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太平街
太平街位于解放路口至五一大道路口,湘江东岸,以太平街为轴线,西侧的街巷有金线街、孚嘉巷、马家巷等,东侧的街巷有太傅里、江宇里和西牌楼等。
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和商业繁华区。
小青瓦、坡屋顶、白瓦脊、封火墙、木门窗是这一带民居和店铺的共同特色。
如果深入街巷以后,就会发现这里还蕴藏着十分深厚的湖湘文化和湘楚风情。
从旁边这个鸟瞰图上看,隐约可以看见清末民初长沙城那种民居错杂、街衢纵横的风采。
感觉很是热闹繁荣。
那接下来说一下太平街的历史背景,说到太平街的历史背景,最重要的肯定就是文夕大火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武汉会战失利,大批难民和伤兵涌入长沙,加上当时长沙作为上海,南京等会战的后方,长沙已经积累了许多战略储备,商业也很繁荣。
但长沙有限的铁路、公路和水路交通根本难以承载如此大量的迁入,这些都给之后的巨大损失埋下了隐患。
日本侵略军攻入湖南北部,并轰炸了长沙和衡阳。
长沙局势十分严峻,民国政府对长沙能否守住缺乏信心。
所以蒋介石提就出焦土抗战的作战思想,认为即使烧毁长沙也不能让日本获得任何物资。
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接到电报,在会议中传达了蒋介石的思想,并组织纵火队伍。
当天心阁放火时,即开始全城放火。
1938年11月12日深夜,长沙南门口外的伤兵医院失火纵火队员以为是信号,便全城放火。
于是就造成了文夕大火。
大火一直延续了两天两夜,使长沙全城8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大家可以看一下旁边这张图片就是文夕大火以后的断壁残垣。
文夕大火毁灭了长沙城自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积累,地面文物毁灭到几近于零。
这场大火对长沙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以至于人们对长沙太平街是否需要保护产生了误解
误解1:就是这场大火把长沙老城都烧光了,所以长沙没有历史城市的风
貌。
误解2:很多人都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所谓的开发利用联系起来,他们认
为保护是为了发展旅游,而旅游活动的对象就是大庙、高塔、名人故居,就是要有“有份量”的东西,所以太平街许多人看不上,他们都认为太平街没有代表性.
但是~其实这都是不对的~为什么呢接下来请邓冬芳同学为大家讲解…大家掌声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