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3

高三化学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3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可能用到的部分原子量:H—1 C—12 O—16 C l—35.5 M n—55A s—75第I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C.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B.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3.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B.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C.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D.常温常压下,18g H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 A4.把500mLNH4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分成五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氢氧化钠的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 HCl的盐酸恰好反应完全产生CO2,则该混合溶液中c(Na+)为 ( ) A.(0.1b-0.05a)mol/l B.(10b-5a) mol/l C.(5b-2.5a)mol/l D.(2b-a)mol/l5.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前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后者则没有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D.明矾常用来做净水剂6.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SiO 2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 溶液反应B .Na 2O 、Na 2O 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 2反应产物也相同C .CO 、NO 、 NO 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 .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NH 3·H 2O====-2AlO +4+4NH +2H 2O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 2++OH -+-3HCO ====CaCO 3↓+H 2OC.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 2++Cl 2====2Fe 3++2Cl- D. 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 3+2H +====Ca 2++CO 2↑+H 2O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pH=1的溶液中:2+Fe 、3NO -、24SO -、Na +B .由水电离的()141H 110mol L c +--=⨯⋅的溶液中:2+Ca 、K +、Cl -、3HCO - C .()()12H /OH 10c c +-=的溶液中:4NH +、3Al +、3NO -、Cl -D .()31Fe 0.1mol L c +-=⋅的溶液中:K +、ClO -、24SO -、SCN -9.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 2O 3制备Al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D. 实验室用NH 4Cl 和Ca(OH)2制备NH 310.在浓盐酸中H 3AsO 3与SnCl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 2+12Cl -+2H 3AsO 3+6H +===2As +3SnCl 2-6+6M 。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氧化剂是H 3AsO 3 ②还原性:Cl ->As ③每生成7.5 g As ,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0.3 mol ④M 为OH - ⑤SnCl 2-6是氧化产物A .①③⑤B .①②④⑤C .①②③④D .①③11.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后,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钠浮于液面上 ②熔化成小球 ③发出嘶嘶的响声,放出气体 ④钠周围蓝色沉淀部分变黑 ⑤有蓝色沉淀产生 ⑥析出大量红色的铜 ⑦小球在溶液中沉浮 ⑧小球在液面上游动、逐渐变小,直至消失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⑧C.①②③⑥⑧ D.②⑥⑦12.过氧化钠跟足量的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除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Na2O2、Na2CO3 B.NaOH、Na2CO3 C.Na2CO3 D.Na2O2、NaOH、Na2CO313.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鉴别的下列各组溶液是 ( )①AlCl3溶液和NaOH溶液②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③NaAlO2溶液和盐酸④Al2(SO4)3与氨水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14.下列图象表示Al3+与AlO-2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实线表示Al3+,虚线表示AlO-2,其中正确的是( )15.将Na2O2逐渐加入到含有Al3+、Mg2+、NH+4的混合液中并微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2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3+、Mg2+、NH+4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A.2 mol、3 mol、8 mol B.3 mol、2 mol、8 mol C.2 mol、3 mol、4 mol D.3 mol、2 mol、 4 mol16..某含铬Cr2O72-废水用硫亚铁铵[FeSO4·(NH4)2 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FeO·Fe y Cr x O3。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处理废水中Cr2O72-的物质量为0.5nx mol B.在FeO·Fe y Cr x O3中3x=y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 D.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2-x)mol17.实验题(12分)如图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试管A 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 3.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A 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双球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过程中,若生成0.2mol 气体,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4)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将干燥管内的Na 2O 2换成Na 2O ,则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第II 卷(共54分)18.离子推断题 (12分)现有A 、B 、C 、D 、E 、F 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2223,,,,,K Ag Ca Ba Fe Al ++++++,阴离子有2233431,,,,,C OH CH COO NO SO CO ------,现将它们分别配成10.1mol L -⋅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 测得溶液A 、C 、E 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② 向B 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③ 向D 溶液中滴加32()Ba NO 溶液,无明显现象;④ 向F 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检验E 溶液的的方法及现象是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 CD F .19.无机推断(13分)MnO 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粗MnO 2的提纯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将粗MnO 2(含有较多的MnO 和MnCO 3)样品转化为纯MnO 2实验,其流程如下:(1)第①步加稀H 2SO 4时,粗MnO 2样品中的 (写化学式)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 3-+ H 2O =MnO 2+Cl 2↑+ 。

(3)第③步蒸发操作必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 、 、 ,已知蒸发得到的固体中有NaClO 3和NaOH ,则一定还有含有 (写化学式)。

(4)若粗MnO 2样品的质量为12.69g ,第①步反应后,经过滤得到8.7g MnO 2,并收集到0.224LCO 2(标准状况下),则在第②步反应中至少需要 mol NaClO 3 。

20.有机化学基础(15分)立方烷()具有高度的对称性、高致密性、高张力能及高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合成立方烷及其衍生物成为化学界关注的热点。

下面是立方烷衍生物I的一种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C的结构简式为,E的结构简式为。

(2)C—D的反应类型为,E—F的反应类型为。

(3)化合物A可由环戊烷经三步反应合成:反应1的试剂与条件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3可用的试剂为。

(4)在I的合成路线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是(填化合物代号)。

(5)I与碱石灰共热可转化为立方烷,立方烷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个峰。

(6)立方烷经消化可得到六硝基立方烷,其可能的结构有种。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