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临床生理学消化性溃疡案例分析
临床生理学消化性溃疡案例分析
3.
胃的外分泌腺有哪些?其分泌的物质?
胃粘膜的外分泌细胞构成外分泌腺,胃对食物的化学性消化是通过胃黏膜中多种外分 泌腺细胞分泌的胃液来实现的。胃黏膜中有三种外分泌腺:
①贲门腺
分布于胃与食管连接处的环状区内。主要由粘液
细胞组成,为黏液腺,分泌稀薄的碱性粘液
为混合腺,存在于胃底的大部及胃体的全部,其数
00
(三) 脑-肠肽的概念
一些产生于胃肠道的肽,不仅存在于胃肠道,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而原来认为只存在于中枢神 经系统的神经肽,也在消化道中发现。这些双重分布的肽被统称为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 已知的脑-肠肽有胃泌素、P物质、胆囊收缩素、生长抑素、神经降压素等20余种。这些肽类双重分布 的生理意义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例如胆囊收缩素在外周对胰酶分泌和胆汁排放的调节作用及其在中枢 对摄食的抑制作用,提示脑内及胃肠内的胆囊收缩素在消化和吸收中具有协调作用。 最近从胃组织中 提取出一种具有促进生长素分泌、增加摄食等作用的28个氨基酸组成的新脑-肠肽,命名为ghrelin, 分子量为3300,其N端第3位丝氨酸上具有一个辛酰基,此辛酰基对于ghrelin的生物活性十分重要。 如去除或用其他基团取代,ghrelin均丧失活性。因此,ghrelin也是目前知道的第一个酰基化脑-肠肽。 现发现ghrelin不仅存在于胃肠组织中,也存在于下丘脑、肾等多种组织中,正常人血浆ghrelin含量为 100~120pmol/L。ghrelin的生物学作用及生理学意义正在深入研究中。
②胃蛋白酶原:
主要由胃泌酸腺的主细胞合成和分泌。 颈黏液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的黏液细胞以及十二指肠近端的腺体也 能分泌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进入胃腔后,在HCl作用下,从酶原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 肽段后,转变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环境中才能发 挥作用,其最适pH为1.8~3.5。当pH值超过5.0时,胃蛋白酶便完全失活。 作用:胃蛋白酶可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使之分解成䏡和胨、少量多 肽及游离氨基酸。
③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
作用:内因子有两个活性部位,一个活性部位与进入胃内的维生素B12 结合,形成内因子-维生素B12复合物,可保护维生素B12免遭肠内水解酶 的破坏。当内因子 -维生素 B12 复合物运行至远端回肠后,内因子的另一 活性部位与回肠黏膜细胞膜的相应受体结合,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若缺乏内因子,可因维生素B12吸收障碍而影响红细胞生成,引起巨幼 红细胞性贫血。能促进胃酸分泌的各种刺激,如迷走神经兴奋,促胃液素、 组胺等,均可使内因子分泌增多;而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的人则内因子 分泌减少。
入标题名称
作用一
作用二
作用三
主要表现为对唾液腺、
生长抑素、胰多肽、
血管活性肠肽等,它 们对生长激素、胰岛 素、胰高血糖素、胃 泌素等的释放均有调 节作用。
胃腺、胰腺、肠腺、肝
细胞、食管-胃括约肌、 胃肠平滑肌及胆囊等的 促进或抑制作用
许多胃肠激素具有刺
激消化道组织的代谢 和促进其生长的作用, 统称为营养作用 (trophic action)。
00
第2 题. 简述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二)胃肠激素的作用
胃肠激素与神经系统一起,共同调节消化器官的运动、分 泌和吸收功能。此外,胃肠激素对体内其它器官的活动也 具有广泛的影响。其作用有三个主要方面。
对象 对象 对象
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2.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 3.营养作用。
00 输
作用: ① 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② 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蛋白质的水解; ③ 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对维持胃及小肠内的无菌状态具有重要 意义; ④ 盐酸随食糜进入小肠后,再促进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的分泌,进而引 起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⑤ 盐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由于盐酸属于强酸,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具有侵蚀作用,如果盐酸分 泌过多,将损伤胃和十二指肠黏膜,诱发或加重溃疡病。若胃酸分泌过少, 则可引起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4
5
其它 因素
6.
消化期胃液分泌如何调节?消化期胃液分泌调节: 消化期胃液分泌调节:
分泌调节 分泌特点 神经调节包括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迷走 受情绪和食欲影响很 神经兴奋刺激头期胃液分泌存在两种机制, 大,占整个消化期分 头 即直接的胆碱能机制和由胃泌素中介的神经- 泌量的30%左右,其酸 期 体液调节机制,其中以直接促进胃液分泌更 度和胃蛋白酶含量均 为重要。 很高,消化力强 经迷走-迷走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的短反射 ,直接或间接通过促胃液素引起胃液分泌增 胃 加;扩张刺激通过局部神经丛作用于G细胞, 占60%,酸度高,胃蛋 期 使促胃液分泌;食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 白酶比头期少 质分解产物,可直接作用于G细胞,促进促胃 液素分泌 肠 量少,占10%,酸度和 以体液调节因素为主 期 胃蛋白酶都很低
②泌酸腺
量最多。泌酸腺有三种细胞组成:壁细胞 、主 细胞和颈黏液细胞。其中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 子;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颈粘液细胞则分泌
粘液。
③幽门腺
分布于幽门部,是分泌碱性黏液的腺体
4.你所知道的胃十二指肠粘膜有哪些防御和修复机制?
