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

[学生用书专题强化练(三)P117](时间4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湘鄂十二校联考二)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气温与海拔呈负相关。

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时,在高空中的一定高度则会出现0℃层,即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季节0℃层高度与河流年径流量组合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示季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巴黎盆地的主体树种树叶陆续泛黄B.澳大利亚大陆等温线向北凸C.墨累达令盆地农民忙于种植小麦D.北印度洋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流动解析:B[由图中0℃层高度在海拔4 150米以上,并结合气温垂直递减率6℃/1 000米,可判断该地该季节地表温度接近25℃,应该是夏季。

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为冬季,大陆处于低温区而等温线向低纬度(北方)凸出,故B正确。

]2.据图推测,该地最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云贵高原解析:B[图示河流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则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冰川补给;结合四个备选项,可判断该地可能位于塔里木盆地。

](2019·广东佛山质检二)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兴建的具有拦蓄、补充和利用地下水流作用的一种水利枢纽。

下图为我国新疆干旱区某内流河流域的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3~5题。

3.与地表水库相比,建设地下水库的突出特点表现为()A.技术要求低B.移民搬迁多C.资金投入多D.生态破坏小解析:D[“利用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兴建”,则投资较少;地下水库不会淹没地表,对地表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移民搬迁少。

]4.图中四地,最适合修建地下水库的地下拦水坝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C[图中丙左侧有大面积由卵砾石构成的岩层,因卵砾石间隙大而地下储水空间大;而丙右侧为黏性土层和砂砾石岩层,储水空间小;故丙处适合修建拦水坝。

]5.在自然状态下,该流域地下水库水位最高的月份最可能是()A.3月B.7月C.9月D.12月解析:C[新疆干旱区地下水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

地下水库水位高低取决于补给量与水分的蒸发量关系,夏秋季节冰雪融水量大,总体上地下水补给量大于蒸发量,地下水位不断升高而储水量增加,故地下水库水位最高的月份可能是9月。

](2019·湖北名校联考四)19世纪以来,德国境内的河流被大规模裁弯取直和渠化,使河流失去正常的河道功能,严重影响沿岸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

近十几年来,德国恢复河流水文形态特征工程日益兴起,工程要重塑自然河道的凹岸和凸岸、浅滩和深潭、沙洲和沙滩,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环境和生态效益,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下图为“某河流水文特征工程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6.河流被大规模裁弯取直和渠化有利于()A.航运和泄洪B.水质改善C.发电和航运D.鱼类生产解析:A[对河流进行裁弯取直和渠化,可以缩短河流流程、加深河道,有利于航运和泄洪。

但因“丧失正常的河道功能”而不利于鱼类生产。

]7.凹岸和凸岸、浅滩和深潭、沙洲和沙滩关系可能为()A.凹岸为浅滩B.凸岸为深潭C.凸岸多沙洲D.凹岸多沙滩解析:C[河流水流在凸岸流速缓慢,以河流沉积作用为主,故多沙滩、沙洲和浅滩。

而凹岸因流速快而侵蚀强,多形成深潭。

]8.河流的生态修复使河流()A.水流速度减缓B.河道摆动空间减少C.河道形态标准化D.侵蚀作用明显增强解析:A[由河道修复规划图可看出河流的生态修复使河流恢复弯曲的河道,使河道形态多样化;则水流速度会减缓而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增强,同时河道摆动空间也会扩大。

] (2020·湖北武汉模拟)秘鲁鲲是一种栖息于东南太平洋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

秘鲁鲲主要被用来制作鱼粉(一种蛋白饲料)。

下图示意南美西岸某海域某时段表层海水温度分布。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区域水温会有异常变化。

据此完成9~11题。

9.图示时段内,在甲、乙、丙、丁四片海域中,最有利于秘鲁鲲栖息的是()A.甲B.乙C.丙D.丁10.有经验的渔民会追随鱼群捕捞。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最能反映渔民捕捞秘鲁鲲线路变化的是()A.向北B.向南C.向西D.原地不动11.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世界大豆价格上涨B.当地大量渔民失业C.食鲲海鸟大量死亡D.当地鱼粉加工繁忙解析:9.D10.B11.D[第9题,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秘鲁鲲为冷水性鱼类,水温较低的海域适宜其栖息。

