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田园诗情

11、田园诗情

11.田园诗情希望周志鹏【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借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

3.通过语言文字初步感受荷兰自然景观之美。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了解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并有意识的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想象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感情。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荷兰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资料补充】荷兰风景简介以及荷兰景色图片(课外阅读)【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自读课文,至少三遍以上,做到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找出读不准,不会写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小组内进行认读、检查。

3、思考并笔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荷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四时田园杂兴》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吗?板书:田园看到这两个字,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生自由想象)3、语言描述:草原绿意盎然,运河银光闪闪,绵羊雪白可爱,骏马剽悍强壮,这就是美丽的田园!请大家一起读出田园的美丽。

4、板书:诗情看到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像诗像画一样美妙,如诗如画。

)那让我们诗情画意的来读一读课题。

5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在哪呢?(荷兰)6.出示荷兰风光的图片:(1)荷兰是欧洲的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出口国;荷兰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交错;荷兰的草原也是绿意昂然,辽阔无垠;荷兰的牧场牛羊成群,悠然自得;荷兰还被称为风车之国……荷兰美吗?今天呀,就让我们走出国门,来到欧洲西部的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荷兰,让我们随着文字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好吗?请大家打开课本,用心聆听,课文时怎样描写的。

(播放课文朗读)【设计意图】通过古诗和图片,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进修生字词(同学们都深深地陶醉了,相信大家一定也想像刚才的示范朗读那样,把课文读正确流畅)1.、学生自由读全文。

提出自学要求:(1)边读边圈画出由生字构成的词语,将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做上标记,读不准的多读几遍。

(2)读完后想想,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如何的印象?简单交流,不作深入要求。

2、学生读书,教师巡查3、检查自学情况。

要把课文读得一字不差,我们面前可是有几些拦路虎,让我们一路先打败它们。

(1)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结合课后生字。

顽皮严肃偶尔汽笛平稳一抹牲畜毛毡漆黑(自由读、同位互读、齐读)(2)多音字辨认吆喝喝水圆圈牛圈记载满载(3)出示更难的四字词语。

极目远眺辽阔无垠绿意盎然仪态端庄剽悍强壮悠然自得舒缓平稳默默无言A.朗读这些词语,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B.老师这有几组图片,(出示图片),根据画面,你能想到什么词语吗?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词语?4. 你能用上面的词语将你所见到的荷兰说一说吗?【设计意图】掌握字词,能够更好的掌握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作者用了许多优美、生动的词句描绘了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美景,让我们再次走进荷兰田园,欣赏那优美的景色。

1.轻轻地读,极目地望,看在你的脑中能呈现哪些画面? (引导学生采用“××××图”的形式来高度概括课文内容。

)2.简单交流:"奶牛图-骏马图-羊猪图-鸡图-挤奶图-傍晚图."3. 选你最喜欢的一幅图来读读,认真品味,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4. 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文中哪句话表现出的这种感情最强烈?5. 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子的?(交流讨论)6. 出示幻灯片,由交流小结: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是一个农业、畜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

在那里,无论是街道还是田间都开满了大片大片形态各异、姹紫嫣红的鲜花,河流湖泊纵横交错;在那里,田园风光更是精致动人,碧绿色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成群结队的牛儿羊儿悠然自得。

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和谐。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个如诗如画、充满诗情画意的国度,是动物们自由的天堂,是优美恬静而充满生机的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

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整理,对课文内容大意进行简单的了解。

四、自主性练习。

自选作业:读自己认为优美的段落;摘抄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以小导游的形式介绍某一处景色。

五、拓展迁移继续搜集这样的描写田园风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来读一读,比较、感受、积累。

六.板书设计10、田园诗情奶牛图---骏马图---羊猪图---鸡图---挤奶图---傍晚图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以“田园”为切入点激发兴趣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田园诗情》读题这篇课文题目应该怎么读?(指读课题)(多么富有诗意多么舒服! 对呀,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再齐读读题2、昨天游览过后,荷兰哪些画面使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机板书:奶牛流动图-—骏马驰骋图-家畜休闲图-傍晚挤奶图-夜幕寂静图。

二、细读探究,品味荷兰过渡:让我们用我们的双眼去捕捉荷兰的美景,用我们的双耳去聆听荷兰独有的声音,让我们用上整个心灵去感受荷兰吧!(一) 奶牛图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奶牛们在草原上干些什么呢?赶快读一读,看它们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感觉啊?出示第2节2、学生自读后师问:这些牛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多姿态各异快乐自在顽皮严肃)3、这些奶牛是多么富有情趣啊!你能把这种情趣用你的朗读读出来吗?你可以挑选最喜欢的一句。

4、练读指读评读齐读5、配图解说看,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把谁吸引来了?(1)出示奶牛图这就是荷兰草原上奶牛谁来给这幅图配上解说词?先根据提示练一练出示有的牛背上——(),正在();有的——(),仿佛()。

