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解剖
主要内容
消化系统解剖(第一节)
消化管 消化腺 腹膜
消化系统生理及调节(第二、三节)
P143.第一节 消化系统解剖
不属消化系统
消
化
系
统
概 观
空肠、回肠
消化管(除口腔外)的一般组织结构
外膜
由
肌层
外
外纵 向
内环
内 分
黏膜下层
四 层
黏膜层
消化管腔
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有血管、淋巴管,是吸收的位置。
消化系统组成:消化管+消化腺
第六篇 消化系统 解剖生理与常见疾病
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
消化系统组成
消化管 消化腺
消化系统功能
消化 吸收 排出残渣
不要混淆消化系统与泌尿系统
尿 粪
消化、吸收的定义:P146.第二节
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可被吸 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机械消化——消化管的运动 化学消化——消化液的作用
吸收: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 管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
门静脉内的血液含有较多的 营养物质。
肝(固有)动
脉(其内的 血液含有较 多的氧)
肝小叶
膜深入肝的 实质,将肝 分隔成几十 万个肝小叶
肝小叶是肝 结构和功能 的基本单位
肝内胆道系统
39
肝 内 、 外 胆 道 系 统
胰的位置和内部结构
胆总管(胆汁)
胰管(胰液)
胰位于胃的后方
胰
十二指肠
胃脾
内分泌部(胰岛)
腹膜是全身面积最大、配布最复杂的浆 膜,分脏层和壁层。
腹膜脏层和壁层互相延续、移行,共同 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腹膜腔。
腹膜可产生少量浆液,湿润脏器表面, 减少脏器间摩擦。
小肠
黏膜下层
肌层
环形皱襞 外膜
绒毛
微绒毛
环形皱襞
绒毛
小 肠
壁
组
织
结
毛细淋巴管(中央乳糜管)
构
毛细血管网
的
特
动脉
点
静脉 电镜下观察微绒毛
(
淋巴管
图
)
P151.小肠是吸收的最主要部位
(理由: ① - ④ )
①吸收面积大(约200m2) ②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进入
葡萄糖,氨基酸,水, 电解质,短、中链脂肪酸
结肠带 结肠袋 肠脂垂
直肠
肛管
齿状线
P145.二、消化腺
唾液腺
数量:3对 名称: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肝
人体最大腺体
(成人约1500g)
重要代谢器官:
许多药物的代谢及 解毒都在肝内进行 (肝药酶)
肝的外形——前面 上(膈面)
右(大)
肝右叶
左(小)
肝左叶
韧带 胆囊
下(脏面)
肝的外形——脏面(下面)
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来自胃胃分四部:1. 2. 3. 4.。
食管
贲门
2.胃底部
1.贲门部
十二指肠
3.胃体部
幽门
幽门管 幽门窦(胃窦)
4.幽门部
消化管(除口腔外)的一般组织结构
外膜
由
肌层
外
外纵 向
内环
内 分
黏膜下层
四 层
黏膜层
消化管腔
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有血管、淋巴管,是吸收的位置。
胃胃腺 壁组织结构的特点:
消化管:
口腔 咽 食管 胃 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大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
肛门
结肠
消化腺:
消化管壁内的:胃腺、肠腺 消化管壁外的:唾液腺 、肝 、胰
口腔
• 是消化管起始部,整个 口腔内表面由黏膜覆盖
上壁(顶):为腭,
前2/3为硬腭,后1/3为 软腭,软腭后缘正中有 腭垂(又称悬雍垂), 其两侧有扁桃体(又称 腭扁桃体)
1.黏膜层
• 胃腺
主(胃酶)细胞:分泌胃蛋 白酶原
壁(盐酸)细胞:分泌盐 酸、内因子
颈粘液细胞:分泌粘液
2.肌层
内斜(消化管其它段无) 中环 外纵
小肠
上起幽门,下接盲肠, 幽门 全长5~7米,分为: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回盲瓣 盲肠
十二指肠(大)乳头: 是胆总管和胰总管的共同开口处。
十二指肠小乳头 胆总管 副胰管 胰管
分泌胰岛素、胰 高血糖素
横结肠
外分泌部(消化腺) 分泌胰液
胆囊
胆总管 胰管
复习胰岛:是散在 于胰腺腺泡之间的许 多细胞团。
胰腺(是外分泌腺):分 泌胰液(水、碳酸氢盐、 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 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
小肠
胰腺腺泡
毛细血管
胰岛(是内分泌组织): 分泌激素(胰岛素、胰高 血糖素等)
腹膜
功能
防止盲肠内容物反 流入回肠 控制回肠内容物进 入盲肠的速度
怎样区分结/大肠与小肠?
结肠有右边三个特点,小肠无。
1.结肠带
由肠壁的纵行肌 增厚形成,有3 条,汇集于阑尾 根部
2.结肠袋
两袋之间为横沟, 结肠内面相当于 横沟处,环形肌 增厚,形成结肠 半月襞
3.肠脂垂
由浆膜下脂肪聚 集形成
结肠外形的三个特点
侧壁:为颊
扁桃体
下壁(底):为舌,
后与咽相连
前壁:为唇
牙冠 牙颈
牙根
牙的结构
牙髓(结缔组织、神 经、血管、淋巴)
(室襞)
气管
复习:
咽
鼻咽部 口咽部 喉咽部
食管
食管
3
个 狭 窄 处
后
前
面
面
观
观
食管狭窄处:
异物易滞留 食管癌好发
不属消化系统
消
化
系
统
概 观
空肠、回肠
胃 中 度 充 盈
胃的外形
胰管
小肠壁的组织结构
环形皱襞
黏膜层
黏膜下层 由
肌层
内环 外纵
内 向 外
外膜(浆膜)
小肠壁组织结构的特点:
(P151.吸收的部位)
1.内表面有环形皱襞 2.环形皱襞上有绒毛 3.绒毛表面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单层柱
状上皮细胞游离面分化出微绒毛
环形皱襞、绒毛、微绒毛大大增大了小肠
黏膜的面积
黏膜层
肝门 :肝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 淋巴管、神经出入肝的门户。
后 肝静脉
下腔静脉
肝门
(肝)门静脉
左(小)
肝(固有) 动脉
肝左、右管
前 韧带
右(大)
胆总管 肝总管 胆囊管
胆囊
(肝)门静脉
下腔静脉 肝静脉
(是管腔扩大的 肝血窦 毛细血管) (肝)门静脉
是收集胃、肠、胰、脾的静 脉血入肝的血管。
③食物已被充分消化
进入
长链脂肪酸,甘油一酯, 脂溶性维生素
④食糜停留时间长(3-8小时),保证了充分的 吸收时间
不属消化系统
消
化
系
统
概 观
空肠、回肠
大肠
起于右髂窝,止于肛门,包括
盲肠(附:阑尾) 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 乙状结肠) 直肠
盲肠、阑尾
回盲瓣
位置
回肠和盲肠的接口 处(回盲口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