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练习题:内分泌系统疾病(二)

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练习题:内分泌系统疾病(二)

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练习题:内分泌系统疾病(二)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12月9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医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二、A21、以下不符合胰岛细胞瘤的是A、肿瘤多为单个B、境界清楚,包膜完整或不完整C、质硬,质地不均D、可继发钙化E、瘤细胞形似胰岛细胞2、胰岛细胞瘤最好发的部位是A、胰头B、胰体C、胰尾D、异位胰腺E、胰前1/3部位3、男,30岁。

颈部包块6个月。

查体:甲状腺右叶可触及直径2cm质硬结节。

B超检查示:甲状腺右叶下极实性结节,2cm×1.5cm,边界不规则,内可见细小钙化。

行穿刺活检,最可能的病理类型是A、鳞癌B、滤泡状癌C、未分化癌D、乳头状癌E、髓样癌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原发性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遗传异质性疾病,表现为血糖缓慢增高,尿糖丢失和脂肪分解过度,严重者可出现酮症酸中毒。

原发性糖尿病可分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2类。

前者是由胰岛素分泌的绝对量降低引起,后者是胰岛素正常,但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反应降低引起代谢紊乱。

大量研究表明,原发性糖尿病由多种遗传因子和环境共同作用而发生。

胰岛素基因和其它一些基因可能是糖尿病多基因遗传基础的主要因子。

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2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1型糖尿病3、【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A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0%,细胞体积较大,多分布在胰岛周边部。

电镜下可见A 细胞内的分泌颗粒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颗粒内的致密核芯常偏于一侧,膜与核芯之间在可见一新月形的帽样间隙,内含密度较低的无定形物。

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glucagon),故又称高血糖素细胞。

高血糖是小分子多肽,它的作用是促进肝细胞内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并抑制糖原合成,故使血糖升高。

B细胞数量较多,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70%,主要位于胰岛的中央部。

B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大小不一,其结构因动物种属而异,人和鼠等的B细胞颗粒内常见杆状或不规则形晶状致密核芯,核芯与膜之间有较宽的清亮间隙。

B细胞分泌胰岛素(insulin),故又称胰岛素细胞。

胰岛素是含51个氨基酸的多肽,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吸收血液内的葡萄糖作为细胞代谢的主要能量来源,同时也促进肝细胞将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肪。

故胰岛素的作用与高血糖素相反,可使血糖降低。

这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使血糖水平保持稳定。

若胰岛素的作用与高血糖素相反,可使血糖降低。

这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使血糖水平保持稳定。

若胰岛发生病变,B细胞退化,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致血糖升高,并从尿中排出,即为糖尿病。

胰岛B细胞肿瘤或细胞功能亢进,则胰岛素分泌过多,可导致低血糖症。

D细胞数量少,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5%,D细胞散在于A、B细胞之间,并与A、B细胞紧密相贴细胞间有缝隙连接。

D细胞内的分泌颗粒较大,圆形或卵圆形,内容物呈细颗粒状,电子密度低。

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somato statin),它以旁分泌方式或经缝隙连接直接作用于邻近的A细胞、B细胞或PP细胞,抑制这些细胞的分泌功能。

生长抑素也可进入血循环对其他细胞功能起调节作用。

PP细胞数量很少,除存在于胰岛内,还可见于外分泌部的导管上皮内及腺泡细胞间,胞质内也有分泌颗粒。

PP细胞分泌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它有抑制胃肠运动和胰液分泌以及胆囊收缩的作用。

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甲状腺癌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甲状腺原发性上皮性肿瘤的1/3。

1.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肉眼观:肿瘤一般呈圆形,直径约2-3cm,无包膜,质地较硬,切面灰白,部分病例有囊形成,囊内可见乳头,故称为乳头状囊腺癌。

镜下:乳头分支多,乳头中心有纤维血管间质(真乳头),间质内常见呈同心圆状的钙化小体,即砂粒体,有助于诊断。

乳头状癌有时以微小癌出现,癌直径小于1cm,临床又称之为“隐匿性癌”。

2.滤泡癌:一般比乳头状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肉眼观:结节状,包膜不完整,境界较清楚,切面灰白、质软。

镜下:可见不同分化程度的滤泡。

少数病例由嗜酸性癌细胞构成,称为嗜酸性细胞癌。

3.髓样癌:又称C细胞癌是由滤泡旁细胞(即C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属于AUPD瘤。

