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的三面投影 ppt课件
(2)熟练掌握各种位置的直线、平面、基本几何体、较简单的组 合体的投影特点及形状特征。
(3)掌握组合体中每个组成部分的形体特征,读图时先从特征面 入手读图。
(4) 投影图中图线和线框的含义。
4.2 读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形体分法(着眼点是体)
—— 从形体的概念出发,先大致了解组合体的形状,再将投影 图按线框假想分解成几个部分,运用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逐个读出 各部分的形状及相对位置,最后综合起来想象出整体形状。 ➢读图的一般步骤: (1)分析视图,划分线框 (2)对照投影,想出形状 (3)确定位置,想出整体
体。 • (2)、根据规律找投影 • (3)、对投影,辨明位置、连接关系想形
状。 • (4)、综合起来分析,想象整体形状
分——找——想——合
步骤一:抓住特征分形体
• 看视图——
– 以主视图为主配合其它视图,进行初步的投 影分析和空间分析
• 抓特征——
– 找出反映物体形状特征较多的那个视图,在 较短的时间里对物体有个大概的的了解
3.2 截口形体的尺寸标注
3.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尺寸种类: (1)定形尺寸——确定
各组成部分形状和大小 的尺寸。 (2)定位尺寸——确定 各组成部分间相对位置 的尺寸。 (3)总体尺寸——确定 物体的总长、总宽、总 高尺寸。 。
尺寸基准
定位的基准, 即定位尺寸的起 点。
高度方向基准 宽度方向基准 长度方向基准
综 合:
切 割:
2 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
2.1 作图步骤
2.1.1形体分析 2.1.2投影图选择(用尽量少的投影图把物体完整、清晰
地表达出来) 1.确定安放位置 2.选择主投影图的投影方向 3.确定投影图数量 2.1.3画图 1.选定比例、确定图幅 2.布置投影图的位置 3.画底稿 4.检查、加深
2.1.1形体分析
1.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组合体按其组合形式可分为叠加式、切割式、综合式三种。
1.1.1叠加式
叠加的形式
a. 表面平齐叠加 b. 表面不平齐叠加 c. 同轴叠加 d. 对称叠加 e. 非对称叠加
表面不平齐叠加
表面平齐叠加
同轴叠加
对称叠加
非对称叠加
1.2切割式
特点是组合后形体的体积减少。
1.1.3综合式
V V
(3) 相邻两线框
一般面切左前上角
1.3.2 组合体的投影
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形体分析法 2 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 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 组合体视图的阅读方法
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形体分析法
1.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基本形体--棱柱体、棱锥体、圆锥体、球体及圆环。 组合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体组合而成的形体。
(a) 涵洞口
(b) 灯柱头
2、线面分析法
⑴ 投影图中线条的意义 ② 表示面的积聚投影 ③ 表示曲面的转向轮廓线
m′
m〞
m
M
N
V
V
( M为铅垂面 )
⑵ 投影图中线框的意义
1)一般情况 ① 一个平面的投影 •平面的实形投影 •平面的非实形投影 ② 一个曲面的投影 ③ 相切表面的投影
2)特殊情况 ① 两个相等面的完 全重影
② 两个不相等重 影面的完全重影
• 分形体——
– 在了解的基础上将组合体视图分解成基本线 框
步骤二:根据规律找投 影
• 找投影 —— 利用三视图的“长对正,高 平齐、宽相等”的关系,找出每一部分 基本线框所对应的三个投影。
步骤三:对着投影想形 状
• 根据找出的每一部分基本线框的三个投 影,利用基本体的投影特性,想象出它 各部分的形状。
基本体的投影特性
方方得柱 尖尖得锥 梯梯得台 圈圈得球
例: 根据组合体的投影图,想象其空间形状。
可想象由4部分叠加组合而成。
Ⅰ
Ⅱ
Ⅲ Ⅳ
2、线面分析法
⑴ 投影图中线条的意义 ① 表示两面的交线
D M AN
AD为平面M和平面N的交线
( 一般位置直线 )
C
S Q
A
V
V
AC为平面Q和平面S的交线
( 正平线 )
画组合体投影图的一般步骤
1、形体分析 2、投影选择 ⑴ 选择安放位置 ⑵ 选择正面投影方向 ⑶ 选择投影图的数量 3、先选比例、后定图幅或先定图幅、后选比例 4、画底稿线(布图、画基准线、逐个画出各基本形 体投影 图) 5、检查整理底稿、加深图线 6、书写文字 再次检查 裁去图边 完成全图
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3.1 基本形体的尺寸标注 3.2 截口形体的尺寸标注 3.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尺寸分类: (1)定形尺寸——确定各基本体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2)定位尺寸——确定各基本体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3)总尺寸——组合体的总长、总宽、总高尺寸。 2、尺寸标注的方法
3.1 基本形体的尺寸标注
基本体一般要标注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即 底面大小和高度)。
2、线面分析法(着眼点是体上的面)
—— 根据线、面的投影特征,分析视图中图线和线框所代表的 意义和相互位置关系,从而看懂视图想象出形体形状的方法,称 为线面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在形体分析法的基础上,对局部比较 难看懂的部分,可采用此法帮助读图。
形体分析法;
• 具体分四步进行: • (1)、看视图,分析形体,抓住特征分形
组合体投影图画法 例: 画图示组合体的投影图。
1.画基准线、底板 2.画中间棱柱 3.画肋板 4.画楔形杯口 • 5.整理加深图线 完成柱基础投
4 组合体投影图的识读
4.1 读图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1)掌握三面投影规律,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关系, 了解建筑形体的长、宽、高三个方向和上、下、左、右、前、后6 个方位在形体投影图上的对应位置。将几个投影图联系起来看。
•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 • 所谓连接关系,就是指基本形体组合成组合体
时,各基本形体表面间真实的相互关系。 • 两表面相互平齐、不平齐、相切、相交四种关
系。
有线! 无线! 有虚线
不共面
不共面
共面
共面
平面A与圆柱面B 相交
B A
相交处有线
平面A与圆柱面B 相切
B A
相切处无线
形体分析法
通常把一个较复杂的形体假想分解为 若干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或多个基本形体(棱 柱、棱锥、圆柱、圆锥、圆球等),然后逐 一弄清它们的形状、相对位置及其衔接方式, 以便能顺利地进行绘制和阅读组合体的投影 图,这种化繁为简、化大为小、化难为易的 思考和分析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