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连续凝胶电泳示意图

不连续凝胶电泳示意图


(二)pH梯度的建立
产生pH梯度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用两 种不同pH的缓冲液互相扩散,在混合区形成 pH梯度,称为人工pH梯度。但这种pH梯度 不很稳定,常用于制备电泳。另一种是利用 两性电解质载体(Carrier ampholytes)在 电场的作用下自然形成pH梯度,称为天然 pH梯度。
(三)支持pH梯度的介质 (1)梯度溶液 (2)凝胶
四、其他电泳技术
(一)琼脂糖凝胶电泳 琼脂糖凝胶可以用于蛋白质和核酸的电泳 支持介质,尤其适合于核酸的提纯、分析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分辨率较聚丙烯酰胺凝 胶电泳差一些,但在分离范围上优于聚丙 烯酰胺凝胶电泳,并有便于制备和操作的 优点
(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用醋酸纤维素条带或塑料薄膜做支持物来进 行的电泳特点是分离快速,在低电压下,仅 0.5~2h,分离出来的区带非常清晰鲜明,背 景完全无色,操作方便,加上不会像纸电泳 那样,造成蛋白质的变性,所以醋酸纤维素 已在多种用途上完全取代滤纸电泳,而得到 比滤纸电泳更理想的结果,醋酸纤维素溶解 在丙酮里,被分离的区带就可以用比色计测 定,非常准确
等电聚焦电泳槽
(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胶体的制备
(三)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优缺点 及应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具有设备简单, 样品用量甚微,操作方便等优点,现已成 为测定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量的常用方法
三、等电聚焦电泳
(一)基本原理
等电聚焦电泳是在电泳槽中放入载体两性 电解质,当通以直流电时,利用两性电解 质形成的一个由阳极到阴极逐步增加的pH 梯度,使不同的酶或蛋白质聚焦于与其等 电点相当的pH值位置而进行分离的电泳技 术。
(三)聚丙烯酰胺胶体的制备
制胶模 1 梳形样品槽模板 2 长玻璃板(后面) 3 短玻璃板(前面) 4 U形橡胶框
(四)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的特点与用途
1、电渗作用比较小 2、凝胶孔径可调 3、电泳分辨率高 4、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 5、机械强度高
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制胶模 1 梳形样品槽模板 2 长玻璃板(后面) 3 短玻璃板(前面) 4 U形橡胶框
类型
Tris-HCl 凝胶浓度
凝胶孔径
样品胶 浓缩胶 分离胶
pH 6.7 pH 6.7 pH 8.9
3% 3% 7.5%
大(大孔凝胶) 大(大孔凝胶) 小(小孔凝胶)
不连续电泳三层凝胶的性质
不连续凝胶电泳示意图
(一)基本原理
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阴离子去污剂十二烷基 硫酸钠(SDS),不影响凝胶的形成,不影响蛋 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因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主要 取决于其自身分子量的大小。
SDS能打开蛋白质分子间的氢键和疏水键,使蛋 白质变性成为松散的线状。
同时大多数蛋白质的每个氨基酸能与固定量的 SDS相结合 ,形成SDS–蛋白质复合物 。
(四)等电点聚焦电泳的操作过程 1、pH梯度支持介质的制备 2、电泳 3、分离组分的检测
(五)等电聚焦电泳的特点及应用
优点:(1)具有很高的分辨率(2)显现的 区带窄(3)聚焦力强(4)可直接并准确测 出等电点
等电聚焦技术的缺点是:①等电聚焦要求用 无盐溶液,而在无盐溶液中蛋白质可能发生 沉淀;②样品中的成分必须停留在其等电点 处,不适用于在等电点不溶或发生变性的蛋 白质
迁移率与带电分子所带净电荷成正比, 与分子的大小和缓冲液的黏度成反比
(二)影响电泳的主要因素
1、大分子的性质 2、电场强度 3、溶液的pH 4、溶液的离子强度 5、 电渗 6、温度 7、支持物的影响
二、分类
(一)按分离原理分类 1、区带电泳 2、自由界面电泳 3、等速电泳 4、等电聚焦电泳
(二)按有无固体支持物分类
1、按有无固体支持物可以分为两类:自由电泳和支持物 电泳。
2、支持物电泳根据所用的支持物不 同又可分为纸电泳、醋酸纤维薄膜 电泳、琼脂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PAGE)、SDS-聚丙烯 酰胺凝胶电泳
第二节 常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泳分离技术
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一)基本原理 1、凝胶的聚合及孔径 2、电泳效应 (1)连续性电泳系统的凝胶浓度一致,凝胶中的pH值
及离子强度与电泳槽液的相同。 (2)不连续电泳系统存在4个不连续性:凝胶层的不
连续性;缓冲液离子成分的不连续性;pH值的不连 续性;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4种不连续性,电泳时 会产生3种物理效应,即样品的浓缩效应、凝胶的分 子筛效应以及电荷效应。
(二)影响凝胶聚合的因素 1、试剂质量 2、凝胶浓度 3、温度和氧气的影响
选择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参考值
样品 蛋白质(酶) 核酸(RNA)
分子量范围
<104 (1~4)×104 4×104~1×105 1×105~5×105
>5×105
<104 104~105 1×105~2×106
适宜的凝胶浓度 (T%)
20~30 15~20 10~15 5~10 2~5
15~20 5~10 2~3.6
第八章 电泳分离技术
第一节 电泳的基本理论及分类
一、原理
(一)概念及原理 1、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与其自身
带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2、原理
电泳技术就是利用在电场作用下,由于 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点性质以及分子本 身大小、性状等性质的差异,使带电分子产 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对样品进行分离、 鉴定或提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