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4第三章 形式逻辑与 论证方法
4第三章 形式逻辑与 论证方法
周
周延 不周延
不周延 周延
不
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情感,爱情对于孩子们不可能是封闭的, 因为社会和人生对于他们不可能是封闭的。实际上,古今中外 的历史证明,封闭知识———包括人类的情感知识,几乎是不可 能的。当孩子们在今天开放的信息环境里毫无障碍地接触到比 较物质化的两性情感信息的时候,那些古今中外最纯洁、最美 好的人类两性情感———真正可以称为爱情的东西,难道却要对 他们封闭吗?人的物质欲望,包括性欲,都属本能,它们随着 人类的身体一起生长。但是爱情不是这样,它是人类文明的一 个成果,是善的意志、美的追求的一个成果。这样的成果,没 有教育是不能自动传承的。而古今中外关于爱情的文学艺术, 就是人类爱情教育的媒介。这样的情感知识不大可能通过教科 书的形式来分析和生理卫生课的形式来图解。 大前提:社会和人生不可能是封闭的 小:爱情属于人生和社会 结论:爱情不可能封闭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一系列 属性上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一个或另 一些属性上也相似的推理。其一般形式是:
科学归纳
在现代科学中,类比推理的重要应用就是模拟 方法,即在实验室中模拟在自然界中出现的某 些现象或过程,构造出相应的模型,从模型中 探讨其规律。而仿生学的出现则是应用模拟方 法的结果。仿生学是研究如何通过模仿生物的 构造及其功能来建造先进技术装置的科学。我 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将我国辽松平原的地质结 构与中亚的地质结构类比,发现相同,中亚西 亚地下有石油,推导出辽松平原地下也有石油, 从而发现了大庆油田。
演绎论证
1 直言三段论 所有M是P 所有的S是M ------------所以,所有的S是P S〈M〈P S 小项 M 中项 P 大项 主词和谓词的周延性是指一个词项 的外延全部被断定就是周延的,如 果部分被断定就是不周延的。 延 周延 主词 不周延 周延 谓词
所有s是p
所有s不是p 有的s是p 有的s不是p
日常简单枚举
加拿大前外交官切斯特朗宁在竞选省议员 时,政敌攻击他,说他幼时吃过中国奶妈 的奶水,有中国血统,企图贬低损害其人 格与形象。朗宁立即运用类比推理,反驳 说:“你是喝牛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牛的 血统!”竞选现场立即轰动,人们鼓掌、狂 笑。可见类比反驳幽默有力!
类比结论是或然的,也就是说可能为假,因为 事物之间固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差别所在。 于是,从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地方相似,推 出它们在另外的地方仍相似的结论就不具有必 然性。
基本的论证规律 根据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演 绎的、归纳的和类比的。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个别,前提为普遍判断, 结论为具体判断。(可靠性) 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前提为具体判断, 结论为普遍判断。(或然性) 类比推理:从个别到个别,前提已知具体对象 有某种属性,推论另一种对象也具有某种属性 (或然性)
小项不当周延 所有的金属都是发光 的东西。 所有的金属都是有重 量的东西 所以,一切有重量的 东西都是放光的东西。
鲁迅在《论辩的魂灵》一文中,这样揭露 了顽固派的诡辩手法:“你说甲生疮,甲 是中国人,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 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 你既然也生疮,你就和甲一样。而你只说 甲生疮,不说你自己,你的话还有什么价 值?”
全称枚举推理
A的S都具有p属性 ------------所以,所有A都有p属性
简单枚举——即在一类事物中,根据已观察到的部分对 像都具有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任何反例,从而推 出该类所有对像都具有该种属性。
保证归纳推理有效性的条件: 1 没有发现与全称枚举推理相关的反例 2 样本容量越大,结论可靠性越大 3 样本差异越大,结论可靠性越大
论证的基本方法
例子 1 如果所有的鸟都会飞并且鸵鸟是鸟,则鸵鸟 会飞。 所以,如果鸵鸟不会飞并且鸵鸟确实是鸟, 则并非所有的鸟都会飞。
例子 2 我们都是瞎子。吝啬的人是瞎子,他只看见金子看不见财 富。挥霍的人是瞎子,他只看见开端看不见结局。卖弄风情的 女人是瞎子,她看不见自己脸上的皱纹。有学问的人是瞎子, 他看不见自己的无知。诚实的人是瞎子,他看不见坏蛋。坏蛋 是瞎子,他看不见上帝。上帝也是瞎子,他在创造世界的时 候,没有看到魔鬼也跟着混进来了。我也是瞎子,我只知道说 啊说啊,没有看到你们全都是聋子。
否定后件式 : 如果p,则q 非q —— 所以非p
如果小张体内有炎症, 则他血液中的白血球 含量就会不正常; 小张血液中的白血球 含量正常, 所以,小张的体内没 有炎症。”
无效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无效形式
如果我想当外语翻译,我就必须学好外 语; 我不想当外语翻译, 所以我不必学好外语.