1 2 3
前列腺素的细胞保护作用
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其他粘膜防御因素
3
其他粘膜防御因素
胃粘膜表面上皮对高浓度酸具有特殊抵抗力 对限制H+的逆弥散具有作用
表面上皮细胞膜 紧密连接
胃内食物、胃 酸、胃蛋白酶 以及倒流的胆 汁
持续少量释放前列 腺素和生长抑素
有效减轻或防止强 刺激对胃粘膜损伤
5、
影响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有哪些?
内源性物质
概念
是指通过神经和体 液因素影响胃壁细 胞内信号转导从而 影响胃酸分泌的物 分类
1
5
2
6
10
14
3 7
11
15
4
8
12 16
9
13
1 胃液的组成及其作用?
胃液
纯净的胃液是一种无色的酸性液体, PH0.9 ~ 1.5正常成年人每日分泌1.5~2.5L,其主要成分有 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其余为水、 HCO3、Na+、K+等无机物。
①盐酸:胃液中的盐酸也称胃酸,由壁细胞分泌。
1
前列腺素的细胞保护作用
胃粘膜上皮细胞 合成 释放 内源性前列腺 素和表皮生长 因子 刺激
胃酸和胃蛋白酶 原的分泌
粘液和碳酸氢盐的分泌
胃粘膜微血管 扩张血流量增 加
维护和重建 微循环
维持胃黏膜完 整性以及加强 其修复能力 如前列腺素一样作用的还有一些脑肠肽如生长抑素、胰多肽、神经降压素、脑 啡肽等也有细胞保护作用。
(3)肠期胃液分泌: 肠期胃液分泌是指食物进入小肠,上段(主要是十二指肠)后继续 引起的胃液分泌。食物进人小肠后,可通过其机械扩张和消化产 物的化学性刺激,使十二指肠黏膜的G细胞释放胃泌素,同时还释 放肠泌酸素等均可刺激胃酸分泌。 肠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胃液的分泌量较少(约占胃液分泌总量的 10%),总酸度和胃蛋白酶含量均较低,这可能与酸、脂肪、高 涨溶液进入小肠后对胃液分泌的抑制作用有关。 肠期胃液分泌主要通过体液调节机制而实现。 特点:胃液的分泌量较少(约占胃液分泌总量的10%),总酸 度和胃蛋白酶含量均较低。
消化期胃液分泌的时相及其调节
(1)头期胃液分泌:
头期胃液分泌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性分泌。反射的共同传出 途径是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到达胃腺细胞,引起胃液分泌。当切断 支配胃的迷走神经后,可完全消除头期的胃液分泌。支配胃黏膜壁 细胞的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ACh,阿托品可阻断迷走神经支配 的壁细胞分泌,但不能阻断迷走神经引起的胃泌素分泌。可见,迷 走神经兴奋刺激头期胃液分泌存在两种机制,即直接的胆碱能机制 和由胃泌素中介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其中以直接促进胃液分泌 更为重要。 特点:持续时间长(可持续2-4小时),分泌量多,酸度及蛋白酶 原的含量均很高;但受食欲的影响十分明显,可口的食物引起的胃 液分泌远高于不可口的食物,人在情绪抑郁或惊恐时,头期胃液分 泌可受到显著抑制。
(2)胃期胃液分泌:
胃期胃液分泌是指食物人胃后继续引起的胃液分泌。引起胃期胃液分 泌的机制有:①食物的机械性扩张可刺激胃底、胃体部感受器,产生的 兴奋性冲动通过迷走-迷走神经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的短反射,直接或 通过胃泌素中介间接引起胃腺分泌;②食物的机械性扩张可刺激幽门部 感受器,通过壁内神经丛作用于G细胞,促进胃泌素释放,进而引起胃 液分泌;③食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消化产物,可直接作用于G 细胞,促进胃泌素释放而引起胃液分泌。 特点:胃期胃液分泌的持续时间长,可达3-4h,其特点是胃液分泌 量大,占整个消化期分泌量的60%,胃液的酸度也很高,但胃蛋白酶 原的含量比头期少,故消化力比头期弱。
分为促进胃酸分泌 的因素和抑制胃酸 分泌的因素
质Leabharlann 1 2 3食物的刺激
迷走神经兴奋 促胃液素(胃泌素)
组胺(组织胺) 钙离子的双重机制诱导
4
5
6 7 8 9 1 0 1 1
低血糖
咖啡因、酒精
糖皮质激素 应激状态 肠泌酸素 精神因素
1 2 3
盐酸和脂肪
高张溶液 生长抑素和前列腺素
表皮生长因子、促胰液素和抑胃肽 精神心理因素
00
第2 题. 简述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在胃肠的黏膜层内存在有40多种内分泌细胞, 这些细胞分泌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胃肠激素在化学结构上都是由氨基酸残基组成
的肽类。
00
(一)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及分布
主要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名称、分布和分泌产物 细胞名称 A细胞 B细胞 D细胞 G细胞 I细胞 K细胞 Mo细胞 N细胞 PP细胞 S细胞 A/X细胞 分泌产物 分布部位 胰高血糖素 胰岛 胰岛素 胰岛 生长抑素 胰岛、胃、小肠、结肠 胃泌素 胃窦、十二指肠 胆囊收缩素 小肠上部 抑胃肽 肠上部 胃动素 小肠 神经降压素 回肠 胰多肽 胰岛、胰腺外分泌部分、 胃、小肠、大肠 促胰液素 肠上部 ghrelin 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