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课件
三、煤气中毒事故时的救护措施
煤气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点, 管理失控、操作不当时容易发生事故。 工作时严格按各项管理规定去做,不在 煤气区域休息、逗留,不乱动煤气设备,不 冒险处理煤气设备故障。 一旦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要沉着冷静, 及时对煤气中毒事故进行现场抢救,减少事 故伤害和损失,挽救中毒人员生命和防止事 故扩大。要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 地方;迅速通知煤气救护站或医院、同时解 开中毒者身上阻碍呼吸的物体,对其实施人 工呼吸或体外心脏按摩,直到救护或医务人 员到场抢救为止。步骤为:
一旦发生煤气着火或爆炸事故,应当立 即自救(逃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抢救受伤人员,并通知煤气救护站、医院、 消防人员到现场,然后再对事故进行处理。 如果只是着火,可以渐关煤气阀门通人大量 的氮气或蒸汽进行灭火,处理净残余煤气, 将煤气可靠切断。若是爆炸后引起着火,可 按着火事故的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并严防发 生二次爆炸。
二、煤气着火事故时的救护措施
发生火灾后,位于火源上风侧的人员, 应迎风撤退。位于火源下风侧的人员或是在 撤退中遇烟气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身边 有的情况下),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 中去,或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 快从下风侧撤出。如果距火源较近,且背后 无逃生可能,在越过火源无危险时,也可迅 速越过火源迎风撤出。
2、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将其移至空气新 鲜的地方,解开上衣和腰带(注意保暖)立即 进行人工呼吸,直到触电者恢复正常的自主呼 吸或确认已经死亡(医生确定或出现尸斑)时 为止,一般约需四小时才能确定; 3、在对触电者开始进行抢救的同时,要尽 快通知医务人员到现场急救。 现场抢救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就地进行抢救。 “立即”之意就是争分夺秒,不可贻误。“就 地”之意就是不能消极地等待医生的到来,而 应在现场施行正确的救护的同时,派人通知医 务人员到现场并做好将触电者送往医院的准备 工作。
3、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 如果触电者呈现“假死”,(即所谓电休克)现象, 则可能有三种临床症状:一是心跳停止,但尚能呼 吸;二是呼吸停止,但心跳尚存(脉搏很弱);三是 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假死”症状的判定方法是 “看”、“听”、“试”。“看”是观察触电者的 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是用耳贴近触电 者的口鼻处,听他有无呼气声音;“试”是用手或 小纸条试测口鼻有无呼吸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压 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感觉。 如“看”、“听”、“试”的结果,既无呼吸又无 颈动脉搏动,则可判定触电者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 或呼吸心跳均停止。 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 肺复苏法就地抢救。所谓心肺复苏法就是支持生命 的三项基本措施,即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 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根据触电者受伤害的轻重程度,现场救护有以下 几种抢救措施: 1、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 如果触电者所受的伤害不太严重,神志尚清醒, 只是心悸、头晕、出冷汗、恶心、呕吐、四肢发麻、 全身乏力,甚至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则应让触 电者在通风暖和的处所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 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2、触电者已失去知觉(心肺正常)的抢救措施 如果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呼吸和心跳尚正常, 则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 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 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察。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 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
四、灾害时人员行动原则
1、及时报告灾情。 2、积极抢救。 3、安全撤退。 4、妥善避灾。
第二节
一、避难室
避难室和自救器
避难室是供遭遇事故时无法撤退而躲避 待救的设施(一般只有地下矿井才有)。有永
久与临时之分。
二、自救器
自救器是一种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 、使用迅速、作用时间短的个人呼吸装置。 当发生事故灾害时、出现有害气体时,供人 员佩戴而防中毒或窒息。
发生煤气、煤尘爆炸事故时,现场人员要 沉着冷静,采取正确的救护措施。具体是背向 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在地、面贴地面、屛住 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火焰和有 害气体吸入肺部,用衣物盖严身体,尽量不要 让皮肤裸露,以减少烧伤,同时迅速戴好防毒 面具(面具就在身旁的情况下),弄清方向, 沿避灾路线撤到新鲜风流中。若现场破坏严重 或着火较大,无法撤退时,可以到支架较好的 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救援。