肉眼观:单发或多发,可有假包膜,直径约1-11cm,切面灰白或黄褐色,质实而软。

镜下:瘤细胞圆形或多角、梭形,核圆或卵圆,核仁不明显。

瘤细胞呈实体片巢状或乳头状、滤泡状排列,间质内常有淀粉样物质沉着(可能与降钙素分泌有关)。

电镜:胞质内有大小较一致的神经分泌颗粒。

4.未分化癌:又称间变性癌或肉瘤样癌,较少见。

肉眼观:肿块较大,病变不规则,无包膜,广泛浸润、破坏,切面灰白,常有出血、坏死。

镜下:癌细胞大小、形态、染色深浅不一,核分裂象多。

5、【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甲状腺肿瘤是甲状腺滤泡上皮发生的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

往往在无意中发现,中青年女性多见。

肿瘤生长缓慢,所吞咽活动而上下移动。

所以选项ABCD都错误。

6、【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桥本甲状腺炎又称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桥本氏)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又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病。

是甲状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男女之比为1:3,多见于30~60岁,但儿童少年亦可发生。

7、【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甲状腺功能低下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幼年黏液性水肿的临床表现根据起病的年龄不同而不同。

若系幼儿发病者,和呆小病相似,只是体格发育和面容的改变没有呆小病显著。

儿童和青春期发病一般与成人黏液性水肿类似。

呆小病多于出生后数周出现症状。

呆小症,其发病原因是小儿甲状腺功能不足所致。

发生于甲状腺肿流行的地区,胚胎期缺乏碘引起的呆小症,称地方性呆小症。

黏液水肿系以皮肤内散在或弥漫性黏蛋白沉积和显微镜下胶原破碎为特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

8、【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甲状腺癌临床相关可考点1.乳头状癌A.最常见。

C.生长缓慢,易早期淋巴结转移,但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

2.滤泡性腺癌生长较慢,易浸润周围组织,早期即可血行转移。

3.髓样癌来源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分泌降钙素)。

4.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生长快,浸润广泛,早期即可发生血道或淋巴道转移,预后极差。

9、【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甲亢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自身免疫和遗传因素有关。

甲亢中最常见的是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约占甲亢的60~70%以上。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表了一种复杂的免疫相互作用的异常。

其突出特征是血清中存在与甲状腺组织反应(抑制或刺激作用)的自身抗体。

TSH受体为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中的一种,位于甲状腺滤泡细胞膜上。

以TSH受体为自身抗原,机体产生抗TSH受体抗体(TRAb)。

精神刺激是甲亢的一种诱发因素,有动物实验观察到精神应激可以扰乱机体免疫系统,使机体增加易感性,从而促进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甲亢多有家族史及遗传倾向,HLA抗原系统对发病也有影响。

D.血中存在与TRH受体结合的抗体不对,应是血中存在与TSH受体结合的抗体。

10、【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光镜下:①滤泡上皮增生呈高柱状,有的呈乳头样增生,并有小滤泡形成;②滤泡腔内胶质稀薄,滤泡周边胶质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所以选项D错误)上皮细胞的吸收空泡:③间质血管丰富、充血,淋巴组织增生。

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甲亢”指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1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弥漫增生性甲状腺肿肉眼观: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中度增大,一般不超过150g,表面光滑;镜下:滤泡上皮增生呈立方或低柱状,伴小滤泡或小假乳头形成,胶质较少,间质充血。

所以选项B错误。

13、【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diffuse nontoxic goiter)亦称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oiter),是由于缺碘使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促甲状腺素(TSH)分泌增多,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滤泡内胶质堆积而使甲状腺肿大。

一般不伴甲状腺功能亢进。

本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一般无临床症状,部分病人后期可引起压迫、窒息、吞咽和呼吸困难,少数患者可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等症状,极少数可癌变。

少数患者可伴甲状腺功能亢进,其发生机理目前不是很清楚,请记忆。

14、【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亦称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使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促甲状腺素(TSH)分泌增多,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滤泡内胶质堆积而使甲状腺肿大。

一般不伴甲状腺功能亢进。

本型甲状腺肿常常是地方性分布,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可为散发性。

1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亦称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使甲状腺分泌不足,促甲状腺分泌增多,常常是地方性分布,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

二、A2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胰岛细胞瘤病理检查应该是质软、均质。

所以选项C错误。

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胰岛细胞瘤好发部位依次为胰尾、体、头部。

胰岛β细胞瘤,是由胰岛β细胞形成的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瘤或癌。

所以,胰岛细胞瘤是胰腺癌的一种。

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一类甲状腺癌,多数为单发肿物,病理可见分化良好的柱状上皮呈乳头状突起,核清晰伴嗜酸性细胞浆,常可见同心圆的钙盐沉积。

与本病例相符,选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