于难以把握的称呼,
可以先询问对方,比如,“请问该怎么称呼您?”不知者不怪,对方都会把通常同事
对他的称呼告诉你。
案例中,对方要求小艳直呼姓名,只是客套话,作为一位新人,
最好不要直呼其名,可以礼貌的询问对方。
在职场上,过分亲昵和过分生疏的称呼都
是不提倡的。
因此,我们要把握好称呼这门学问,在职业道路上,做一位有礼的员工。
六、验收评
1、小组汇报任务完成情况
学生积极参加了任务的完成,完成效果较好。
2、合作成员表现
各小组成员在完成过程中,表现的都很积极。
七、项目总结与工作体会
通过任务的完成,学生强化认识到职业形象的重要性,形象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企业的形象。
客运人员的着装不仅是要求,更是企业规范。
强化训练盘头的练习,改正了学生以前的操作习惯,理论指导实践,提升作为铁路客运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八、拓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