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

七年级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

分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得分一、书写园地(共2分)1.将下列句子工整、美观地写在田字格中。

( 2分)2、读拼音,写汉字。

(4分)bùwàng jùn hóng 白色恐()兴()发达崇山()岭轻于()毛3、填一填,写一写。

(6分)(1)选字填空。

【誊腾藤】()写文稿顺()摸瓜()云驾雾【鸦雅哑】()俗共赏()雀无声()然失笑4、选择题(共6分)(1))下面四对词中不是反义词的一对是()A.忙碌—--空闲B.失败—-成功C.开心——关心D.骄傲--—谦虚(2)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A. 和面温和和稀泥B. 正月正在正襟危坐C. 蓄养畜产畜牧 D.中华华山华罗庚(3)以下四个词语中,感情色彩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A.神机妙算B.料事如神C.诡计多端D.有勇有谋(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我们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B. 清朝禁烟英雄林则徐有这样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C. 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却从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象。

D. “这么晚了你上哪儿去?”妈妈说,“马上就要吃饭了。

”(5)在下面的一句话中,一次应填入的词语是()干革命工作,要有()的要求,()的组织,()的态度,()的纪律。

A、严密严明严格严肃B、严明严格严肃严格C、严格严密严肃严明D、严肃严格严密严明(6)将(1)-(4)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______”;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1)而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2)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3)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4)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A.(3)(1)(4)(2)B.(3)(2)(1)(4)C.(1)(3)(4)(2)D.(2)(1)(3)(4)5、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共8分)(1)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

(2)若到江南赶上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_______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__ ______,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出自毛泽东写的《______________》。

6、句子训练(共6分)(1)一队队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高高兴兴地走进华丽的少年宫。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挑山工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一条道?”(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共产党员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里的景色那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你将收获一片金黄。

(仿写句子)如果你种下的是西瓜,________天你将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一个错别字,一处语病,一个错误标点)(3分)这些丰富多采的壁画,有的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的情景,有的描绘了人们奏乐舞蹈,表演杂技的场面,还有的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其中最备受关注引人注目的是《飞天》。

8、语言运用(4分)2018年,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

他曾经表示:“必须警惕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威胁。

”对此,某校六(1)班同学对“人工智能的利与弊”展开了辩论。

请你为正反双方分别写一条观点。

9、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分)(1)“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近义词是“本末倒置”。

()(2)《白雪公主》《拇指姑娘》《丑小鸭》这三篇童话都是安徒生写的。

()(3)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4)中国第一位获得奥运会金牌的男运动员是李宁。

()三、阅读理解(共27分)《巡道工的故事》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

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

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

“呜------”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

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

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言,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巡道工。

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发,路被冲坏了一段。

要不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式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

”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

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噔”声,看着列车上的张张笑脸,巡道式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⒈从短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写在横线上,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3分)⒉在文中用“-----”画出描写巡道工外貌的语句,再写出这样的描写说明了什么?(2分)⒊写出这篇短文中各段的小标题:①②③(3分)4 、本文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主要的,哪些方面的内容是次要的?为什么要这样写?(2分)5 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意思,并写出话的含意。

(2分)《母爱是一根穿针线》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

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

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

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

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

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

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

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

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

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

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

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

母亲笑纹如花。

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

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

如此简单。

∥1、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写的,他把母爱比作,你把母爱比作。

(2分)2、把第三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括号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1分)3、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

”你知道该怎样做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母亲美丽的梦"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是按的顺序写的。

(2分)7、短文已用"‖"分成了四段,请归纳第三段段意。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下列的提示与要求,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共30分)题目一:我这堂课要求:1.从“喜欢”、“不喜欢”、“讨厌”中选择一个填在横线上,然后按题作文。

要求写成记叙文,要交代清楚是一堂什么课,以及这堂课的内容和你的感受。

3.书写端正,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主,语句通顺,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题目二:李芳也来参加毕业考试了,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她能这样做真不容易啊!……要求:1.根据提供的材料自拟文题,抓住“感到意外”“这样做真不容易”展开合理想象,2.要写成记叙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具体。

3.书写端正,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主,语句通顺,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