结合给出的海洋表层水温分布等值线图可知,甲、乙两海域水温为19~20℃,丙海域水温为18~19℃,丁海域水温低于18℃,故选D。

第10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图示海洋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呈现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降低的趋势。

结合上题分析,秘鲁鲲鱼群往往选择水温较低的海域栖息,因此秘鲁鲲鱼群主要向南迁徙,故有经验的渔民应向南追随鱼群捕捞。

故选B。

第1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图示沿海地区水温上升,而秘鲁鲲为冷水性鱼类,当其生存环境因水温上升而恶化时,秘鲁鲲大量死亡或外迁,当地渔业产量大幅下降,大量渔民失业,鱼粉加工业因缺少原料而萧条。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当地鱼粉加工产量下降,世界鱼粉价格上涨,禽畜饲养业不得不增加大豆来保证饲料中的蛋白,大豆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秘鲁鲲大量死亡或外迁,当地沿海以秘鲁鲲为食的海鸟因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

]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2019·高考全国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

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

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

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6分)(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8分)(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

(8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河床形态的因素,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及其原因。

第(1)题,读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图可知,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河岸直立,河床较深,说明可能是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作用明显所致;两侧河岸形态接近一致,说明两岸侵蚀差异小,河床岩性相同。

第(2)题,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可通过读“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图”得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增加。

原因分析需结合材料“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4~6月气温回升,该河流以融雪补给为主,随着气温上升,融雪补给量增大,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图中还可反映出4~6月河底不断加深,说明河底泥沙沉积少,侵蚀加强,由于该时段是以融雪补给为主,河水中含沙量低,且流速持续加快,河床侵蚀增强,导致河底不断加深。

第(3)题,读图可知,8月该河段河底变浅,说明河床淤积,主要与此时段河水含沙量高,流速降低泥沙快速淤积有关。

读材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8月的河水补给主要是降水,且多暴雨,降水强度大,坡面受到的冲刷作用强,河水含沙量高,且该时段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水搬运作用与流速密切相关,一旦流速降低,会使泥沙快速淤积,导致河床淤积。

答案:(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

(2)变化特征:深度增加。

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3)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13.(2019·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分)材料一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图甲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乙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

(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____________。

(6分)(2)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____________。

(6分)(3)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____________。

(6分)(4)为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指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____________。

(6分)解析:考查水循环相关知识。

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河流的补给类型,影响河流流量大小的因素以及水循环的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难度不大,基础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并学会进行迁移运用,紧扣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第(1)题,恒河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靠雨水补给。

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地区是我国的雅鲁藏布江,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

该流域地区常年最稳定的补给类型是地下水补给,因此共有三种类型: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

第(2)题,流量的差异可以从流量的总量大小以及流量的季节变化两方面去比较。

从图中可以看出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大于恒河,尤其是在上半年,并且布拉马普特拉河在七月份流量最大,而恒河在九月份流量最大。

布拉马普特拉河出现峰值时间较早,这是因为与流域的补给类型有关,布拉马普特拉河受印度西南季风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大,并且时间较长,因此月均流量大,出现峰值时间早。

第(3)题,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去谈。

有利影响:河流流量较大,带来泥沙较多,由材料可知,该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河口处泥沙沉积有利于促进三角洲的形成和发育,靠近河流有利于进行灌溉,提供了便利的水源。

不利影响:要结合流域的气候特征去谈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多暴雨,容易引发旱涝灾害。

第(4)题,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去谈。

该区域洪涝灾害较多,因此可以通过修建水库调节地表径流,改变水的时间分布不均特征。

同时,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印度、孟加拉国等不同的国家,可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发利用流域内水资源。

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要节约用水,尤其是要合理利用地下水,防止过度开采。

答案:(1)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2)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均流量较大;布拉马普特拉河峰值较早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内降水量大,雨季长(3)有利:促进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提供水源不利:引发洪涝灾害(4)兴修水库,调节径流;加强区域合作;节约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地下水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