枚举判断的谬误 1 特例谬误 鲁迅在给《活中国的姿态》作序时写道: “一个旅行者走进了下野的有钱的大官的 书斋,看见有许多很贵的砚石,便说中国 是文雅的国度;一个观察者到上海来一下, 买几种猥亵的书和图画,再去寻寻奇怪的 观览物事,便说中国是色情的国度。”
2 样本太小 以偏盖全 我不会说法语,你不会说法语,校长不会说法语,所以我们学 校没有人会说法语 在1936年美国总统选举前,一份颇有名气的杂志(Literary Digest)的工作人员做了一次民意测验。调查兰顿(ndon)(当 时任堪萨斯州州长)和罗斯福(F.D.Roosevelt)(当时总统)中谁将 当选下一届总统,为了了解公众意向,调查者通过电话簿和车辆 登记簿上的名单给一大批人发了调查表(注意在1936年电话和 汽车只有少数富人拥有)。通过分析收回的调查表,显示兰顿非 常受欢迎,于是此杂志预测兰顿将在选举中获胜。 实际选举结 果正好相反,最后罗斯福选举获胜。 3 机械概括 某市繁星商厦服装部在前一阵疲软的服装市场中打了一个反季节 销售的胜仗。据统计繁星商厦皮服的销售额在678月三个月连续 成倍数增长,6月567件,7月1269件,8月3218件,该市有关主 管部门希望在今年冬天向全市各大商场推广这种反季节销售的策 略,力争在今年的夏衣销售能有一个大突破。
判断的有效形式 1 中项至少在一个前提 中周延一次 错例: 有些学习法律的人是律师 所有法律系的学生都是学 习法律的人 所以,所有法律系的学生 都是律师。
2 在前提中不周延的词 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 延 错例:大项不当周延 法学院的学生都学法 律。 商学院的学生不是法 律系的学生。 所以,商学院的学生不 学法律。
归谬法 被反驳的命题 A 反驳 1 假设A真 2 如果A则B 3 非B 4 所以,非A
反证法 求证 A 证明 1 设A非真 2如果非A,则B 3 非B 4 所以非,并非A 所以 A
归谬法:反驳的演绎推理,把要反驳的观点姑且作为前提,推 论下去,推出与人们的常识或与此前提矛盾的结论,以论证被 反驳的前提是错误的。 马克思的归谬法:《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为劳苦百姓 在地主的土地上捡枯枝的权利辩护 莱茵省议会林木盗窃法将捡枯枝的行为视为与盗窃林木一 样的盗窃行为,并规定“凡白天采集野果食用而在取走时造 成轻微损失的人,一律根据其地位和案情给予民事处分”。 这遭到经典作家马克思的强烈质疑,为了从根本上驳斥法律 的荒谬,马克思发表了《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等数篇 论文。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制定这样的法律不符合客观性, 这是在不顾事实的撒谎,而穷人则成了这种法定谎言的牺牲 品。因为林木占有者占有的是树木本身,而树木并不包括从 它身上落下的树枝,捡枯枝与盗窃林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两回 事。另一方面,马克思指出,捡拾枯枝是穷人的习惯性权利, 捡拾枯枝违法取消的是贫民阶级的习惯权利,保护的是贵族 的独占权。
只有满18岁陈梦溪年他 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陈梦溪年仅12岁 所以他没有选举权和被 选举权
使中国足球队真正能跻身世界强队之列,至少必须解决 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提高队员基本体能,二是讲究科学 训练。不切实解决这两点,即便临战时拼搏精神发挥得 再好,也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下列诸项都表达了上述议论的原意,除了: A.只有提高队员的基本体能和讲究科学训练,才 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B.除非提高队员的基本体能和讲究科学训练,否 则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C.如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说明一定提高了队员 的基本体能并且讲究了科学训练。 D.如果不能提高队员的基本体能,即使讲究了科 学训练,也不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E.只要提高了队员的基本体能和讲究了科学训练, 再加上临战时拼搏精神发挥得好,就一定能取得突破性 进展。
大前提:因为偷取林木不算 做盗窃,所以此类行为才经 常发生。因此必须立法:捡 树枝属于盗窃。 小前提(马):因为打耳光 不算杀人,所以打耳光才如 此常见。 结论因此必须决定,打耳光 就是杀人,才能减少这种现 象。——大前提明显谬误
为出版自由的辩护: 大前提:议会认为人性是不 完善的,所以必须立法对出 版进行审查。 小前提(辩护):人的议论 是不完善的,政府是不完善 的,议会是不完善的,出版 自由是不完善的,人的生存 一切领域都是不完善的。 人的生存一切领域都是不完善 的,由于其中一个领域是不 完善的就不应该存在的话, 人无论哪个领域都不完善, 无论哪个领域都不应该存在 结论:人根本就不应该有生 存权——明显谬误
规则3 两个否定的前提 不能得出一个必然的 结论 规则4 前提有一个否定, 结论必然是否定的; 结论是否定的,必定 有一个前提否定
2假言判断
充分条件是指: 有p必有q; 但无p为未必无q
肯定前件式: 如果p则q, p —— 所以,q
如果官员甲拥有不受监 控的权力,官员甲就很 容易导致腐败; 官员甲确实拥有不受监 控的权力, 所以,官员甲很容易导致 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