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广高速公路深州至大名段大名互通连接线增设工程分项工程开工申请单承包单位:合同号:掺4%水泥改良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1、概述大广高速公路深州至大名段大名互通连接线增设工程全长 7.595Km,路基宽度 24.5m,断面布设为:0.75m(土路肩)+2.5m(硬路肩)+2x3.75m(车行道)+0.5m(左侧路缘带)+2m(中央分隔带)+0.5m(右侧路缘带)+ 2x3.75m(车行道)+2.5m(硬路肩)+0.75m(土路肩)=24.5m。
省道 S215 处平交口处所采用的路基加宽渐变方式为拓展两条路外侧硬路肩增加右转车道,完善等级路交叉。
其中主线硬路肩由 2.5m 渐变为 6m,减速车道渐变段长度 50m,拓宽段长度 40m;加速车道渐变段长度 50m,拓宽段长度80m。
被交路硬路肩由 2m 渐变为 5.5m,减速车道渐变段长度 40m,拓宽段长度 20m;加速车道渐变段长度 40m,拓宽段长度 55m。
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等:项目起点为大名县西环与南环交叉处,终点位于省道邯大公路(S313)。
路线走向总体由西向东。
沿线主要控制点有:县道 X153、省道临大公路(S215)、省道邯大公路(S313)。
所经过的主要村镇有:老堤北村、张潭村、丘堤村所经过的主要河流有:超级干渠、引河2、地形与地质简况大名县城城区范围内地形较平坦、局部略有起伏。
老城区内有多处坑塘。
区域底层主要为第三、第四系,由巨厚的松散沉积物组成。
根据工程地质钻孔及机井揭露城区范围内浅部地层(自然地表向下 15 米为浅部地层),主要第四纪新近沉积粘性土。
有粉土、粘土及亚粘土。
此外局部上分布有杂填土及灰褐色含有机质的粘性土。
粉土为黄褐色,一般呈可塑状态。
属中压缩性。
其容许承载力一般为 120—130KPa亚粘土及粘土为黄褐色及红褐色。
一般呈可塑状态。
呈薄层状或层状。
其容许承载力为110—120KPa。
含有机质的粘性土一般为灰色及灰褐色,含有机质、碎砖及瓦片。
其容许承载为 110—120KPa,局部较低为 90—100KPa,局部有杂填土一般有碎砖,杂土等组成。
大名中心城区未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
随着近几年城市建设的加快,一些大型公建的建设,目前已有 15 个钻孔。
据邯郸工程勘察处对大名府路北侧,邮电局西侧的工程地质勘察,地表普遍分布有厚 0.5 米左右的耕植土,其下为第四级新近沉积的黏土层。
大名中心城区及其附近地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多级次构造的复合部位,馆陶断裂,临清断裂,冠县断裂,清丰断裂,长桓断裂在这里与磁县——大名断裂相交或被后者切断,并且又是馆陶凸起、冠县凹陷,南乐凸起,范县——观城凸起,堂邑凸起相接壤的地区,致使本区成为冀、鲁、豫交界地区复杂的构造格局。
3、气候大名县四季分明,光能丰富,温度适宜,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干寒同期,无霜期较长,能满足一年两熟制植物生长需要。
全县属于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春季(4-5 月)干旱多风,夏季(6-8 月)炎热多雨,秋季(9-10 月)凉爽湿润,冬季(11 月一来年 3 月)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 13.9℃,极端最高气温 41.5℃,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7.5℃,最大积雪厚度 11 厘米,最深冻土层为 34 厘米。
年平均降水量 513.4 毫米,日最大降水量 139.2 毫米,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年平均风速 2.7m /s,最大风速 20m/s。
二、主要工程量K0+948~K7+595.856段的路床顶掺4%水泥改良土为73692 m3三、主要施工机械人员投入表⑴机械设备拟定主要机械投入表⑵人力资源拟定基床表层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与流水作业法组织施工,使施工现场井然有序,保证安全、质量、进度与文明施工。
为了集中设备,从K4+000处向起点、终点两个方向顺序施工。
对水泥土施工工期控制的关键是填料含水量的降低与标高控制,因此,提前将填料运施工断面翻晒,进行标高调整。
施工计划:2016年3月21日至2016年6月5日试验段定在K4+000~K4+100四、原材料质量控制水泥:采用红山32.5矿碴硅酸盐缓凝水泥,初凝时间大于3h以上和终凝时间大于6h。
连续进场的水泥每500t做一次水泥强度等级和终凝时间检验。
检验方法应符合《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的有关规定。
土:掺4%水泥改良土最大干密度1.85g/cm3,最佳含水量13.9%。
五、施工准备1、基床底层准备基床表层施工前,用压路机碾压3—4遍,如发现表层松散,重新碾压;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水泥等措施进行处理。
恢复路基中线与边线。
2、基床底层验收基床表层施工前,报监理工程师基床底层进行验收。
验收项目见表5-13、水泥进场与保管水泥选用袋装水泥,在仓库中贮存。
仓库要求防雨防潮,设置在地势较高处,周围设置排水沟,堆垛高度不宜大于1.5—2.0m,堆垛架离地面0.2m以上,并距离四周墙壁0.2—0.3m或留一通道。
