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H26 城市规划-嘉善城市双修统稿-同济-2017
H26 城市规划-嘉善城市双修统稿-同济-2017
时机恰当
0.5 双修契机
《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2016年10月,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 施方案》要求,全面实施以“一加强三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环境综 合整治行动,加快推进“两美”浙江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小城镇环境 综合整治行动。
回归到一个问题,外围都整治好了,我们 的中心城区该怎么办呢?
-8-
编制 背景
时机恰当
0.5 双修契机
《嘉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年4月,嘉善县人民政府发布的嘉善县十三五规划,特别提出对城市整体形象 的改造提升;对老城区老工业改造、城市公共设施设施完善、环境的综合改造、生 态绿化提升、棚户区改造等十大工程。
0工 作 背 景
-9-
编制 背景
掌握工具
城市设计师塑造和管控城镇风貌的重要工具,它对城市的自然格局、公 共空间以及建筑风貌等的提升及管控都能起到重要而又关键的作用,是双修 工作的有力工具。
针灸行动
1975年,巴塞罗那百废待兴,当时的对策是:借助城市设计,改善城市公 共空间和居住环境。400多处公共空间品质得到提升,使城市焕发生机,迎来 发展新机遇。
1.“理”——双修基础现实
1.1 从片区发展定位理出本次认知重点 1.2 从文化特质看历史进程中的嘉善 1.3 从基本民生角度看现在的嘉善 1.4 从城市品质再看嘉善基础
2.“谋”——嘉善老城区“双修”工作创新
3.”营“——“城市修补、品质提升”策略
3.1 城市修补整体框架 3.2 城市功能修补——补出一片古城客厅 3.3 城市景观修补——补出一片美丽街景 3.4 城市交通修补——补出一个通畅网络 3.5 城市设施修补——修补一批公共设施
• 是城市发展模式由量到质的重大转变 • 是城市规划工作方向朝向宜居城市建设的重大调整
0.1工作背景——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工作是中央基于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
0工 作 背 景
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 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 丽家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长期城市 粗放建设和盲目扩张导致城市问题日益突出。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 会议明确指出了当前我国城市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城市建筑贪大、媚洋、 求怪等乱象丛生,特色缺失,文化传承堪忧;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 节约集约程度不高;依法治理城市力度不够,违法建设、大拆大建问题突出, 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蔓延加重。显 然,传统的城市发展和建设模式已无法适应,城市发展亟待从外延粗放式发 展向内涵提质型发展转变。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未来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是宜居城市的建设, 要求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着力提升城市环境质 量,着力创新城市管理服务,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 代化城市。
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工作是中央基于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我国社 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落实生态文明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抉择,是城市发展 模式由量到质的重大转变,也是城市规划工作方向朝向宜居城市建设的重大 调整。通过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着眼于解决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 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公共服务、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激发城市 活力,全面提高城市的综合吸引,实现城市的转型发展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六种存量建设方式对原有城市的改变程度
城市 重建
城市
再开
城市
发
更新
城市 复苏
城市 双修
城市
再生
0工 作 背 景
城市 双修
城市 复苏
城市 重建
存量 规划
城市 更新
城市 再生
城市 再开 发
城市双修
城市双修指“城市修补、生态修复”,针对追赶期野蛮生长、粗放开发、平庸空间提 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方式,对快速城市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缺憾加以弥补,是内外兼 修,长远结合的一种治疗城市病的方式。
0工 作 背 景
?
-10-
1 . “理”
双修基础现实
-11-
编制 范围
确定规划编制空间范围
基于县域城镇整治、改造工作的基础,本次双修规划重点为扣除外围综合整治区域的嘉善中心城区范围。
1现 实 问 题
-12-
编制 范围
确定规划编制空间范围
p 县城空间拓展看城镇建设轨迹
从中心城区空间拓展来看,以老县城城址为核心,沿市河两侧拓展。 其中,晋阳路以北、谈公路以西、城西大道以东、铁路以南集中了大量90年 代前建设项目。
70 年代以“美化”为主题制定了道路绿化规划,引进 垂直绿化,加强环境绿化中的彩色植物的应用,强调特殊空 间(灯柱、人行过街天桥、挡土墙、停车场等)的绿化。
80 年代以“多样化”为主题制 订长期的战略规划,提 出种植果树,增设专门的休闲设施,引进更多色彩鲜艳、香 气浓郁的植物种类。
90 年代进一步以“网络化”为主题建设生态平衡的公 园,发展更多各种各样的主题公园,引入刺激性强的娱乐设 施,建设连接各公园的廊道系统,加强人行道的遮阴树的种 植。
0工 作 背 景
织补行动
将新建筑群织入城市的质地(肌理)之中,使它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案例:上海外滩15-1公共服务中心(镶牙工程):“镶牙”的目的,是为了外滩整 体的和谐美,同济大学郑时龄教授的设计尊重周围环境,比较得体地处理了空间关系。
规范制度
直击关键的制度建立:如针对桂林这样的山水城市的管控,建议施行三条制度:道 路不宽于20米,建筑高度不超过18米,面宽不大于40米。
三亚双修的工作机制
规划引领
“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正处于当前社会转型期、城市转型发展 背景下,这不仅仅是一项规划工作、一件技术工作,更是一项需要实效的工 作,是与建设、管理密切结合的工作,整个工作从组织到实施过程涉及到诸 多方面,将会是城市综合治理水平的体现。
工作
为什么?
