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结构和组织理论
3、直线单元与职能单元 直线单元中的人承担着组织的主要业务 职能单元运用专长和知识起辅助作用 (二)横向分工—部门化 1、职能部门化 2、产品或项目部门化 3、顾客或客户部门化 4、地理位置部门化 5、过程部门化
(三)控制与协调
1、相互调整—针对同级或不同部门的人 直接接触 联络人角色 建立团队和任务组 2、政策、程序、规则的标准化 通过各种政策、程序、规则来详细说明如 何完成组织目标。 3、集权与分权
第十二章 组织结构
第一节 组织结构的概念
一、组织的概念 (一)传统概念 群体为达到共同目标,经由人力分工和职能 分化,运用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职责协调一群人活 动的结构系统。 1、共同的目标 2、规定权力和职责,不同层次的分工合作 3、协调功能 从组织内部来阐述,静态的组织
(二)现代的组织概念 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心理与技术系统
(五)倒金子塔组织
——以顾客、客户的期望为导向,一线员工处于上层, 而管理人员处于底层起支持作用的组织形式。
顾客与客户:组织的最终受益者 服务 一线员工 直接从事影响顾客、客户满意度的工作 支持 中层管理者帮助一线员工 做好工作和解决问题 支持 高层管理者确定 组织宗旨和总方向
(六)天兰花组织 ——是一种由固定工、合同工和临时 工组成的组织。 固定工:核心员工,掌握关键性技能 合同工:以签订合同的方式从事职能工作 临时工:临时聘用,可以辞退
1、开放性 2、组织由子系统组成-社会心理与技术系统 3、整合性 ——强调组织目标、机构的灵活、权变性,对 环境的适应性。 二、组织结构的概念 组织划分的各种职务和部门及它们之间关系的 模式。
三、组织பைடு நூலகம்构的内容
(一)纵向分工 1、命令链—层次联结的方式 命令统一性原则 2、管理幅度——管理人员直接领导的人员数量 结构层次——指挥系统的等级 扁平组织结构和高耸组织结构 选择依据 岗位的接近程度和工作的相似程度 职工之间的协调程度 职工能力、经验、思想水平 管理者能力、精力
第二节 组织结构形态
一、几种基本的组织结构形式 (一)直线式
总经理
销售部经理 生产部经理
财务部经理
班 组 长
班 组 长
班 组 长
班 组 长
1、优点: 机构简单 职责明确 指挥统一 2、缺点 缺少弹性 缺乏民主 合作性不强
(二)直线职能式
经理
科室 部门经理 部门经理
科室 部门经理
二、新型组织结构形式
(一)团队结构 1、定义:打破部门、层级之间界限,决策权 下放到成员手中、具有灵活性的组织结构。
2、团队结构特点: 成员之间平等,消除等级链条 自我管理,领导的作用是组织协商、讨论 领导者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并非完全否认层次和等级,高层管理者的 职责是倾听,为团队工作创造条件。
(二)虚拟组织
—规模较小,能发挥主要职能、难以确定边 界、虚实结合的组织形式。 1、特点: 2、经营形式 运用计算机网络 业务外包 机动性、灵活性 企业共生 合作伙伴之间彼此信任 战略联盟 各公司之间很难确定边界 虚拟销售网络
(三)再造工程 —进行管理方式、工作流程、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 调整和安排。 1、目的: 取消不必要的步骤和流程,减少人员,缩短时间, 降低成本 2、特点: 减少检查和监控的程序 与外界单位的联系限制在流程的主要方面 由一个项目经理与客户联系 采用集权和分权的组织结构 工作职务和并 工作人员自己做决策
思考题:
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 2、组织的纵向分工包括那些内容? 3、传统的组织结构有哪几种? 4、现代组织结构各自的特点?
(四)学习型组织 —— 一种持续开发、变革、创新,以 适应外界变化的组织 1、学习—转变观念和思维方式 2、特点
共同愿景:实现共同目标而工作。 改变心智模式:改变旧的思维方式和程序 系统思考:以系统的观点来进行思考 自我超越:不断厘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 精力、培养耐心,客观的观察现实。 团队学习:团队交流
科学家 工程师 生产计划人员 保障人员
1、优点 把功能型组织和多 个专项任务组结合 在一起 充分发挥成员专长 灵活机动 2、缺点 多头指挥 功能组和任务组权 力不平衡
(四)事业部制 —集中管理,分散经营的组织结构 1、特点: 把组织分成不同的事业部,每个事业部是 一个独立的经营单位,独立核算、自负盈 亏 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具有灵活性 2、缺点:事业部权力较大,总公司控制力 减弱
1、优点 直线为主,职能为辅 信息联系畅通 2、缺点 职责权限混淆 指挥与建议不统一
职能 组
班组长 班组长
职能组
班组长
(三)矩阵式组织结构
高层主管
研究部
小 组 主 管 小 组 主 管 小 组 主 管
工程部
生产部
保障部
科学家
工程师 生产计划人员 保障人员
科学家 工程师 生产计划人员 保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