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开课 篮球 教案备课教学文稿

公开课 篮球 教案备课教学文稿

体育教学设计
——三年级篮球原地运球
小学三年级篮球原地运球内容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树立“以学定教”的指导思想,通过丰富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更好的体现技能与体能的和谐发展。

本课的特色主要是充分依据水平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学生对玩溜溜球的兴趣,引入溜溜球的技术动作,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篮球运球技术与玩溜溜球技术的共同之处,提高了教学实效性与趣味性,帮助学生理解了运球按拍动作的上下引球动作,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与运用。

促进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让学生轻松愉快的体验了成功的乐趣,让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体育融入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简单、容易开展的体育运动,是体育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也是江干区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二三年级的必学内容(详见江干区中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与考核内容实施建议),能够促进学生灵敏、速度、协调等素质的提高。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篮球原地运球的教学更多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身体姿势,强调运球时五指张开,掌根以上部位按拍球,提高对篮球的控制能力。

同时教材要求根据学生的现实基础及学生对篮球技术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分步教学。

我将本单元分成四个课时教学,本课是第一课时教学。

要求学生在原有篮球运球技术的基础上,解决学生运球的按拍球技术动作,强调大臂带动小臂,手腕放松,帮助学生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篮球练习的安排,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三、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是田径传统学校,但是同学对球类也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篮球课,我们学校的场地资源非常丰富。

篮球教学我们从基础开始。

三年级学生对篮球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运球技术动作比较粗糙,掌握不熟练,尤其是女同学在篮球运球过程中,手臂的按拍动作往往变成击打动作,不能控制好球的起落方向。

但同时三年级学生对新事物的理解力强,接受能力强,对技术动作的认识也有了自己的分析、理解,所以他们对篮球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玩,而是需要技术实践的提高。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篮球的原地运球技术动作,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让80%的学生正确掌握运球手臂的按拍动作,并积极开展练习,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同时积极发展学生的柔韧、速度等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向挫折挑战的顽强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球的按拍动作(大臂带动小臂)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学生对球的控制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段,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示范法、诱导法、比较法循序渐进的启发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解决技术重难点。

充分结合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了迎合学生兴趣爱好的策略,通过溜溜球的引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七、教学过程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教学内容篮球原地运球
重点:运球的按拍动作(大臂带动小臂)
难点:学生对球的控制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篮球的运球技术动作,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篮球运球教学,让80%的学生正确掌握运球手臂的按拍动作,并积极开展练习,提高控球能力。

同时发展学生的柔韧、速度等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向挫折挑战的顽强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图示次



准备部
分2 --3分基
本部分24 ---26分一、课堂常规
二、小游戏:
滚球游戏
要求:要求学
生五指张开插
入篮球底部,
将球滚动,球
不离手
一、篮球运球
身体姿势:两
脚前后开立,
两膝弯曲,抬
头平视,非运
球手臂平抬。

技术要领:手
指和指根以上
部位触球,掌
心空出,重心
降低,按拍球
时大臂带动小
臂上下迎送)
重点:运球的
按拍动作,大
臂带动小臂
难点:学生对
球的控制
◇组织一:
1.师生问好
2.清点人数
3.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
◇组织二:
1.讲解游戏规则要求
2.指挥学生游戏比赛
◇组织一:
1.教师讲解示范正确的运球
技术动作
2.组织学生进行运球练习
3.巡视观察学生练习情况,
及时纠错及发现问题
◇组织二:
1、引入溜溜球,让学生畅想
溜溜球缓冲动作和运球按拍
球动作的联系
2、教师展示溜溜球玩法
3、组织学生溜溜球互玩互评
4、教师讲解运球按拍动作的
技术要求,按拍时上下迎送,
延长控制球的时间
5、巡视、指导学生练习,提
示技术动作要求,同时增加难
度(高、低、左、右运球)
6、优等生展示,集体练习
◇学法一: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列队听讲
◇学法二:
1.列队听讲
2.学生尝试游戏
◇学法一:
1.学生认真听讲,观察技
术动作要领
2.学生积极模仿练习,集
体练习
◇学法二:
1.学生认真观看教师展
示,跃跃欲试
2.学生学练溜溜球,体会
技术动作,相互评价
3.学生体会,思考与运球
动作的相似之处
4.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尝
试练习按拍动作
5.集中练习,听清教师口
令,尝试各种运球
6.优等生展示
2

3
-
5

2
-
3

9
-
1

2

3

2

3


本部
分24 -
26分
结束部分2分二:素质练
习——往返

方法:学生
分四组同时
抱球进行往
返跑接力,
一撞球为接
力标志
1.集合
2.小结
◇组织三:
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原地和
行进间运球练习,强调动
作要领和控球
2、抢球游戏
规则:学生在自己运好球
并保护好球的同时,去打掉同
组同学的球(教师可以同时参
与)
3、学生知识掌握评价
(按学生保护好自己球的同
时打掉同学球多少为评定依
据)
◇组织四:
1.教师讲解练习规则,并根
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组
2.宣布练习开始
3.激发学生斗志,再接再厉
◇组织一:
1.集合放松,回收器材
2.小结本课学习重点,反馈
学生掌握情况
3、器材回收,宣布下课
◇学法三:
1.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认真
练习,回顾本课教学的重
点、难点
2.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游
戏要求,积极参与游戏
3、学生根据教师给的评定
标准,相互间给自己本堂课
掌握知识的情况给出评价
◇学法四:
1.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
跃跃欲试
2.认真参与练习,遵守规
则,团结协作
◇学法一:
1.自我放松
2.列队听老师重点回顾,
认真回忆技术动作
3.师生再见
3
-
4

1

2
-
3

3

2

1

教学器材篮球31个,溜溜球31个,篮球场地
一片运动密度:40-50%
平均心率:110-120次/分
运动负荷:中
【问题研讨】
1、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原地运球技术的教学。

在课的导入与热身部分,老师以玩溜溜球为课的导入,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和参与篮球活动的热情。

2、在课的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过程中紧紧围绕课的重点:运球的按拍动作,以大臂带动小臂。

整个课堂遵循了运动技能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形成过程。

完成了一些教师布置的学习目标。

但是在这节课中缺少合作练习这个环节,忽视了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意识,应该通过合作使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而完整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目标,同时应该设计培养学生兴趣方面的创新,教师在强化运动技能时,也有闪光点。

3、本课的亮点是引用了溜溜球的技术来解决原地运球的按拍动作,但是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对教具过度的“感兴趣”,教师在转入原地运球按拍动作教学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一时不能集中,这个其中可能的和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教师对学生行为要有充分的考虑,要提前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以外进行预设。

4、此外,教师不要一味的用“你很棒”“你真能干”等表扬词语来表扬学生,而是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对学生有个客观的、全方位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建立在学生原有基础上,根据学生进步的大小,适当的给予学生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