6、为便于中毒者自主呼吸,领扣、衣扣、 腰带等应解开,湿衣服应脱掉,在寒冷季节应对 中毒者采取保暖措施。 7、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必须通知现场负责人 请医务人员到现场,医务人员未到之前应听从救 护人员指挥。医务人员在现场时,应听从医务人 员的指挥。 总的原则: 1、在煤气区域或作业中,凡有头痛、恶心 浑身不舒服等症状,首先怀疑是煤气中毒,尽快 逃生。 2、在自身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佩戴防毒 面具等),营救别人,绝对禁止盲目施救,扩大 事故。 3、动作迅速,防止着火、爆炸事故发生。
二、自救五原则
1、灭。把事故消灭,消除危害。 2、护。无法消灭时,保护生命。 3、撤。无法消灭时,快撤出灾区。 4、躲。无法撤退时,躲避待援。
5、报。同时,报告灾情。
三、互救三原则
以下三原则仅限于伤员所处区域内无有 毒有害气体、无可能着火、爆炸的前提下: 1、对于呼吸、心脏停止的伤员,必须先 复苏后搬运。 2、对于出血的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 运。 3、对于骨折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 运。
自救、互救 与创伤急救3394777 3394888
自救、互救 与创伤急救
一、救护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二、避难和自救器 三、发生各类灾害事故时自救互救措施 四、现场急救
第一节
救护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一、自救与互救的概念
1、自救 当发生事故灾害时在灾区的人员进行避 灾自救保护自己生命的行为。 2、互救 在发生事故灾害时灾区没受伤的人员在 自救的前提下,帮助伤员脱险的行为。
四、触电事故时的救护措施
人触电以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困 难、血压升高、昏迷、痉挛,直至呼吸中断、 心脏停跳等险象,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如 果未见明显的致命外伤,就不能轻率地认定 触电者已经死亡,而应该看作是“假死”, 施行急救。有效的急救在于快而得法。即用 最快的速度,施以正确的方法进行现场救护, 多数触电者是可以复活的。
自救器种类及防护特点:
种类 过滤式 名称 CO过滤式自救器 CO 化学氧式自救器 防护的有 害气体 防护特点 人呼吸所需O2仍是 外界空气 人呼吸所需O2由自 救器本身供给,与 外界空气成分无关
隔离式 压缩氧式自救器
不限
1、过滤式自救器 使用条件:当CO浓度不超过1.5%、O2浓 度不低于18%时,可连续使用40min—60min。 为一次性、打开以后不能再用第二次,有效 期为3—5年。 原理:内装高效能干燥剂、吸收潮汽、 和CO触媒剂氧化铜CuO和二氧化锰MnO2, 其化学反应式为:MnO2+CO=MnO+CO2 使用方法(要求在30S内完成操作): (1)扳断封口条;(2)拉开封口带; (3)、脱掉上部外壳;(4)取出过滤器; (5)咬口具;(6)上鼻夹;(7)戴头带;(8) 戴安全帽
使用注意事项: (1)发生事故时应立即戴上、不可等待、 以免贻误时机。 (2)使用中发热时不要取下,属正常现象。
(3)不要忘了上鼻夹。
(4)有唾液不可吐出,应吞咽下去。 (5)只能在CO条件下使用,别的气体不能 用。
2、隔离式化学氧自救器 使用条件:不受限制,为一次性有失效 期。 原理:内装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 成氧气和碳酸钠。反应式为: Na2O2+2CO2=O2+2Na2CO3+热量 使用方法(要求在30S内完成操作): (1)扯开封口带;(2)分盒;(3)拉开启动 装置;(4)套背带;(5)咬口具;(6)上鼻夹; (7)绑腰带;(8)绑头带
1、将中毒者抬到上风侧安全的地方。 2、检查中毒者的精神状态,呼吸与心脏 跳动,损伤,确定中毒者的中毒程度,采取相 应的急救措施。 3、对于轻微中毒者(头疼恶心、眩晕呕 吐等),可嗅醋酸或送医院治疗。 4、对于中毒较重者(意志模糊、呼吸微 弱、大小便失禁、口吐白沫),应立即在现场 用苏生器补给氧气,待中毒者恢复知觉、呼吸 正常后,送医院治疗。 5、对于严重中毒者(意志完全丧失、停 止呼吸等),应在现场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 初级心肺复苏)并和医务人员磋商抢救措施。
使用注意事项: (1)扔掉上部外壳、下部外壳留用。 (2)带口具前将气囊吹鼓。
(3)升温为正常,不可因发热而取掉口具。
(4)行走不可惊慌,呼吸要均匀。 (5)不到安全地点,不可取下口具�,牢 记使用时间。 (6)保管时远离火源、热源等15m以上。
3、隔离式压缩氧自救器 使用条件:不受限制 原理:用压缩氧供氧,可反复使用。
触电者死亡的认定 对于触电后失去知觉、呼吸心跳停止的触 电者,在未经心肺复苏急救之前,只能视为 “假死”。任何在事故现场的人员,一旦发现 有人触电,都有责任及时和不间断地进行抢救。 “及时”就是要争分夺秒,即医生到来之前不 等待,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可中止抢救。“不 间断”就是要有耐心坚持抢救,有抢救近5小 时终使触电者复活的实例,因此,抢救时间应 持续6小时以上,直到救活或医生作出触电者 已临床死亡的认定为止。 只有医生才有权认定触电者已死亡,宣布 抢救无效,否则就应本着人道精神坚持不懈地 运用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对触电者进行抢救。
关于电伤的处理 电伤是触电引起的人体外部损伤(包括 电击引起的摔伤)、电灼伤、电烙伤、皮肤 金属化这类组织损伤,需要到医院治疗。但 现场也必须预作处理,以防止细菌感染,损 伤扩大。这样,可以减轻触电者的痛苦和便 于转送医院。 1、对于一般性的外伤创面,可用无菌 生理食盐水或清洁的温开水冲洗后,再用消 毒纱布防腐绷带或干净的布包扎,然后将触 电者护送去医院。
第三节 发生各类灾害事故时 自救互救措施
一、煤气爆炸事故时的救护措施
煤气的着火、爆炸事故多发生在有煤气 泄漏,且相对密闭的空间或容器设备内,煤 气与空气充分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遇明火 或高温就会发生着火或爆炸。煤气着火事故 可引起爆炸事故发生,爆炸事故同样也可能 引发着火事故。这些事故多发生在有煤气泄 漏的场合,如:停送气作业、点停炉作业、 带煤气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