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3、感受其凝炼、优美动人的语言及作者对李杨二人赞颂又讽喻的复杂态度。

【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难点】诗歌的主题。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学习课时】四课时【预习案】【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

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文公。

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

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

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

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

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

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

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 。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

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退居到洛城。

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

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

他本人最重视的是讽喻诗。

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类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

这里既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悲惨命运作品,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另一类诗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但《长恨歌》诗人自己将之归为感伤诗一类。

从表达方式看,是叙事诗。

2、背景介绍: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Zhōu zhì),,鸿与瑯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

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

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

试为歌之。

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

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抑制祸端),垂于将来者也。

歌既成,使鸿传焉。

——陈鸿《长恨歌传》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

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

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种旷世之事,如果没有文笔出众的人来记录、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从世上消失。

你深谙作诗之道,情感丰富,你试着为这个故事写一首诗,如何?”白居易于是写下了《长恨歌》。

当时长安妓女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

文学史上以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清初剧作家洪升的《长生殿》等。

3、李、杨的故事:唐玄宗是开创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瑁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

李欲将杨占为已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

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

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

(杨家显贵: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伯叔兄弟杨钴官鸿胪卿,杨镝官侍御史,杨钊赐名国忠,天宝十一年封为右丞相)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

公元756年,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

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先杀了杨国忠及杨贵妃的两个姊妹,又逼着唐明皇将杨贵妃赐死,以谢天下。

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命高力士缢死杨贵妃。

【赏析指导】以意逆志: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以意逆志”是欣赏诗歌的一种基本方法,即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所说的:“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知人论世:孟子原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尚”同“上”。

尚友就是与古人为友。

这被称为一种“作家批评”或者“传记批评”,现在此很多人反对这种阅读的方法。

例如英国现代最重要的诗人艾略特就认为:“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不应当着眼于诗人,而应当着眼于诗篇。

”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这就是“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

具体应从以下几点入手:a、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提示:所谓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主要指的是作者一生的遭际、追求及理想、人格、品质等)b、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可结合题目和注释如例一诗)c、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

【预习检测】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回眸( ) 粉黛( ) 骊宫( ) 霓裳( ) 衾被( ) 鼙鼓( ) 仙袂( ) 衣钿( ) 凝睇( ) 钗擘( ) 萦纡( ) 马嵬( ) 阑干( ) 绰约( ) 迤逦()2、填空白居易(772~846)_________代诗人,字_______,号_______。

他与_______世称“元白”主张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以意逆志是一种的诗歌鉴赏方法。

(2)知人论世是一种的诗歌鉴赏方法。

第一课时思路整理【合作探究】1、《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线,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请从故事情节上划分诗歌的结构,理清情感的脉络,并试着用诗化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各层次的大意,看看谁概括得最好最准确。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2、诗中那些句子表现了杨玉环的美貌?李白曾写了七言绝句《清平调》三首记述了杨玉环的美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一)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二)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槛杆。

(其三)3、李白和白居易写杨贵妃的美貌有没有共同点?4、诗中那些地方表现了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5、文中哪些诗句揭示了故事的悲剧根源,确定了全诗情节发展方向?【训练巩固】1.默写李商隐《马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学史上以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著名者如杜牧_________________、苏轼_____ ___________、白朴________________洪升的________________等。

第二课时文本赏析1、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长恨歌》,“恨”如何理解?“长恨歌”应作何解释?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1)玄宗入蜀道上:归途的思念: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2) 杨玉环(3)作者2、怎么表现恨?,它们用到了一些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训练巩固】1.下列各项对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夸张)B、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夸张、借代)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比喻、拟人)D、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对偶、比喻)2.李、杨爱情悲剧的时代背景是()A.贞观之治B.安史之乱C.宦官当权D.玄武门之变3. 《长恨歌》的诗歌体裁属()A.七言律诗B.七言近体C.七言歌行D.七言绝句4.“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B排比C对偶D顶针5、“渔阳鼙鼓动地来”一句中的“鼙”是指()A战鼓B古代军队中所用小鼓C古代军队中所用大鼓D铁皮鼓第三课时形象探讨【合作探究】1、分析人物形象汉皇:杨女:2、概括主题:透过这两个人物形象,你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参看课本第7页)3、这首叙事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这首诗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想想看,白居易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使你感动?(提示:从诗歌语言、表达方式、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诗歌风格等方面去分析。

)诗歌语言、表达方式、故事情节、诗歌风格4.你认为此诗最美在那些方面?为什么?【训练巩固】1、名句默写:(),一朝选君王侧在。

回眸一笑百媚生,()。

()渔阳鼙鼓动地来。

(),云栈萦纡登剑阁。

君王掩面救不得,( ) )。

(),秋雨梧桐叶落时。

(),两处茫茫皆不见。

在天愿作比翼鸟,()。

天长地久有时尽,()。

夕殿萤飞思悄然,() 。

行宫见月伤心色,() 。

玉容寂寞泪阑干,()。

第四课拓展提高【合作探究】高考链接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

(设题依据:高考考纲“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读长恨辞(宋)李靓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清)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两首诗歌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两首诗的感慨是否一致?为什么?2、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否相同?请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吴融过华清宫李约四郊飞雪暗去端,君王游乐万机轻,惟此宫中落便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