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新生入学分班语文考试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新生入学分班语文考试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新生分班试卷语文试卷姓名准考证号考场一、基础知识1. 按照多音字的读音把下列词语分类,并工整地写在横线上。

(2分)着.陆着.急着.火着.重着.慌着.迷着.装着.手( 一):( 二):2. 用“”画出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

(3分)顾名思意( ) 梦昧以求( ) 独出新裁( )仗义直言( ) 一愁莫展( ) 图穷匕现(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 2分)A.班长和同学们经常对我说:“学习上的问题,要多跟大家探讨,要多向老师请教。

”B.目录学专家张之洞也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

”C.旧上海每到夜深,便有人叫卖”桂花赤豆汤”。

D.别的且不说吧,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4. 下面四个句子是从语段横线处抽出的,请根据语境排列。

(4分)沈从文在“文革”期间,陷入了非人的境地。

可他毫不在意,他在咸宁时给他的表侄--画家黄永玉写信说“这里的荷花真好,你若来......”身陷苦难却仍为荷花的盛开欣喜赞叹不已,这是,,,。

正确顺序为: (只填序号)①一种面临磨难坦荡从容的气度。

②一种旷达潇洒的胸襟。

③一种趋于澄明的境界④一种面对生活童子般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无限向往的生命情感。

5.按要求完成练习。

(10分)(1)根据”大方”的不同造句①不小气:②不拘束:(2)请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把句子写的更生动、更具体。

(2分)夏天,荷塘里的荷花开了。

(3)扩句走兽鱼鸟扩展为:(4)请按总分结构,续写语段。

(3分)我喜欢读各种各样的课外书。

二、积累运用(10分)1.请按照对联要求将下列四句话整理搭配成两副对联。

(4分)春秋冬夏春为首红梅正报万家春绿竹别具三分景梅桃李杏梅占先第一副: 上联: 下联:第二副: 上联: 下联:2.根据《西游记》“三借芭蕉扇”中的情节天空。

(2分)悟空初次借扇,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得无影无踪。

悟空第二次借扇,公主又用扇子扇他,悟空口含,一动不动。

公主急忙回洞,闭门不出。

悟空变作一只。

趁公主喝茶之际进入腹中。

公主腹痛难忍,答应借扇,但给的是一把。

第三次,悟空变成的模样,骗的真扇......3.请将王之涣的《凉州词》改为长短句:“黄河院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恙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请你试着将李白的《望天门山》改为长短句。

(4分)三、综合性学习(6分)学校准备在暑假举办”野外生存夏令营”活动,挑战的地方有荒岛、荒山、荒漠、荒原等,现招聘志愿者前往挑战。

1.请你为招聘小组设计两个问题来考察并挑选合适的营员。

(4分)A.B.2.请你为该夏令营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分)四、阅读理解(53分)(一)我的父亲母亲(25分)⑴有人说没有见过一辈子不吵架的夫妻。

