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雨果


洛德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 恶的情欲。 《巴黎圣母院》始终贯穿了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
中所提出的美学原则。从整部作品的对照来看,人物形象对照是《巴黎圣母 院》对照艺术的精髓,因此雨果提出的美学原则在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上得到 了忠实的体现。雨果运用多样手法,通过小说人物之间,人物自身美与丑、善 与恶、真与假的对比,组织丰富多变的情节,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借助于 鲜明、强烈的对比手法,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 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小说浪漫主义色彩浓烈,且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 法,它是运用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艺术范本。小说的发表,使雨果的名声更 加远扬。

《巴黎圣母院》创作于 1831年,又称《钟楼怪人》
是雨果著名的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小说以离奇和对 比的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 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女 郎爱斯美拉达。面貌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 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 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 的人道主义思想。 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国路易 十一统治时期的真实历史,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 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恶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 叛者吉普赛女郎埃丝美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卡西莫多是 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克
维克多· 雨果
维克多· 雨果 Victor Hugo (1802.2.26~1885.5.22)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运动领袖,人道主义 的代表人物,被人们 称为“法兰西的莎士 比亚”。
一、作者生平
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城。祖父是木匠,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曾被拿 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 波拿巴授予将军衔,是这位国王的亲信重臣。雨果幼年跟随 父亲到过意大利、西班牙,在西班牙开始受小学教育。雨果的母亲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 对少年雨果影响颇深。在中学时代,雨果就爱好文学并开始写诗。 雨果天资聪慧,9岁就开始写诗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 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写的《读书乐》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17岁在“百花 诗赛”得第一名,1819年,他与维尼等共同创办《保守文艺双周刊》,经常在刊物上发表 诗作,很多是拥护波旁王朝、歌颂保王主义和天主教的。1822年发表第一个诗集《颂歌 集》。1825年他被授予荣誉勋章并参加了查理第十的加冕典礼。1826年他把第一个诗集 加以补充,成为《歌吟集》出版。 之后雨果的政治态度开始有所转变,1826年,缺乏明确纲领、成立于1823年的浪漫派 第一文社解散,雨果与维尼、缪塞、大仲马、诺缔埃另组第二文社,开始明确反对伪古典 主义。1827年发表了著名的战斗性的浪漫主义宣言《〈柯伦威尔〉序》,成为这一运动的 领袖。从这一年起到1840年,他以丰富的戏剧、诗歌以及小说创作显示出浪漫主义文学的 实绩。
4.小说的艺术特色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文学 特征的作品 . 《巴黎圣母院》最值得读者欣赏玩味的、 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于以美丑的对照原则来 创造浪漫主义的艺术形象。
3.人物分析
1).钟楼怪人—卡西莫多,法国底层人民的代表。 卡西莫多,一个被父母遗弃在巴黎圣母院门前的畸儿, 被长相丑陋又聋又哑的钟楼怪人。这是小说中对卡西莫多外 表最直接的描述。从来就不被人关注,收养他的弗罗洛从来 不把他当人看就好比自己的奴隶一般。就好比当时的法国最 底层的人民,他们从来不被世人关注,有的只是无尽的压迫 和负担,在这样的压迫和负担下他们变得扭曲,变得毫无生 气。他爱慕艾丝美拉达却不敢表达,他害怕,从来都只能躲 在暗处默默关心着她,只到她被送上绞刑架,他再也无法沉 默终于挺身而出救艾丝美拉达。艾丝美拉达是革命者的代表, 法国最底层的人民向往革命甚至羡慕革命,可是他们终究不 敢革命。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和法国封建贵族的命运捆绑在一 起。当压迫触及了他们的底线时他们忍无可忍,投入到革命 的洪流中去,从而改变命运。
剧本:
《克伦威尔》、《〈克伦威尔〉序言》、《欧那尼》、《爱尔那尼》、 《国王取乐》、《安日洛》等。
诗集:
《光与影》、《东方集》、《秋叶集》、《暮歌集》、《心声集》等。三Biblioteka 《巴黎圣母院 》1.写作背景
他真正开始动笔写巴黎的时候,可以说是他相当郁闷的时 期.那时候,他最好的朋友圣佩伟,喜欢上了他的老婆安黛儿.其 实这两人的感情是很久以前就发展起来的.那时候雨果在工作 上很得意,就忽略了自己的老婆,于是就....圣佩伟写过一个诗 集叫做<情欲>, 其实就是描写自己当时的感情的.后来,他向雨 果坦白了这一事实.雨果感到很痛苦.他一方面不想失去这个 朋友,另一方面不能容忍这种行为.于是两人互虐了很久.关系 好好坏坏...但是最终圣佩伟取得了胜利,他从雨果那里赢走了 安黛尔的心...雨果一个人住在外面写巴黎...
♀:
他于30岁时邂逅26岁的女演员朱丽 叶· 德鲁埃,并坠入爱河,以后不管他们 在一起或分开,雨果每天都要给她写一 封情书,直到她75岁去世,将近50年来 从未间断,写了将近两万封信。贯穿雨 果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 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二、主要作品
小说: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 年》、《冰岛的汉》、《布格-雅加尔》、《”诺曼底”号遇难记》等。
反叛者-艾丝美拉达,法国革命者的代表 艾丝美拉达,美丽的化身,在她的脸上你看不到失望, 永远充满着激昂,可是她的命运却充满苦难。善良美丽的艾 丝美拉达,关心深受苦难的人们,用自己的优美的舞姿去解 救绝望中的人们。她住在巴黎的“奇迹王朝”里,那里全市 乞丐和浪人,革命者和穷苦大众永远是紧密相连的。她把人 们给她的赏钱,分给穷苦的孩子们,并对他们说:“把这些 钱全部拿去,你们去过节吧!”孩子们问她:“那你怎么 办?”她说:“别管我,我天天都在过节。”虽然身受苦难 却勇于承担贫苦人民的痛苦,革命者对苦难着的同情可见一 般。她也有本身的局限性,和曾经猥亵自己的军人约会,看 似不可理喻,其实正是因为革命者的力量不够强大,所以和 封建军人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暧昧关系。
2.故事梗概
丑聋人卡利摩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罗德收养,做撞钟 人,外貌正经的克罗德神父自从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 梅拉达后,被其美色所诱而神魂颠倒,指使卡利摩多强行掳 走爱斯梅拉达,途中被非必斯骑兵上尉队长所救,爱斯梅拉 达因而爱上了非必斯。但非必斯生性风流,被怀恨在心的克 罗德刺杀。并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时, 卡利摩多将爱斯梅拉达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中,乞丐群众为 救爱斯梅拉达而冲入教堂,误与卡利摩多大战,爱斯梅拉达 被由克罗德带领的军队冲入圣母院所杀,最后卡利摩多愤然 将克罗德从教堂顶楼摔落地下,最后卡利摩多抚着爱斯梅拉 达的尸体殉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