牛犊(),活像();老牛(),好似()。

(2)指名说(3)齐读,说话练习可还有一些奶牛正等着你们介绍呢?再仔细地看看用这样的句式来把它们介绍个大家先练习练习出示有的奶牛(牛犊)-----,活像(好似仿佛)--------- 6、同学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奶牛的姿态、活动情况介绍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让我们把这些奶牛牢牢地记在脑海中,齐读课文第二段。

7、那么,这些快乐的奶牛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 (1)预设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①出示: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

②“丝绒”给我们什么感觉啊?(柔软舒坦)③你能把它美美地读一读吗指读奶牛生活的大草原还很大,读好哪个词我们能感觉到草原的大?(极目远眺)谁来读出极目远眺的感觉感情朗读(2)预设郁金香①出示: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是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

②朗读,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郁金香有什么特点?(多美)③指读感情朗读在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生活着快乐的奶牛,再加上绿意盎然的村庄和大片大片的郁金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

一起把整段文字诵读一遍。

8、喜欢这个画面吗?你会给这画面取一个什么名字呢?(快乐奶牛草原牧歌姿态各异的奶牛等)【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点来了解荷兰这个面。

(二)“骏马图”1、在这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中,还有什么也吸引了你的注意?(骏马) 2 、交流A骏马强壮“剽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飞扬”指读评读出示画面(读出骏马的力量健壮神气)赛读(哪一匹骏马再来显示一下你的威风)B骏马奔驰“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自由驰骋。

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画面出示指读段落)3、齐读4、谁来给这画面取个名字?(自由驰骋的骏马千军万马奔天下)【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点来了解荷兰这个面。

(三)“家畜图1、这辽阔无垠的大草原上,有悠闲奶牛、自由驰骋的骏马,还有许多接下快乐的小家畜呢你们看引读:文字出示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黑色的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

2、出示图这些动物多么可爱,它们生活的怎么样啊?(很快乐,很自由很悠闲)3、齐读对啊,生活在这里的小动物们无忧无虑,悠闲自在,,让我们用美妙的朗读来读出它们的幸福。

4、在这碧绿如丝绒般的大草原上,奶牛是这样悠闲,骏马是这样欢腾,家畜是这样快乐,真是动物们快乐天堂啊。

荷兰真是名副其实的牧场之国,充满了浓浓的诗情。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点来了解荷兰这个面。

(四)夜幕图随着时间的推移,夜晚悄悄地来到了。

打开书自由读课文第五,第六两段,夜晚的荷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用一个字概括它的特点1、学生默读,指名概括2、请你把这两段中描写静的词或词组用笔圈出,并试着读好它们3、生边圈边读4、交流(寂静平静)能把这两个词放在课文的句子中把句子读好吗?指读评读5、是的,一切都是那么安谧、宁静,请一位同学朗读这段文字,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在脑中想象画面。

6、相信同学们听了一定都想象到了那寂静的画面,也感受到了夜幕下的荷兰那浓浓的诗情。

让我们把美丽的画面永远珍藏在脑海中吧,齐读5、6节【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点来了解荷兰这个面。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1、深情叙述:这里没有喧嚣,没有拥挤,没有污染,只有悠闲的牛,欢腾的马,快乐的牲畜,静谧的夜……这里是水的世界,花的海洋,动物的天堂……这就是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画面出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2、今天同学们学得很认真,学了这篇课文,你能告诉大家,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吗?(结合课文内容简单叙述风景如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3、小结:是啊,真正的荷兰是一个如诗如画、充满诗情画意的国度,是动物们自由的天堂,是优美恬静而充满生机的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

再读课题。

五、作业熟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板书:11、田园诗情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奶牛图骏马图家畜图夜幕图教学反思:本课的美,在一种意境。

田园生活的宁静悠闲,是本篇课文的基调。

在教学时,我尽可能用入情入境的语言引引领学生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去。

由于课文比较长,而每一部分的语言都比较美,但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第二段和感受第三段,这两节是牧场的代表景观。

对于第四节,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一带而过,而第五节与第六节,采取让学生通过轻轻读,边读边看,看自己能看到什么的方法,让牧场的夜景在他们的脑海中时时浮现。

然后,以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为切入点,让学生再一次深深地明白:“说荷兰是花之国,是因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真正的荷兰就是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

”这样,就让学生从微观世界中走了出来,重新整体认识了荷兰的田园风光。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深化延伸”的综合题,即“我们马上要回家了,你们感觉带点什么最有纪念意义呢?”学生说了很多,有同学说带点“郁金香”,因为这是荷兰的国花。

在此,我既不敢肯定,也不敢否定(有同学认为摘花是破坏大自然,破坏环境)。

这一环节处理不够好。

在整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着用再现的方法,让学生把语言的形象性映在自己的大脑中,让他们能透过文字,感触到田园诗情画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