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身边的科学教学目标】1、细心观察身边的现代科技,发现科学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带来的变化。
2、学会运用研究方法研究课题。
3、在讨论中研究如何正确利用科学技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4、学会独立或合作写简单的调查报告,并以演讲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学会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研究课题,并用搜集到的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准备】课前准备的调查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科学知识,那么你还了解哪些科学知识呢,就我们身边的事物谈谈好吗?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现代科技正迅速发展,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以“身边的科学”为主题,搞一次综合学习活动。
二、课前准备课前老师已经给大家布置了作业,就是让同学们自主选择学习主题,运用书中提供的研究方法观察、采访、搜集信息,这个任务你们完成了吗?好,请同学们把材料放在桌面上我们一会儿会用到。
三、讨论与交流(一)讨论1、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提高了我们生活的质量,可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某些烦恼,你们遇到过这样的烦恼吗?2、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既利用科学技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又能不被那些“烦恼”所困扰呢?下面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注意要把大家的观点和想法作以记录。
(二)发表交流1、独立或合作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用上你们搜集到的材料,这些材料要围绕着你们表达的观点来取舍。
2、个人或小组代表到台前发表调查报告,可以配以图片、照片、表格等。
综合实践活动——可怕的火灾【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探索性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质疑、探疑、解惑的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查找、选择、组合信息。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实践能力。
【课时安排】1 课时【方法引导】研究方案的要求和撰写;问卷调查法。
【学科整合】与化学、思想品德、物理等学科整合。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关心或想了解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1. 老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特殊的号码,它们都有什么作用?2. 课件显示:"114、120、110、119",引出"119" 火警电话。
3. 老师:消防叔叔接到"119" 火警电话,就会立即赶赴火灾现场施救,请看几幅图片看完后,请说说你的感受。
4. 先充分谈有关火灾的危害性,随机板书:"可怕的火灾"。
(二)学生质疑,生成子课题1. 老师:你们想进一步了解火灾哪些知识?2. 分组交流讨论。
3. 集体交流。
4. 老师疏理学生问题。
归纳:(1) 火灾发生的原因(2) 有关灭火的方法(3) 怎样自护自救(4) 怎样预防火灾的发生5. 老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关火灾的问题,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三)学生自选课题,根据兴趣分组老师:现在我们就成立火灾研究小组,你们就是研究员,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小组。
(四)合作讨论,制定研究方案引导学生学习搜集信息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1. 学生自由组合,合作讨论准备研究的问题,填写研究计划表,定小组长。
2. 分小组汇报讨论的情况。
3. 学生讨论平时获取知识的方法。
4. 集体分流,先说出各种方法。
5. 老师小结:搜集资料,获取信息方法有很多,同学们刚才所说 的参观、访问、做实验、上图书馆、书店查找相关读物,上网站查资 料。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报纸、 杂志、广告、 电视、电影中搜集信息。
6. 老师介绍两种方法:①问卷调查法。
②表格填写法。
(五) 班级交流,补充完善方案 (六) 课堂感悟,总结研究1. 老师:通过对火灾的研究,大家掌握哪些学习方法?2. 学生: (1) 如何提问题。
如何制定计划。
如何与其他人合作。
寻找相关的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3. 老师:这就是老师给你们的一把金钥匙,有了这把金钥匙,平 时你们学习和生活中观察到的并且感兴趣的现象或问题都可以去研 究并得到解决。
(2) (3) (4)设计、制作一个组合的简单机械教学目标】1、学会设计制作组合的简单机械。
形成初步的设计和动手能力,体验创造的乐趣。
2、学会拟订科学探究的计划和实验方案。
3、通过交流提高书面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自我评价、听取意见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4、通过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敢于动手、乐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师: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简单的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为了能够学以致用,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并制作一个组合的简单机械。
二、实践应用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阅读部分的内容。
了解简单机械的发展史。
2、提问:吊车实质上是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你能简述一下它的工作原理吗?3、探究:绞车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的组合?你能简述一下它的工作原理吗?4、提问:你还知道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简单机械的知识?三、实践操作要求学生自行探究、设计、制作一个组合的简单机械。
出示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1)达到活动的基本要求的程度(2)模型设计新颖(3)提升相同质量的物体时的省力情况和机械效率四、实践应用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阅读部分的内容。
了解简单机械的发展史。
2、提问:吊车实质上是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你能简述一下它的工作原理吗?3、探究:绞车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的组合?你能简述一下它的工作原理吗?4、提问:你还知道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简单机械的知识?五、实践操作1、要求学生自行探究、设计、制作一个组合的简单机械。
出示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4)达到活动的基本要求的程度(5)模型设计新颖(6)提升相同质量的物体时的省力情况和机械效率2、学生小组合作,自由探究出示活动评价表格:(1)提问:你们准备用哪些简单机械进行组合?需要用到哪些器材?画出设计方案图。
(2)自行设计表格,测出用该机械提升重物所需的拉力与物重之比以及机械效率。
3、班上展示各组的工作成果。
4 、根据全班拟定的评价标准,为各组的表现打分。
5、讨论:说一说你们小组的设计思路,你们制作的机械模型有什么特点?还存在什么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综合实践活动——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教学目标】1.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原理制作一个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
2.初步形成根据制作产品的功能,选择器材、材料并将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和在制作中将各种技能、技术运用在产品制作中的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喜悦,享受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动变阻器的结构、长度以及滑片滑动效果、接触性等2.电源电压的选择及起保护作用的定值电阻大小的确定。
3.模型外观、结构的设计及内部电路的布局。
【教具和学具】教具:实物投影仪。
学具:小灯泡( 2.5V0.3A )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各种铅笔、电阻丝、导线、金属回形针、干电池若干节、带有各种图案的硬纸片、各种工具、电烙铁等。
【课时安排】1 课时【课前准备】为制作可连续调节亮度的调光灯的模型准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计中,用了两个小灯泡,那么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应接在什么地方?答辩三:在实际制作中,往往滑片不太好滑,与铅笔芯的接触也不是太好,你们组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供学生一些器材,让学生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巡视指导。
电路图。
我们组采用两根相同的铅笔芯并排靠紧,将滑片置于两铅笔芯之间,这样既便于滑片移动,又能使滑片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
同级学生分工,一部分负责连接电路,一部分负责产品的外观设计。
出许多电路,这些电路都是应用原有的电路知识拓展而成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并有所创造的能力。
轨道接触不好是学生在制作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所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知道除了知识以外,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交流与评价(10分钟)要求每组将本组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效果并加以解说功能和有所创新的地方。
要求每组课后写出作品功能使用说明。
介绍作品:例1:本组红、黄两色玻璃纸蒙在猫头鹰的眼睛上,使其两眼射出红、黄两色的光。
例2:我们将台灯的灯罩作成凹形,应用了凹面镜会聚光的特点。
例3:我们将轨道竖直安装,这样滑片上下移动,便于操作,结构合理美观。
培养学生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同时,要考虑产品的外观设计、产品使用时是否可靠安全等意识。
[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根据以往学生在小制作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设计的,因此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