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作文指导“一事一议”的“事”是指:一件事、一个故事、一种现象、一幅漫画、一种说法等。
“一事一议”的“议”是指:从某一角度集中阐明自己的某一看法,提出自己的主张。
每个人对材料的看法不同,所以议论的角度也各不相同。
“一事一议”的关键是:看懂材料,从多角度提炼观点,才能展开议论。
如何提炼观点1.看懂原材料,分析材料的含义,概括中心。
2.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即所写文章的论点。
写“一事一议”作文的几个步骤:1.文章开头首先要概述材料(1)抓关键句和词语(2)用简明的语言来概括2.分析材料,提炼观点注意:提出的观点一定要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
常采用陈述性的判断句。
例如:我认为……;我觉得……;我悟出了……;故事说明……等3. 不能就事论事,要联系实际展开联想,由此及彼.4就事论理5.可以回扣材料,收束全文(图见课件)百看不厌对于龟兔赛跑的故事,我们已家喻户晓。
而对于乌龟那种执着、认真的态度,更是人们的美谈。
大家敬重他,并以他的故事教育子女。
可是,正由于此,乌龟变了,变得骄傲了。
他停住了前进的脚步,总是洋洋得意地回首自己那已经成为过去的辉煌,所以他再也没有取得过任何成就。
看到这个情景,我想了很多很多。
在我们奋斗的道路上,嘲讽、迫害、挫折、贫困、病残……这些打击也许都不能将我们征服。
可是,有一个“敌人”却容易使我们不攻自溃、不战而降,那就是成功后的骄傲。
骄傲使成功者得意忘形、固步自封,以至于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因此说“成功的考验比失败的考验更严峻”。
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领几十万大军,一举攻下了北京城,推翻了明王朝。
但是,李白成和他的助手们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自满,滋长了安享太平的麻痹思想,把几十万大军闲置于北京城内外,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最终丧失了胜利的成果。
建国初期,以赫赫战功肩负天津党政要职的刘青山、张子善却在敌人的糖衣炮弹面前打了败仗。
他们居功自傲,目无党纪国法。
剥削治河民工,大肆挥霍浪费,勾结不法奸商,鲸吞国家巨额资财,由功臣蜕变为贪污要犯而被处决。
从这些铁证如山的事实中,我们看到了前人留下的教训。
一次成功只是争取更大成功的起点,而绝不是胜利的终点。
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勇往直前,不被眼前的成绩束缚,才能使前人的悲剧不被重新搬上历史的舞台。
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并没有被头上的光环束缚,在取得了成就之后,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自己的领域里继续努力奋斗着。
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重大发现,使她两次荣获诺贝尔奖,名扬天下。
在如此巨大的荣誉包围之中,居里夫人仍保持着十分冷静的头脑,把全部精力用于科学探索上。
试想,如果居里夫人在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后,就洋洋自得,那她又怎能再次登上颁奖台?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她认识到:只有谦虚的态度才能使她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乌龟正由于没有认识到“成功只属于过去”,所以他停住了前进的脚步,被自己千斤重的荣誉压得喘不过气来,所以面对未来的召唤,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应以清醒的头脑重新审视自我,使自己从成功的光环中走出来,再接再厉,奋斗不息。
百看不厌人人都企盼成功,人人都向往成功。
于是不断拼搏,不断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
但成功之后呢,我们应该怎佯做?是终日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中不思进取,还是继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去获取更大的成功?如果用脑去想,人人都会选择后者,但要用身体去实践,又有几个人能踏踏实实的将其付诸行动呢?有这样—-幅漫画,龟兔赛跑。
