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年北京东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9年北京东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
( 2 ) 珊瑚和软体动物难以在酸性条件下生存的主要原因是
。
(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燃烧化石燃料会使空气中 含量上升
B. 海洋吸收 ,降低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C. 海洋酸化可能在古代生物灭绝事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4 ) 结合图中信息,解释海洋不断酸化的原因
。
( 5 ) 写出一条解决海洋酸化问题的有效方法
【解析】( 1 )滤渣是难溶于滤液的固体,所以分离滤液和滤渣选用的操作是:过滤。
故答案为:过滤。
( 2 ) 题目中信息给出:在
中加入盐酸能生成
,结合学过的酸的性
质: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盐酸与
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故答案为:
。
( 3 ) 值为 ,小于 ,溶液呈酸性。
【答案】 D
【解析】 A 选项:锥形瓶中的实验是将硫酸滴入碳酸氢钠固体中,反应产生所需二氧化碳气
体,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故A正
确;
B 选项:实验①②的变量是温度,从表中数据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出现
浑浊时间越短,即析出晶体速度越快,故B正确;
C 选项:实验③④的变量是 的流速,从表中数据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
。
故填:
。
( 2 ) 蔬菜面条中含有蔬菜汁,蔬菜汁中富含维生素。
故答案为:维生素。
15. 将装有少量酒精的塑料袋排净空气后密封,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塑料袋膨胀(如右图
所示),其原因是
。
【答案】 酒精受热汽化(或酒精受热使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解析】 酒精分子之间有间隔,加热后,酒精分子运动的更快,且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使
A. 导电性
B. 导热性
C. 有金属光泽
D. 密度较大
【答案】 A 【解析】 铜有导电性,且导电性是金属中第二,常被用作导线,故A正确;
故选A。
8. 煤油中含有噻吩(用 点燃
示为:
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 ,噻吩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是种类和个数不发生改变,反应后一共有 个
4. 下列符号能表示 个氢原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A 选项: 表示两个氢离子,故A错误; B 选项: 表示两个氢原子,故B正确; C 选项: 表示一个氢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故C错误; D 选项: 表示两个氢分子,故D错误; 故选 B 。
5. 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化,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 的排放量。
【生产实际分析】
17. 工业上用菱锰矿【主要成分为
,含
、
取二氧化锰,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 】等杂质为原料来制
回答下列问题:
( 1 ) 将滤液与滤渣分离的操作是
。
( 2 ) 向菱锰矿中加入盐酸,
、
、
都溶解并转化为
、
、
。盐酸与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水的烧杯中,充分溶
【答案】 A 【解析】
时, 的溶解度为 ,所以将
固体加入盛有
水的烧杯中,
只能溶解
固体,有
固体剩余。
A. 得到的溶液有固体未能溶解,为饱和溶液,故A正确;
B. 得到的溶液溶剂有
,溶质有 ,所以溶液质量为
,故B错误;
C.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故C错误;
D. 若再想烧杯中加入水,若还有固体剩余,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 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 A 。
11. 科学家正致力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 丙的化学式 C. 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D. 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
【答案】 D
【解析】 A 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个数、种类不
A. 灭火
B. 制汽水
C. 光合作用
D. 供给呼吸
【答案】 D
【解析】 A 选项: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可以用来灭火,故A正确; B 选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用来制汽水,故B正确; C 选项:二氧化碳和水能在叶绿素中反应,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故C正确; D 选项: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故D错误。 故选 D 。
故选 D 。
二、非选择题
【生活现象解释】
13. 电动车使用的磷酸亚铁锂(
)电池,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充电快、循环寿命长”等优
点。磷酸亚铁锂中的磷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磷酸亚铁锂中铁、氧
元素的质量比为
(列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 非金属 ;
【解析】 磷元素是的“磷”字是“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磷酸亚铁锂(
)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4. 同学们参加下列实践活动。
( 1 ) 图 自制馒头时,需用到小苏打。小苏打的化学式为
。
(2)
图 自制蔬菜面条时,需在面粉中加入一定量的蔬菜汁,蔬菜面条比普通面条多提供的营
养素主要是矿物质和
。
【答案】( 1 ) ( 2 ) 维生素
【解析】( 1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所以化学式为:
2019年北京东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详解)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2分。
1.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水结成冰
B. 蜡烛燃烧
C. 食物腐败
D. 铁锅生锈
【答案】 A
【解析】 A 选项:水结成冰是物质从液态变成固体,属于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故A 正确; B 选项:蜡烛燃烧是蜡烛和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 C 选项:食物腐败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 选项:铁锅生锈是铁和氧气和水共同生成了氧化铁,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 A 。
10.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收集二氧化碳并 去除二氧化碳中的
验满
水蒸气
C.
D.
【答案】 B
【解析】 A 选项:选用密闭装置,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集气瓶中产生压强差,能够测量 空气中氧气含量,故 正确; B 选项: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准确称量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 所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 错误; C 选项: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 已经收集满,故 正确; D 选项:干燥二氧化碳应选用浓硫酸,且用洗气瓶,“长进短出”,故 正确。 故选 B 。
海洋酸化是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一种威胁。在 亿多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次最引人注目的
灭绝事件,大约 的海洋生物和 的陆地生物绝迹了。科学家认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的上升引起的海洋酸化,可能在古代生物灭绝事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长有坚硬外
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生物,如珊瑚和软体动物等,在海洋酸化的情况下,会出现外壳溶解
现象而难易生存。
由于吸收了过多的二氧化碳,海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酸化。图中显示
年间某
海域中二氧化碳浓度及海水 的变化趋势。
海洋酸化正在改变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化学环境,从而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导致整个海洋
生物群落的发展不稳定,最终海洋将面临巨大的灾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 1 ) 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塑料袋膨胀
【科普阅读理解】
16.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表面地球有 以上都是海洋,海水为弱碱性,海洋表层水的 约为 。海洋能够吸收
大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有
会溶解于海洋等水体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中的一部
分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导致海水的 逐渐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海洋酸化。
。
【答案】( 1 )
( 2 ) 含有碳酸钙的坚硬外壳被酸化的海水溶解
( 3 ) ABC
( 4 )从
到
年间,随着大气中
的浓度逐渐增大,海水中
逐渐增大,海水的 逐渐降低
( 5 )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的浓度
【解析】( 1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
。
( 2 ) 文章第三段最后一句话“长有坚硬外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生物,如珊瑚
洋酸化,可能在古代生物灭绝事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C正确;
故选ABC。
( 4 ) 文章第四段和图表告诉我们,大气中 的浓度增大,导致海水的 降
低,所以海洋不断酸化的原因是:从
到
年间,随着大气中
的
浓度逐渐增大,海水中 的浓度逐渐增大,海水的 逐渐降低。
( 5 ) 文章中提到化石燃料燃烧能产生大量 , 的浓度增大,导致海水酸
6. 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 锌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铜
【答案】 C
C. 钾
D. 金
【解析】 解:由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 、 、 、 、 、 、 、 、 、 、 、 、 、 可知:题干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钾 锌 铜 金,所以金 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钾。 故选:C。
7. 铜用作导线主要利用金属铜的性质是( )
的流速越高出现浑浊时间越短,即析出晶体速度越快,故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