4、机械检查与保养对新进场的稳定土路拌机与胶轮压路机进行验收。
基床底层使用挖机等施工机械进行一次维修与保养,确保施工机械性能良好。
六、施工方案基床表层设计采用4%水泥改良土填筑,厚0.4m,拟分2层施工,每层平均厚0.2m。
为了确保在水泥终凝时间前碾压合格,每段施工长度以100m—200m为宜。
采取在路基上布格,从取土坑取土或用挖机收多余的加宽土方至路基断面上。
推土机摊铺整平,旋耕机配合铧犁翻晒降底填料含水量,含水量降至最优含水量-1%~+4%范围内(规范成型含水量的规定为最优含水量-3%~+2%,考虑成型间的含水量损失,所以提高含水量)。
压路机稳压,作业人员挂线指挥平地机精平,布格掺水泥均匀,用稳定土路拌机拌和均匀,压路机碾压至合格。
表5-1基床底层验收项目七、具体施工工艺1、施工放样测量人员每20m 放出中桩与边桩,并测量桩顶标高,用以进行现场标高控制。
桩长以60—70cm 为宜,插入路基边坡上20cm 。
2、布格上土与摊铺整平现场施工机械的装载量为每车20m 3(松方),松铺系数拟取1.25,格子尺寸控制为12.5m×6.4m ,即以路基中线平分,左右侧各一车。
作业人员按此布格,自卸汽车运土或挖从边坡收多余至格子内,要求专人指挥卸土,卸土交错布致。
上料长约50m 后,推土机摊铺整平,要求摊铺后的路基表面平整、厚度均匀。
摊铺完毕后的松铺系数拟取1.2,摊铺后的松铺厚度不大于24cm 。
在中桩与路肩处设置的指标桩上用红布条等标示推土机平整后的标高,推土机按标示出的高度进行路基平整。
3、翻拌晾晒旋耕机配合铧犁翻拌晾晒,翻拌主要在中午进行,填料表面泛白即可进行下一遍翻晒。
铧犁在翻晒过程中,作业人员对翻晒情况进行检查,要求翻晒到底,避免夹层,出现夹层时,通知铧犁司机及时调整翻晒深度。
根据以往经验,中午时间每翻晒一遍可降低1个百分点的含水量。
试验人员跟踪对含水量进行检测,含水量降至最优含水量+2%~+4%范围内,即可通知作业工班进行下道工序。
4、表面精平与顶层标高控制压路机对路基表面稳压1遍,测量人员根据拟定的松铺系数与设计标高,在中桩与路肩指示桩标出控制标高点。
作业人员挂线测量线与路基表面的高度,然后用石灰标示出混合料表面高或低的数值,平地机司机根据标示出的数值进行表面标整与标高调整。
混合料表面与设计标高偏差满足±10mm 内(第一层、第二层按误差可控制在±30mm 内)。
即可进行布格掺灰。
5、试验段松铺系数的确定通过干密度确定:试验段整平满足要求,采用灌砂法实测平均干密度d ρ,松铺系数即为d d ρρ/max ,实测点数不少于6个。
通过标高确定:测量布点对碾压前的标高进行测量,路基碾压合格后,对原点位处的标高进行测量,计算平均压沉值h ,并测量布设点位处的平均压实厚度h 。
松铺系数即为hhh 。
松铺系数的确定,取两种方法测定松铺系数的平均值做为最终用施工控制的松铺系数。
6、运输与摊铺水泥格子尺寸控制为12.5m×6.4m,即以路基中线平分,左右侧各一格。
作业人员按此布格,每格23袋水泥,每袋水泥在格子内均匀布置,作业人员用刮板布置大致均匀。
7、拌和水泥布撒均匀,稳定土路拌机拌和1-2遍,要求改良土拌和均匀,色泽一致,无灰条、灰团、花面,拌和物中不得含土块。
拌和过程中,专人对拌和深度进行检查,要求路拌深度达到层底,并破坏下层1-2cm,不得留有“素土”层。
试验人员用EDTA滴定法对水泥土的剂量进行检测,每100m检查3处,水泥剂量允许偏差+1%~-0.5%。
8、碾压试验段碾压工艺确定:采用自重18t的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2-3遍。
强振第二遍完成后,利用灌砂法测量压实度,根据实测的压实度指导路基碾压遍数。
碾压过程中,直线段先两侧后中间,曲线先内侧后外侧,由先轻后重,先静压后振动,由低到高的原则进行。
碾压速度不大于4Km/h(碾压过程中,采用I档行驶)。
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重叠压实不应小于40cm,各区段搭接压实长度不应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禁止压路机在正在碾压或已成型的路基调头或急刹车。
后续段落根据试验段确定的碾压工艺进行路基碾压。
9、钢轮压路光面根据表层含水量情况,必要时对表层进行适当洒水,用钢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表层密实。
10、接头处理相邻路段接头处,预留5-8m不掺灰,后续段落施工时,一起掺灰拌和进行碾压。
11、质量检测每层碾压完毕,技术人员及时安排试验与测量人员对检测。
地基系数K30检测在填筑层碾压完成后24小时之内进行。
检测项目与要求见表7-1。
基床表层顶面完成后,对路基面进行检测,见表7-2。
表7-1基床表层验收项目12、养生与交通管制每一段下层水泥改良土检测合格后,应及时安排上层素土的运输与摊铺整平,用于下层水泥改良土的保湿养生,碾压宜在养生7d后进行。
施工上层稳定土之前,应始终保持下层表面湿润。
基床顶层水泥稳定土采用塑料薄膜养生覆盖养生不少于7d。
养生期间内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表7-2路基面验收项目K30s20mm30不得侵入设计规定的限界,且应保持路基的外观整洁路拱、坡面应平顺。
路肩线肩棱整齐、曲线圆顺、方向闭合:直线按转点正倒镜点位横向差计,曲线按测线会合点的横向差计;测距闭合:均按测距会合点的纵向差相对算;Kc为直线上转点的点间距;Ks为水准基点的距离(Km);高程以设计基点为准,限差按往复或重复测量的诸闭合差。
八、质量保证措施1、施工过程中,技术、测量与试验人员在现场认真控制,认真测量相关的数据,保证取得的各项目数据,准确、真实并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