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学情检测七年级数学试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1.冰箱冷藏室的温度零上5℃,记作+5℃,保鲜室的温度零下7℃,记作 ………………【 】 A .7℃B .-7℃C .2℃D .-12℃2.计算-3×|-2|的结果等于……………………………………………………………………【 】 A .6B .5C .-6D .-53.下列图形属于棱柱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4.下列各组的两个单项式中,属于同类项的是 ……………………………………………【 】 A .3m 2n 2与-m 2n 3B .23xy 与2yx 2 C .53与a 3D .-32x 2y 2与-23x 2y 25.如图,小军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 A .垂线段最短B .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C .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D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6.如图,OB 平分∠AOD ,OC 平分∠BOD ,∠BOC =15°,则∠AOC 的度数为…………【 】 A .75°B .60°C .45°D .30°7.小李解关于x 的方程5a -x =12时,误将-x 看作+x ,得方程的解为x =-3,则原方程的解是【 】 A .x =-2B .x =1C .x =3D .x =28.一张长方形桌子四周可坐6人,如果将一些相同的桌子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拼桌子.若n 张 这样的长方形桌子拼在一起可以坐46人,则n 等于 …………………………………【 】 A .21B .20C .19D .18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8题图第3题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答案直接写在题中横线上)9.购买单价为a 元的牛奶3盒,单价为b 元的面包4个共需元 (用含有a 、b 的代数式表示).10.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根据规划,“一带一路”地区覆盖总人口约为4400000000人,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1.已知∠A =35°10′48″,则∠A 的补角是°. 12.下列四种说法: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线段是平行线段; 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在同一平面内,若直线AB ∥CD ,直线AB 与EF 相交,则CD 与EF 相交. 其中,错误的是(填序号).1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与“创”字相对的一面上的字是.14.如图是下午1点30分的钟面,则上午8点30分时刻,时钟的分针与时针所夹的角等于°. 15.甲、乙两人给一片树林浇水,甲单独做需4h 完成浇水任务,乙单独做需6h 完成浇水任务.若设由甲、乙合作xh 可以完成浇水任务,那么所列方程为. 16.如图,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已知∠2=3∠1,那么∠4=°.17.某种商品的标价为200元,按标价的八折出售,这时仍可盈利25%,则这种商品的进价是元.18. 如图,是由一些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三种视图,若在所搭几何体的基础上 (不改变原几何体中小立方块的位置), 继续添加相同的小立方块,以搭成一个 大正方体,至少还需要个小立方块.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7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推理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8题图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6题图只有结果不得分) 19.(本题6分)计算:(1)(-2813)-(-22)-(-1713)+(-22);(2)(-100)÷(-5)2-(-15)×[34+(-32)].20.(本题6分)计算:(1)5x 2-2xy +4y 2+xy -4y 2-6x 2; (2)-3(3a 2-2b 2)-2(2a 2+3b 2).21.(本题8分)解下列方程: (1)12-4(x -3)=7(x +5);(2)x -12+2x +15=3x +14-1.22.(本题5分)已知a 2+b 2=5,ab =-2,求代数式2(4a 2+2ab -b 2)-3(5a 2-3ab +2b 2)+b 2的值.23.(本题9分)把边长为2厘米的6个相同正方体摆成如图的形式. (1)画出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2)试求出其表面积.(3)如果在这个几何体上再添加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并保持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和俯视图不变,那么 最多可以再添加个小正方体.24.(本题8分)如图,点P 是∠AOB 的边OB 上的一点,过点P 画OB 的垂线,交OA 于点C ; (1) 过点C 画OB 的平行线CD ; (2) 过点P 画OA 的垂线,垂足为H ; (3) 线段PH 的长度是点P 到的距离,线段的长度是点C 到直线OB 的距离. 