背景
• 弥补历史欠账 • 转型发展模式
0.1 工作背景——转型发展模式
城镇化水平达到50%,是一个重要的拐点,大致有以下特点。 它属于城市化加速阶段的中期; 加速阶段带来的城市问题经过累积,开始放大呈现,坏处开始 超过好处(如污染问题),开始重视品质; 城市化50%以后,以城市更新和新城建设并重,且随时间推 移,旧城更新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越来越以环境品质优化为主。
4.“保”——“生态修复、民生改善”策略
4.1 生态系统的构建 4.2 修复滨水绿道 4.3 修复生态河道 4.4 修复绿地公园
5.”精“——重点工作统筹
5.1 双修实施性工作整体情况 5.2 近期实施类工作概况 5.3 体制机制保障
-2-
工作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背景
• 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 • “城市病”蔓延加重
大而无当的广场
VS
系统整体重于片段局部
提倡将线性系统与现存结构的交织,简单抽象与有秩序的形态与现存复杂 的形态间的对比使城市更具特色。
三亚的山水格局
地方特色重于国际风尚
乡土的才是国际的,与国际接轨是服务标准的接轨,而不是城市、建筑风貌的照搬。
-7-
方法 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怎么做?
• 规范精细管理取代随意粗放
0.4双修方法
从粗放到精细
管理的粗放式我国各个城市风貌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所谓的 高低配,前面一堆别墅,后面一堆高楼,总的指标虽然符合,但是 城市没有章法。
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被誉为世界上最漂亮的街道,就是因为它严 格地规定在大街上所有外加的附加物都必须是白色的,就连“麦当 劳”的标志,在这里也变成了白色。
从机械到人文
城市更新 城市复苏
对存量的关注和重视自产业革命以来一直都是城市建设的热点,是城镇 化水平进入一定发展阶段呢后面临的主要任务。
城市双修主要是基于我国追赶期快速发展阶段野蛮生长、粗放开发、平 庸空间大量出现等问题而提出。而城市更新、城市再生等其它很多方式主要 是针对城市自然衰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
• 城市双修 • 城市再生
从机械化的城市布局转变为人性化的空间布局。
0工 作 背 景
从破坏到修复
十八大报告强调“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 设,经济建设使根本,文化建设使灵魂,社会建设使条件,生态文明建设使基础。
-5-
概念
是什么?
辨析
• 城市重建
•
• 城市再开发
•
0.2概念辨析——存量建设的六种方式
绿盈水绕、城景共融
嘉善县老城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规划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嘉善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城乡发展联合研究中心
-0-
这不是一次城市拆建工程,更不是一次被动改造 而是一次“显优提质”的主动完善过程!
目录
0.“察“——工作背景
0.1 工作背景 0.2 概念解析 0.3 案例借鉴
第三是基础设施的欠账。第四是公共服务的欠账,城市 你发展到今天,城市化率已经到了56%,我们进入了以城市 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一半多的人是市民,这对我们的环境、 品质、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环境质量差
基础设施不完善,且质量较差
老城区堵车情况突出,公交服务能力弱,断头路较多
0工 作 背 景
-4-
城市再生 城市再生强调旧城原有物质环境的再利用,旧城原有功能的再提升和旧城原有社区-的6-
再发扎,物质环境的再生只是一方面,更中澳的是旧城基尼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再生。
转变 观念
做什么?
• 生态思维重于景观思维 • 系统整体重于片段局部 • 民生取向重于形象取向 • 地方特色重于国际风尚
0工 作 背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