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法制史-第二章西周

中国法制史-第二章西周

西周青铜器
法律形式:礼刑并用(西周)→礼法结合、 道德法律互相渗透和融合(后世)
西周刑事法:刑罚世轻世重刑事政策、老 幼犯罪减免刑罚原则、教育刑思想
西周婚姻制度、婚姻礼仪
西周司法诉讼制度
第一节 西周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
一、“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的 产生及其影响
西周“君权神授”,有德者居之→为代商 制造舆论→“以德配天”治国方略→法律 方面“明德慎罚”→神权首次动摇,“民” 力量强大,从夏商天命神权到西周重视人 事,奠定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重 民”“重德”“仁政” 的传统、为儒家 思想产生提供前提条件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刑法制度
一、西周时期刑罚制度的发展
刑罚体系:五刑→五罚(即赎shu刑,以五 刑定罪量刑有疑问罚罪犯出铜赎罪)→五 过(赦免:五罚有疑过失)
惟wei官:畏权势而枉法
惟反:报私怨而枉法
惟内:为亲属裙带而枉法
惟货:贪赃受贿而枉法
惟来:受私人请托而枉法
宫刑:男子去势,女子幽闭。
铜 鬲 上 的 刖 足 奴 隶 像
二、“礼治”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特征
重祭祀→礼出现→夏商礼→周公制礼作乐 yuè→周礼:一整套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 的行为规范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儒家“礼治”→四原则“亲亲(尊亲属 宗法原则)、尊尊(上级等级原则)、长 长zhang(长辈)、男女有别(男尊女卑 bei、男女授受不亲、同姓不婚)”→伦理 道德强调忠孝→立法指导思想“亲亲尊尊”
(四)罪疑从轻→刑法原则(商附从轻,赦从重)
(五)同罪疑罚→宗法等级原则“刑不上大夫” 的体现
(六)宽严适中→明德慎罚思想的具体体现
第四节 西周时期的民事法律制度
一、西周时期的民事法律制度
(一)所有权的转变:田里不鬻yù:卖→土 地交换、赔偿、赠与
(二)契约关系:买卖、借贷、租赁契约
(二)西周的主要法律形式:
礼、刑、誓、诰gào(王对诸侯)、命(王 对具体事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礼的渊源(豊li→禮→礼)、性质和作 用
性质:礼的很多规范实质上具有法律甚至 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
作用:经国家、定社稷ji、序人民、利后嗣 si
三、礼刑关系:共同组成西周法,目的一 致(调整社会关系和规范人们行为),礼 “禁于将然”,刑“惩治已然”,“礼之 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 里。”
周 公 姬 旦
西周初年,周公姬旦摄政,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 奠定了西周“礼治”的基础。
西周时期的法律概况: 西周哲学思想、政治理论、伦理观念等思
想→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思想 西周礼乐刑罚、典章制度→中国后世几千
年的政治结构、法律制度 法律思想:天讨天罚神权法(夏商)→以
德配天、明德慎罚(西周)→仁政、德主 刑辅(后世)
刖人守宥车
——
法 外 酷 刑 炮 烙
luo
二、西周时期的主要罪名
1、不孝(父母)不友(兄长)罪
2、寇kou攘rǎng(强盗)奸宄guǐ(窃盗)罪 →侵犯财产所有权的重罪
3、杀人越(抢劫)货(财物)罪→杀人并抢劫 财物(今杀人抢劫罪)→侵犯生命财产安全的 大罪
4、群饮罪→聚众饮酒处死刑
5、贼(毁弃礼仪)藏(窝藏贼者)盗(偷 窃一般财物)奸(盗人宝物)罪
礼治基本特征→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da 夫→礼、刑分野→不平等的特权法→立法、 司法的重要原则
西周青铜礼器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形式及礼刑关 系
一、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形式
(一)西周的立法概况:
1有亡荒阅(周文王):有关搜捕逃亡奴隶 的法规→2《九刑》→3《吕刑》(甫fǔ刑) →4周公制礼
6、诽谤罪→议论天子处死刑 7、不从王命罪 8、违背誓言罪
三、西周时期的主要刑法原则与刑事政策(明德 慎罚和礼治思想的具体化)
(一)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定罪量刑 时注意罪犯的主观状态
(二)罪人不孥nú→反对族株连坐:主张罪止一 身
(三)罔wǎng厉杀人→不乱杀无辜、罪刑相应. 罔wǎng:捕猎的工具
西周太初宫
周初法制的指导思想
【基本内容】:
一、本节内容主要涉及周王朝建立时,在 借鉴商王朝覆灭的教训下,就王朝政治与 法律思想所做出的调整与发展。其所确立 的原则是“敬天保民”、“明德慎罚”及 “亲亲”、“尊尊”。
二、西周在全面借鉴、吸收商代文化的基 础上,将西周部落有特色的宗法家族原则 上升到国家指导原则上,即将维系宗法家 族血缘、亲缘关系的尊卑等级扩展至整个 国家范围,将体现这种关系的“亲亲”、 “尊尊”原则作为国家法制的指导原则。
1、买卖契约(质剂)→在简牍dú同一面写两 份文书,
质: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 从中破开,双方各执一份
剂: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 契qi券quan
简牍
2、借贷契约(傅fù别)→标的和双方权利 义务关系,写在简札zha正反两面,背面作 一手书字,中破为二。
3、租赁契约:土地租赁,违约不付田租败 诉者立誓履约,若不履约处以流刑
第二章 西周法律制度
重点问题:西周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主 要法律形式;礼的性质、作用及礼刑关系; 刑法、民法的主要内容;司法制度
《尚书》中的《吕刑》可 谓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法 学专著,涵盖了西周的刑 法、诉讼法等多方面的法 律制度和法律思想。
【学习建议】:本章是学习中国早期法律 制度的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明晰西 周法制指导思想的沿革、发展,以及在此 指导思想影响下,对西周法律制度的确定 所产生作用。要结合西周分封制与西周礼 制两方面的因素,考察西周家国一体的国 家政治模式。对西周的法制指导原则和司 法制度要做重点学习,这些内容通过以后 儒家的改造之后,对中国整个封建王朝的 法制都产生过影响。
西周青铜器
简牍残纸
案例:格伯倗péng生交易案
(一)案情
此案载于西周中期的格伯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皿。 铭文中。铭文如下:唯正月初吉癸巳sì,王在成周。格 伯受良马乘于倗生,厥jué价卅sà:三十田,则析。格伯 还huan,殴妊rèn及允氏从。格伯安及甸。殷氏绍雹谷 杜木速、遇谷桑、涉东门。厥jué书史戬jiàn:除灭,武 立盘成,铸宝簋guǐ ,用典格伯田。其万年子子孙孙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