乌龟胜利后,为自己立了—个《龟兔赛跑》的石碑,碑文的内容是:它和兔子赛跑,兔子倚仗自己天生神速,路边睡觉,而乌龟自己坚持不懈,到达终点,取得胜利。
乌龟天天把它背在背上,时时刻刻回头看着这块石碑,边看边自我陶醉,漫画的题目也由此而来——《百看不厌》。
我们看后,不禁嘲笑乌龟仔细想想,难道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骄傲自大的人还少吗?一些人踏实苦干,经过一番艰难险阻之后,终于迎来了梦寐以求的胜利,然而辉煌之后却滋生—了骄傲情绪,自甘堕落。
最后,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一朝辉煌也落得自毁前程,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摩天大厦也最终因为禁不起骄傲风暴的打击坍塌了。
这是多么可怜而又可悲的事情啊! 明明阳光灿烂却硬要弄得阴云满天,明明是通天大道却非让它充满艰险,而自己的灵魂也将被自满的蛀虫腐蚀得一干二净。
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到了暮年,他对他的手下人说:“不要向我建议什么,任何高明的建议也超越不了我的思维。
”从这以后,他再也没有什么重大发明了,是骄傲心理让他在辉煌的人生画卷上遗憾地添加了几点污痕。
唐玄宗李隆基刚即位时励精图治,“开元盛世’也由此而来,可二十年后呢,他不再虚心听取大臣劝告,而是自满于此,也因此导致了李唐王朝的衰败。
无数的事实无不验证了那句亘古不变的真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而那可怜的乌龟背上背负着太多的虚荣与自满,它最终会被这些虚假的美丽所压垮,而那充满荣誉的石碑也会变成它的墓碑。
这时的乌龟,不会再是人人敬仰的英雄,踏实与勤奋这些美好的字眼也会随烟而去,剩下的只有他人的嘲笑和讽刺。
正如达·芬奇所说:‘流星一旦在灿烂的星空中开始炫耀自己的光亮时,也就意味着它的生命即将结束。
”稻子成熟了,谦虚地低下了头;苹果收获了,羞涩地红着脸。
它在告诉人们:谦虚,意味着丰收,意味着成熟。
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而不学无术一知半解的人却常常骄傲自大,好为人师。
故空心的禾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谷穗则低头向着大地,向他的母亲致敬。
这幅《百看不厌》的漫画应该为那些正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中不能自拔的人们敲响警钟,骄傲只会出卖我们,而我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果实也会成为它的牺牲品。
人生道路漫长,生活中有我们永远也学不完的知识,人生中有我们永远都读不尽的真理。
千万不要迷恋路边的花草,因为前方的风景更迷人!一事一议,就是就一件事情发表自己看法,因为是“一事”简单、具体,就事论理,不必长篇大套。
象这样的文章如何写好呢?今天我们就学写一事一议的议论文。
这里的“事”,不仅是一件具体的事,还包括一种现象,或读到的某则材料。
“议”就是发表自己的看法。
怎样才能写好一事一议的文章呢?应该要注意些什么?看例文,明确要点请大夫有个老人,是全国闻名的大作家。
他临终前,突然感到十分难受,秘书就说:“我去叫大夫。
”不料,老人极其艰难地说了一句:“不是‘叫’,是‘请’……”说着老人就昏迷过去了,而且再也没有醒来……这句话就是他的遗言——这遗言纯洁无比,厚重无比(简述“一事”)。
这位老人就是夏衍。
谦恭是一种深刻的教养,它扎根于心灵(只一句评论)。
我不禁想起了巴尔扎克笔下的一个人物——老葛朗台(联想到一个反面的例子)。
老葛朗台就要死了,却怎么也舍不得他的万贯家财。
当神父将镀金的十字架贴近他的嘴边,让他亲吻一下好让他的灵魂升天时,他的眼睛突然奇迹般地亮了,还极力做出一个想把那十字架抢过来的姿势,于是,这最后的努力也就彻底地断送他的性命。
夏衍走了,葛朗台也走了。
但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间的表现居然有这么大的反差,一个绝美,一个绝丑(两相对照,合并议论,爱憎分明)。
罗汉也吸香烟吗春游季节,中外游客兴致勃勃地来苏州游览名胜古迹。
当人们鱼贯步入举世闻名的西园五百罗汉堂时,一位细心的游客突然吃惊地问身旁的导游:“怎么,罗汉也会吸香烟?”人们随着这位游客手指的方向一看,无不大为惊讶。
第一百五十尊罗汉的右手居然夹着一支正在冒烟的香烟,烟灰散落在袈裟上,烟蒂将烧到他的手指。
