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冠心病合并房颤抗凝抗栓策略PPT课件
冠心病合并房颤抗凝抗栓策略PPT课件
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理想药物。
ACS合并房颤抗凝方案选择
服用华法林的NSTEMI拟行PCI者:
围手术期首选华法林持续抗凝方案; 首选桡动脉途径; 首选BMS尽量避免DES; 术后建议三联抗凝6个月,出血风险极低者尽量延长三联抗凝疗程; 后以VKA+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至术后12个月; 后VKA单药抗凝终生(2.0-3.0)。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颤抗凝方案选择
药物保守治疗者:既往V+S栓塞未降低、 出血显著增加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颤抗凝方案选择
拟择期行PCI者:
ACS合并房颤抗凝方案选择
药物保守治疗:
三联 3-6个月 出血风险低者进一步延长时间 加用PPI 后VKA+阿司匹林/波立维至12个月 后VKA终生 2.0-3.0
冠心病合并房颤抗凝抗栓策略PPT课件
前言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 率占总人口的1%-2%,预计2050年,全球的 房颤患者总数将增加2.5倍。
前言
中国房颤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 房颤患病率为0.77% 男性0.9%,女性0.7% 随年龄增加,>80岁者7.5%。
血栓栓塞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脑卒中是最常见的 表现类型。除孤立性房颤或有禁忌症外,所有房颤患者均应 进行抗栓治疗预防血栓栓塞。
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
冠心病抗凝抗栓+房颤抗凝抗栓----血风险增加
如何平衡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出血和 血栓风险,取得最大获益的同时,将 出血风险降至最低是制定冠心病合并
房颤抗凝治疗方案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键。
出血 血栓
风险评估
房颤的血栓栓塞风险评估(非瓣膜病) CHA2DS2-VASc
出血风险评估 HAS-BLED
冠心病+房颤+卒中,高危患者PCI术后的抗栓治疗
新型抗凝药物(NOAC)
华法林治疗窗窄,其代谢易受到食物、药物、酒精等 影响,即使同一患者不同时间INR波动较大。应用初 始每周监测INR,稳定后每月监测一次(患者依从性很差)
。
新型口服抗凝剂主要包括两大类:直接凝血酶(凝血 因子IIa)抑制剂(如:达比加群)和高选择性口服 X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
ACS合并房颤抗凝方案选择
服用华法林的STEMI拟行PCI者:
术前常规负荷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首选桡动脉途径; 术中普通肝素减量(APTT 250-300S); 冠脉血栓负荷重者首选血栓抽吸,其次考虑连用GPIs; 低危者,无需口服抗凝药物,遵从ACS常规抗凝。
冠心病+房颤+卒中,高危患者PCI术后的抗栓治疗
群(凝血酶凝血时间TCT、aPTT);利伐沙班、阿哌 沙班(凝血酶原时间PT、抗Xa因子活性测定)
小结
对于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选择抗凝及抗栓治疗 时应充分平衡血栓和出血的风险、给与个体化治疗;
遵循指南、规范治疗是平衡患者血栓和出血的关键; 对出血风险高危患者一定要严密监测凝血指标 新型抗凝药物安全性更好、依从性更佳,可能成为冠
2012年ESC、2014年AHA/ACC
血栓栓塞风险评估CHA2DS2-VASc
血栓栓塞风险评估CHA2DS2-VASc
血栓栓塞风险评估CHA2DS2-VASc
出血风险评估HAS-BLED
0-2分为出血低风险患者,≥3 分时提示患者出血风险增高。
冠心病合并房颤抗凝方案选择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颤;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房颤; PCI围手术期合并房颤。
RE-LY、ROCKET-AF、ARISTOTLE等大型临床研究已表 明NOAC预防卒中作用不劣于或优于华法林,且更安全 、方便、耐受性好,严重出血(主要是颅内出血)风 险更低。
新型抗凝药物(NOAC)
新型OAC临床经验有限,必须严格指南推荐适应症, 并密切随访观察,定期评估肾功能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哪一种新型OAC更好 VKA与新型OAC之间转换需要符合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鉴于新型OAC半衰期短,患者用药依从性特别重要 目前尚无特异性方法监测新型OAC抗凝效果:达比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