线段PC 、PH 、OC 这三条线段大小关系是(用“<”号连接).25.(本题8分)某人原计划用26天生产一批零件,工作两天后因改变了操作方法,每天比原来多生产5个零件,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问原来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这批零件有多少个?正面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26.(本题8分)(1)如图(1),将一副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①填空:∠ACE∠BCD(选填“<”或“>”或“=”);②若∠DCE=25°,求∠ACB的度数;③猜想∠ACB与∠D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改变(1)中一个三角板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上述第③题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需要说明理由)27.(本题8分)有一笔钱,可以买甲种物品120件,或可以买乙种物品80件.现用这笔钱买了甲、乙两种物品共90件. 问甲、乙两种物品各买了多少件?28.(本题10分)如图,点A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同时,点B也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4秒后,两点相距16个单位长度.已知点B的速度是点A的速度的3倍(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点A、点B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4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再过几秒时,原点恰好处在AB的中点?(3)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时,另一点C同时从原点O位置出发向B点运动,且C的速度是点A的速度的一半;当点C运动几秒时,C 为AB的中点?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学情检测七年级数学参考答案9101112 8765-5-6-7-4-3-2-101234一、选择题1~4 BCBD 5~8 DCCA 二、填空题9. 3a+4b 10. 4.4×10911. 144.82 12. ①②③ 13. 园 14. 75 15. (14+16)x=1或x 4+x6=1 16.135 17. 128 18. 54三、解答题19.(1)原式=(-2813)+(+22)+(+1713)+(-22)=[(-2813)+(+1713)]+[(+22)+(-22)]=-11;(2)原式=(-100)÷25-(-15)×[34+(-9)]=(-4)-(-15)×25=(-4)-(-5)=(-4)+(+5)=1.20.(1)原式=(5-6)x 2+(-2+1)xy +(4-4)y 2=-x 2-xy ;(2)原式=-9a 2+6b 2-4a 2-6b 2=(-9-4)a 2+(6-6)b 2=-13a 2.21. (1)12-4x +12=7x +35,-4x-7x =35-12-12,即-11x =-11,解得x =-1;(2)10(x -1)+4(2x +1)=5(3x +1)-20,10x -10+8x +4=15x +5-20,10x +8x -15x =5-20+10-4,即3x =-9,解得x =-3.22.原式=-7a 2+13ab -7b 2=-7(a 2+b 2)+13ab ,又知a 2+b 2=5,ab =-2, 即原式=-7×5+13×(-2)=-6123.(1)如图所示:;(2)几何体的表面积为:2×2×5+2×2×4+2×2×5+2×2×12=104(平方厘米);(3)2.24.(1)如图;(2)OA ,线段CP ,PH <PC <OC .25.(1)∠ACE=∠BCD ,理由如下:因为∠ACD=∠BCE=90°,∠ACE+∠ECD=∠ECB+∠ECD=90°,所以∠ACE=∠BCD ;(2)若∠DCE=25°,∠ACD=90°,所以∠ACE=∠ACD-∠DCE=90°-25°=65°, 因为∠BCE=90°且∠ACB=∠ACE+∠BCE ,∠ACB=90°+65°=155°;(3)猜想∠ACB+∠DCE=180°.理由如下:因为∠ACD=90°=∠ECB , ∠ACD+∠ECB+∠ACB+∠DCE=360°,所以∠ECD+∠ACB=360°-(∠ACD+∠ECB)=360°-180°=180°;(4)成立.26.设原来每天生产x 个零件,根据题意可得:26x=2x+(x+5)×20,解得:x=25,所以26×25=650(个). 答:原来每天生产25个零件,这批零件有650个 27. 设甲物品买了x 件,则乙物品买了(90-x )件. 则x 120+90-x80=1,解得 x=30, 则90-x=60.答:甲物品买了30件,则乙物品买了60件. 28.(1)设A 的速度是x ,则B 的速度为3x ,由题意, 得:4(x+3x)=16,解得:x=1,∴A 的速度是1单位长度/秒,B 的速度为2单位长度/秒, ∴A 到达的位置为-4,B 到达的位置是12,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 答:A 的速度为1单位长度/秒;B 的速度为2单位长度/秒;(2)设y 秒后,原点恰好在A 、B 的正中间,由题意,得:12-3y=y+4,y=2. 答:再过2秒时,原点恰好处在AB 的中点;(3)设当C 运动z 秒后,C 为AB 的中点,由题意得:4+z+12z=12(16-3z+z),解得z=85或12-3z-12z=12(16-3z+z),解得:z=85或4+z+12z=12-3z-12z ,解得:z=85.答:当C 运动85秒时,C 为AB 的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