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现代护理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第二章现代护理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要遵循在动态中做好管理工作的规律。做到: 随机制宜、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有预见和 留有余地。
“一般系统论”,为系统科学提供了纲领性
的理论指导。
系统原理:是运用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和方
指导管理实践活动,解决和处理管理的实际 问题。
1.系统的概念
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 成的,在一定环境中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 整体。
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有自己独特的 结构和功能,但这些要素集合起来构 成系统后,它又具有各孤立要素所不 具备的整体功能。
系统的分类
1. 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开放系统、 闭合系统
输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输出
(物质、能量、信息) 信息)
处理
(物质、能量、 反馈
开放系统示意图
2. 按系统组成要素的自然属性 自然系统、人工系 统
2.系统的特征
(1)目的性:任何系统都有明确的总目标,各子系统也 有自己的分目标;
(2)整体性:系统整体功效大于各要素的功效之和;
管理学: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 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自然科 学和社会科学相交叉而产生的一门边缘 学科。
管理学特点:实践性、综合性、社会性、 广泛性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计 件工资制》、《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 法约尔的一般行政理论—管理过程理论之 父—《工业管理和一般原则》、《管理的一 般原则》。
人本原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1. 加强护理文化建设
1) 通过组织文化的综合功能,提高护理人员 对组织、专业等的认同程度,再遵循人本 管理原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在 护理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部门工作 效率。
2) 同时,让护理人员在良好护理文化氛围中 感受到更多的人本关怀。
2. 能级原则应用
3.系统原理对应的管理原则
(1)整分合原则:整体把握、科学 分解、有效综合;
(2)反馈原则:发现问题,及时纠 正和改进。
(3)相对封闭原则 (4)弹性原则
系统原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 具有全局观念 • 关注护理系统结构的状况 • 处理好管理宽度和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
县和县以上及300张床位以上医 院设护理部,三级管理。 300张床位以下,总护士长、护 士长二级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人事、领
导、控制等各项职能,合理有效利用和协调组 织管理所拥有的资源要素,与被管理者共同实 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领导、控制
管理对象:人、财、物、时间、信息
管理方法:行政、经济、教育、数量分析
管理基本特征:二重性、目的性、综合性、人
本性、创新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普遍性
•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类型 的动力,有效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 护理人员的行为方向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 达到动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三、动态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者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多因素的 管理工作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 管理是行为的科学,它有后果问题
动态原理的观点:
➢组织和管理处于动态变化的社会化系统中,管 理主体、对象、方法和手段动态变化。
二、人本原理在护理管理中 的应用
1.人本理论的概念
人是最主要的管理对象和最重要的资源, 一切管理活动要以人为核心,以调动人的 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在实 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最大限度实现组织成 员的自我价值。
人本管理思想
① 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要,强调尊 重人,充分信任员工,依靠员工实现组 织目标;
1) 掌握下属能力结构和特长; 2) 各种工作岗位作科学的职位分析; 3) 能力和岗位匹配及动态调整; 4) 岗位责、权、利对应。
3. 动力原则应用
• 分析不同护理人员的行为基础和工作动机, 了解下属的个人和职业发展需求,掌握3 种不同的行为动力(物质、精神、信息) 对护理人员产生的不同作用,建立有效的 护理人员激励机制。
理的概念; 3.说出系统原理的主要特征; 4.讲解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效益原
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5.讨论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现代护理管理的基本理论
➢系统原理 ➢人本原理 ➢动态原理 ➢效益原理
一、系统理论及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1937年提出
➢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组织理论之父—《社 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霍桑实验—社会人、 “非正式组织”
➢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 麦格雷戈—“X-Y”理论 ➢ 卢因—群体力学理论
第二章 现代护理管理理论 及其发展
学习目标
1.简述现代护理管理的基本原理; 2.解释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效益原
留人)
2.人本理论的主要原则
① 能级原则:职、权、责、利四位一体
② 动力原则:管理者必须认识和掌握组织成 员的行为动机,运用有效的动力机制,激 发组织成员的行为向组织目标努力。
组织中常用的行为动力:物质动力、 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③行为原则:满足下属需要、合理设置目标、 严格奖惩制度
管理者认知和掌握组织成
(3)层次性:每个系统都是更大系统的一部分,每个系 统内部也是按照一定层次排列的,且各行其职;
(4)环境适应性:任何系统都需要适合环境而维持生存 和持久发展;
(5)动态平衡性:每个系统都需要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 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维持相对稳定状态下的动态平衡;
(6)相关性: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动力原则
员行为动机,运用管理动力机 制,激发成员行为向组织整体
目标努力。
物质动力:包括物质利益(物质待遇、奖惩)
和经济效益,是组织行为的首要动力。
精神动力:主要指理想、抱负、事业心、精神 奖励、晋升、职称、学位等。是实现人高层次 需要的源泉,激发人持久的耐力。
信息动力:是指通过信息系统而产生的动力, 从管理角度看,信息作为一种动力,有超越物 质和精神的相对独立性。
② 分析和理解人的行为基础,做好员工的 最佳匹配;
③ 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现代管理的核心是 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
人本管理战略
全面开发人力资源。主要任务: ① 组织成员的识别; ② 人员合理安排和有效使用; ③ 人员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 ④ 优秀人才的保留和专门人才储备。 ⑤ 人力资源管理(选人、用人、育人、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