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救互救创伤急救

自救互救创伤急救


三、煤矿井下人员避灾与 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
• 矿井灾害事故的特点和规律 • 矿井灾害预防与应急预案 • 矿井安全出口、作业地点避灾路线 和避难硐室 • 自救器使用方法 • 现场急救技术
四、自救的行为原则
1.及时报告灾情 灾害事故发生后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应利用电 话或派出人员,迅速将事故的性质、发生地点、原因 及危害程度向矿井调度室汇报。
作业
• 井下避灾的行动原则是什么?
第二节 避难场所与自救器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
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在突出煤层
采掘工作面附近、爆破时撤离人员集
中地点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
并设置有供给压缩空气设施的避难硐
室。
一、避难硐室 1、概念:避难硐室是供矿工 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 设施。 2、分类:分永久避难硐室和 临时避难硐室两种。
四、自救的行为原则
4.妥善避灾 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避灾路线因冒项、积水、 火灾或有害气体等原因赞成阻塞,现场作业人员无法 撤退时,或者在自救器有效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 时,应迅速进入预先设置的避难硐室和灾区较安全地 点、或者快速构建临时避难硐室,进行自救互救,妥 善安全避灾,努力维持和发送自身生存条件,等待救 护队的营救。
封图 印 条板 断起 开封 ,口 扔带 掉扳 封手 口至 带
2 掉图 初 期用 生手 氧指 装拉 置住 启拉 动环 针, 。拔 4
1
图 揭 开 上 外 壳 扔 掉 3
意图 隔 热套 垫上 应脖 靠带 身, 体注 5
图 6 拔 掉 口 具 塞
图7 将口具放入唇 齿间,上下齿咬住口 具咬口,紧闭嘴唇。 此时,初期生氧装置 启动生氧,气囊会自 动鼓起。如遇到初期 生氧装置不能正常发 挥作用,应迅速向自 救器内呼气,将气囊 吹鼓。
在避难硐室内避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 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 (2)待救时应保持安静,不急躁,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 以保持精力、减少氧气消耗,并避免吸入更多的有毒气 体。 (3)充分、合理地选用水、食物和压缩空气,最大限度 地延长生存时间,等待救援。 (4)硐室内只留一盏矿灯照明,其余矿灯全部关闭,以 备再次撤退时使用。 (5)间断敲打铁器或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 (6)全体避灾人员要团结互助、坚定信心。 (7)被水堵在上山时,不要向下跑出探望。水被排走露 出棚顶时,也不要急于出来,以防SO2、H2S等气体 中毒。 (8)看到救护人员后,不要过分激动,以防血管破裂。
(二)瓦斯的四大危害; 1. 瓦斯可以燃烧,会导致矿井火灾。 2.瓦斯爆炸能形成高温及火焰,使人员烧伤,还会引 起煤尘爆炸及矿井火灾;瓦斯爆炸还能形成强大的冲 击波造成井巷、设备损坏及人员伤亡;生成有毒有害 气体,呼吸后导致人员中毒死亡。 3.瓦斯浓度过高时,会使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过低,导 致人员缺氧窒息。 4.在有些矿井,高压瓦斯能引起谋与瓦斯突出。
二、矿井火灾事故时 的自救与互救
(一)矿井火灾的危害: 1. 矿井发生火灾能产生大量剧毒的一氧化碳 气体、使井下人员中毒死亡。 2. 矿井火灾将会烧毁大量的设备器材和煤炭 资源,甚至烧毁整个矿井。 3. 矿井火灾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二)矿井火灾发生的条件: 1、要有可以燃烧的物质。如煤炭、木材、皮带、橡 胶电缆、瓦斯和各种油类等。 2、要有助助燃物质,如氧气以及各种氧化剂等。 3、要有火源。如灯火、焊接火、木头明火、电火、 放炮及瓦斯爆炸的火焰等直接火源摩擦发热起火、煤 的然等间接火源。
(1)揭开红色粘贴,撑开封印条,扔掉封口带 。 (2)揭开上外壳扔掉,拔掉启动针. (3)套上脖套,注意隔热垫应靠近身体. (4)拔掉口具塞。 (5)咬口具,若气囊未鼓起,应向气囊内吹气 ,将气囊吹鼓。 (6)夹鼻夹 (7)戴矿帽,佩戴完毕匀速撤离灾区.