我见过。

父亲母亲,一辈子没有吵架。

⑵父亲长母亲六岁,巧的是父母的生日竟是同一天。

⑶打记事起,常见爱好京剧的父亲把一些票友带回家。

母亲每每笑脸相迎,端茶倒水伺候。

⑷那班男男女女有拉弦的、敲鼓的、打锣的,有唱花脸小生的、花旦青衣的、老生老旦的……有时一乐和就是一个下午,父亲还会热情留人吃晚饭。

⑸这边母亲似乎早就知道要吃饭,已擀好面条。

但母亲通常一边擀面条一边小声唠叨:“好歹有个星期天,让你爸弄的乱七八糟,连个清静也没有。

”⑹曲终人散,父亲是陪人喝过酒的,脸红扑扑的,酒后的父亲愈和蔼可亲。

母亲开始数落,大致是父亲不体谅她的辛苦,油瓶倒了也不扶,家里家外都是她操持云云。

她经常这样威胁父亲:“你再领着些狐朋狗友回来闹腾,我就掀桌子,回娘家,倒地方给你!”⑺父亲只是“嘿嘿”笑着,还会夸母亲今天的菜炒得好,面条擀得匀细。

母亲的埋怨渐渐平息下来。

⑻母亲那时候每天要到生产队出工,父亲已是当地受人尊敬的中学校长。

父亲体恤母亲体力不济,星期天和假期常替母亲出工。

母亲在家也不会闲着,父亲总说:“让你歇息你比出工还劳累,生就的劳碌命。

”母亲会一边嘴里抱怨着“我嫁到你们家没有过一天好日子”,一边手中忙着家务。

⑼父亲退休的时候身体不好,有胃病、气管炎、胸膜炎、颈椎病等等。

母亲一心一意照料回家的父亲,那些疾病居然一点点离开了父亲。

而母亲,老来患上了冠心病、高血压,曾经高挑的身材一年年下来,渐渐虚胖起来。

⑽我在城里买房后,父母每年都会来城里到我的家中住几个月。

父亲每天早晨六点钟准时起床,给自己和母亲每人冲一碗蜂蜜水或豆奶喝下,然后带着母亲到公园晨练。

有个下雪天,母亲看天气不好没有起来,父亲依然要出去。

我怕路滑,阻拦。

父亲说:“你妈那么胖,得的那些病都是缠人的。

她哪天中风、偏瘫什么的,我得有个好身体伺候她啊。

”顿时,我怔住了。

⑾父亲七十三岁那年春天,患胆管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

一向病恹恹的母亲在父亲病后,每日拖着虚胖的身子,忙忙碌碌围着父亲转。

父亲有时被病痛折磨得烦躁,冲母亲发脾气,母亲笑笑:“看你爸,老了长能耐了。

”好像父亲发脾气也是宠爱她的另一种方式似的。

⑿父亲坚忍地活着,病后撑了两年又二个月,平静地走了。

母亲没有大哭,她有条不紊地教给我们如何按着风俗送父亲。

只是,母亲的双眼空洞着,让人不忍对视。

⒀我常和母亲通电话,母亲说着说着就会说起父亲,于是哭泣。

母亲每每都是怨父亲,祥林嫂般地重复这几句:“你爸说话不算数,他说一辈子有他我就不会受半点委屈,他说要等着我不能动弹的时候照顾我,他说他要和我一起过一百岁的生日……”⒁忽然间我泪眼模糊,心头跳出几个挥之不去的字——爱可以怨。

想起父亲母亲。

1.从全文看,父亲母亲一辈子不吵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4分)2.请用两个成语概括文中父亲母亲的感情。

(5分)3.第③段中的“常见”、“每每”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4.本文围绕“我”的父亲母亲写了五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三件。

(6分)5.父亲母亲每年都来城里到”我“的家中住几个月,这说明什么?父亲去世后,”我“除了常和母亲通电话外,你认为还应该做些什么?(6分)(二) 心田上的百合花(28分)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

不晓得啥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

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

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心里特别开心,附近的杂草却特别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而且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而且不是跟我们一样?”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如何看我,我都要开花!”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

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天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

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

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不管别人如何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4分)2、第③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展示了“百合”怎样的形象?(4分)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3分)4、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含义?(4分)5、百合己长出花苞,野草为何还嘲笑它?假如你是“百合”或“野草”,该怎样做?(4分)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请根据本文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

(3分)7、读完本文,谈谈你的感受(3分)五、习作(30分)(任选其一)一、兄弟是什么?是不管相隔多远,心还仅仅相连的人!兄弟是什么?是在你需要帮助,在你困难的时候帮助你的人!兄弟是什么?是你烦心的时候发泄的沙包,打他骂他,他都抗着,最后给你一个拥抱说着什么都会过去的人!请以“我的兄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习作。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以“他/她变了”为题,扩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述文。

材料:张华和王明曾是关系非常好的同学,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两的关系就突然地改变了。

曾经早上一起上学,上课一起思考、下课一起玩闹、放学后一起写作业的他们,不知道怎么地成了“陌生人”。

附加题(20分)(每题5分)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A.琵琶B.古筝C.扬琴2.《西游记》中火焰山位于( )A.甘肃B.新疆C.青岛3.“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 )A.晴雯B.袭人C.黛玉4.《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的转?( ) A.皇帝 B.诸侯王 C.重臣参考答案一.1.着陆着重着慌着装着手着火着迷着火(顺序可颠倒)2.意--义昧--寐新--心直--执愁--筹现--见3.D4.③②①④5.略二.1.第一副:春夏秋冬春为首梅桃李杏梅为首第二副:红梅正报万家春绿竹别具三分景2.定风丹小虫假扇牛魔王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量三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略四.(一)1. 那是父母间深深的爱。

母亲爱父亲,便接受了父亲帮朋友的闹腾,承担了繁杂的家务;父亲爱母亲,便“享受”了母亲的抱怨;母亲爱父亲便照顾了他;父亲爱母亲,早早就做好了伺候她的准备。

连抱怨也是爱的流露。

2.相濡以沫3.强调这种情况的经常性,体现母亲的宽容大度;对常人难以容忍的事情,她却不辞劳苦,体现母亲对父亲的爱很深。

4.①母亲热情招待父亲的票友,父亲用他的赞美平息母亲的抱怨。

②父亲替母亲出附加题:1.A 2.B 3.A 4.B 工,母亲却忙着家务。

③母亲一心一意将多病的父亲照顾得很健康,自己却多病缠身。

④父亲坚持锻炼身体,竟是为了日后伺候母亲。

⑤母亲把父亲的脾气当成对自己的宠爱。

(任选三件)5.这说明父母也爱“我”。

常回家看看母亲,常把母亲接来住一住。

(二)心田上的百合花1.“全心全意”表现了百合努力开花时一心一意、专心执着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