见此情景,罗汉堂的服务员轻骂一句:“真该死,恶作剧!”把残烟拿掉了(用三个自然段叙述一件事)。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灿烂的文化,不朽的艺术,值得人们欣赏。
在游览名胜、参观古迹时,要提倡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切不可肆意糟蹋破坏。
遗憾的是,游览胜地,恶作剧时有发生,越规者不乏其人。
在古建筑上刻字留名者有之,用石头砸击塑雕佛像者有之,攀花折枝者有之……(联想到其他类似的不文明行为)有些人干这等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能。
真该向这种人大声疾呼:做一个文明的游览者(这一段是议论)!读了两篇例文,一事一议文章的写法,你大体也就清楚了。
1、态度要鲜明。
我们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态度很鲜明,对美好的事物,毫不含糊地肯定和赞美;对丑恶的事物,表示了否定和憎恶。
2、找准论点,叙议结合。
作文除了这两点,还应注意什么问题呢?拟题尽量新颖。
如果不用“请大夫”,而用“要有礼貌”;不用“罗汉也吸香烟吗?”而用“要做文明游客”,主题倒是鲜明了,但不新颖,不能吸引读者,没有留下任何悬念。
选材尽量典型,叙事尽量简明。
弥留之际,十分难受,还纠正秘书的“叫”大夫;不文明到给罗汉的手指夹上点燃的香烟,这些都够典型的了(话题作文提供事例,那就没办法选择了)。
叙事过详,篇幅过大,喧宾夺主,成了记叙文,看不清楚作者的观点。
这两篇例文的叙事都比较简明,恰到好处。
一般说来,600~800字的一篇中考作文,叙事部分占200~300字比较合适。
尽量展开联想,分析尽量深刻。
在议论部分可以联想与叙事内容相反的事例,形成鲜明的对比,像第一篇那样,使是非更加分明;也可以联想与叙事内容相似的事例,像第二篇那样,使论据更加充分;还可以联想自己的思想与做法,使论述更加真实、亲切。
联想能使分析深刻,讲清道理也能使分析深刻,说实在的,上述两篇例文,因篇幅所限,分析部分都略嫌不足,如果同学来写可以展开些。
一事一议写作指导找准论点爱因斯坦成名之后,比利时国王和王后邀请他去作客。
国王按约定的时间派了宫廷小汽车去火车站接他。
火车来了,司机却找不到爱因斯坦,便空车回去向国王报告,说教授没有来。
可是半小时以后,爱因斯坦身穿沾满尘土的破雨衣,脚着一双旧皮鞋来了。
原来是司机只看衣冠不认人,爱因斯坦便自己步行而来。
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以下几个论点:①爱因斯坦生活朴素;②只认衣冠不认人的通病;③看问题要看本质,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④爱因斯坦不摆名人架子,平易近人;⑤爱因斯坦专注于科学事业,在成名之后也不追求个人享受;⑥接站,尤其是接不认识的人,应该约好联系的方式,这样才不至于有国王司机的错误比较几个论点,除⑥就事论事,把指导材料看得太一般化,其他几个论点都适应议论的需要。
如根据①谈谈要成就一番事业,生活上不能有过高的要求;根据②可以谈谈以貌取人,以衣着取人,是庸俗而肤浅的;根据④可以谈谈一个真正有修养的学者是不会徒慕虚荣,计较小节的;根据⑤可以谈谈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要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造福于全人类而不追求个人享受。
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鹜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这则材料可以论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也可以论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以及“美丽的宽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辨证地看问题”,“莫做流言的种子”,“用慧眼去看世界”等等可以论证的观点有:应一分为二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成功的背后意味着创伤与失败不能求全责备等等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了一半,滚落了下来,这是它第六次失败,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从原处开始,艰难地往上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