6. 佩戴方法
图 揭 掉 红 色 粘 贴
自 救 器 佩 戴 图 解
1.防止瓦斯爆炸时遭受伤害的措施 • 据亲身经历过瓦斯爆炸的人员回忆,瓦斯爆炸前感觉到 附近空气有颤动的现象发生,有时还发出嘶嘶的空气流 动声,一般被认为是瓦斯爆炸前的预兆。 • 井下人员一旦发现这种情况时,要沉着、冷静,采取措 施进行自救。具体方法是: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 倒地,面部贴在地面,以降低身体高度,避开冲击波的 强力冲击,并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 把火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物盖住身体,尽量减少肉体 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爆炸后,要迅速按规定佩戴好 自救器,弄清方向,沿着避灾路线,赶快撤退到新鲜风 流中。若巷道破坏严重,不知撤退是否安全时,可以到 支架较完整的地点躲避等待救护。
四、自救的行为原则
灾区人员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以最 迅速有效的方式,向可能受威胁的人员发出警报。
四、自救的行为原则
2.积极抢救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投入现场抢救,采取积极 有效的技术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和控制在最小范 围,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四、自救的行为原则
4.型号组成及意义
Z H 30(C)
产品设计型号 防护时间(min) 化学氧 自救器
5.ZH30(C)结构
(1)外部结构
6 1 2 3 4 5 9 8 7
1、上外壳
2、封口带
3、腰带环
4、号码牌
5、下外壳(生氧罐) 6、扳手粘贴
7、扳手
8、铭牌 9、减震套
(2)内部结构
1
2
7Hale Waihona Puke 34 8 9 5 10 6 1、口具塞 2、口具 3、鼻夹 4、呼吸导管 5、隔热垫 6、脖带 7、气囊 8、初期生氧装置启动拉环 9、初期生氧装置 10、下外壳(生氧罐)
孙家湾煤矿“2.14”瓦斯爆炸事故
2005年2月14日15时01分,辽宁省阜 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家湾 煤矿海州立井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 爆炸事故,造成214人死亡,30人受
伤,直接经济损失4968.9万元。
第四章 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
第一节 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基本知识
一、自救互救的基本概念
图8 捏住鼻夹垫圆柄,拉开鼻 夹垫,夹住鼻子,不能漏气。
图9 佩 戴完毕 后,带 好安全 帽,匀 速撤离 灾区。
7.注意事项
1、使用前请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熟练掌握佩 戴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的方法。
2、在井下作业时,当发现有火灾、瓦斯爆炸 的 征兆时,必须立即佩戴自救器。
3、使用时,必须首先拉动起动绳,启动起动 装 置,若启动装置未能启动生氧,则应将气囊袋吹 鼓,并急促呼吸2-3次。将鼻夹夹好,佩戴牢固, 咬紧口具不要漏气。 4、保护好气囊,防止划破和挤压气囊,保持完 好无损。
瓦斯爆炸的条件: 1.瓦斯的浓度。在新鲜空气中,瓦斯浓度达到5%-16%时。 2.具有引燃引爆瓦斯的高温热源。在新鲜的空气中瓦斯的引 燃温度为 650—750”C。明火、吸烟、电火花、放炮产 生的火焰,以及摩擦、撞 击火花,都可以引起瓦斯爆炸。 3.氧气的浓度。氧气的作用是助燃,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在12 %以上。
3.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矿工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 如果进回风巷道没有垮落堵死,通风系统破坏不大,所产生 的有害气体,较易被排除。这种情况下,采煤工作面进风侧 的人员一般不会受到严重伤害,应迎风撤出灾区。回风侧的 人员要迅速佩用自救器,经最近的路程进入进风侧。 • 如果爆炸造成严重的塌落冒顶,通风系统被破坏,爆源的进 、回风侧都会聚积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该范围 所有人员都有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为此,在爆炸后, 没有受到严重伤害的人员,要立即打开自救器佩戴好。在进 风侧的人员要逆风撤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最短路线 ,撤退到新鲜风流中。如果冒顶严重撤不出来,首先要把自 救器佩用好,并协助重伤员在较安全地点待救;附近有独头 巷道时,也可进入暂避,并尽可能用木料、风筒等设立临时 避难场所,并把矿灯、衣物等明显的标识物,挂在避难场所 外面明显的地方,然后进入室内静卧待救。
2.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矿工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 如发生小型爆炸,掘进巷道和支架基本未遭破坏,遇险矿 工未受直接伤害或受伤不重时,应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自 救器,佩戴好后迅速撤出受灾巷道到达新鲜风流中。对于 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帮助撤出危险区; 不能行走的伤员,在靠近新鲜风流30~50m范围内,要设法 抬运到新风中,如距离远,则只能为其佩戴自救器,不可 抬运。撤出灾区后,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 • 如发生大型爆炸,掘进巷道遭到破坏,退路被阻,但遇险 矿工受伤不重时,应佩戴好自救器,千方百计疏通巷道, 尽快撤到新鲜风流中。如巷道难以疏通,应坐在支护良好 的棚子下面,或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建立临时避难硐室, 相互安慰、稳定情绪,等待救助,并有规律的发出呼救信 号。对于受伤严重的矿工要为其佩戴好自救器,使其静卧 待救。并且要利用压风管道、风筒等改善避难地点的生存 条件。
(三)防止火灾事故伤害的措施 (1)首先要尽最大的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 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 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位 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及现 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2)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 能狂奔乱跑。应在现场负责人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 下有组织地撤退。 (3)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二、自救器 1.概念:自救器是一种轻便、 体积小、便于携带,戴用迅速、作 用时间短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 2.作用:当井下发生火灾、爆 炸、煤和瓦斯突出等事故时,供人 员佩戴,可有效防止中毒或窒息。
3.自救器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自救器
过滤式自救器 隔离式自救器
化学氧自救器 压缩氧自救器
(1)过滤式自救器:仅能防护一氧化 碳一种气体。适用于灾区内空气中氧浓度 不低于18%和一氧化碳浓度不高于1.5%。 (2)压缩氧自救器:它是利用压缩氧 气供氧的隔离式呼吸保护器,是一种可反 复多次使用的自救器,用于有毒气体或缺 氧的环境条件。 (3)化学氧自救器:它是利用化学生 氧物质产生氧气,供矿工从灾区撤退脱险 用的呼吸保护器。用于灾区环境大气中缺 氧或存有有毒气体的条件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