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新闻史第三章__维新运动中的国人办报热潮 (1)
中国新闻史第三章__维新运动中的国人办报热潮 (1)
一、国人早期办报主张 (一)林则徐的译报活动
林则徐(1785-1850)是近代中国“睁眼看 世界”第一人,也是最早认识到报刊社会功能的 中国人。
提出“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定控制之 方”。并组织翻译班子,译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了解敌情,以便制定对地策略。译报的内容包括 在华外报有关政治、军事、贸易等方面的报道。
郑观应:1842-1922
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教育家、实 业家。中国近代史上主张变法自强的杰出代表。 1893年出版的《盛世危言》影响极大,提出了对 中国社会进行全方位改革的资产阶级改革方案。 1922年病逝于上海。郑观应的新闻思想主要有: 1、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 广设日报是西方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枢纽。 2、创办报纸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 3、呼吁清政府允许国人办报。 4、主张制定报律规范报业,明确提出了新闻立 法的建议。
(三)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洪仁玕(1822—1864),太平天国后期 领导人、卓越政治家。1852年,广东起义受 挫后逃往香港。1859年来到天京被封为干王, 总理朝政。并向洪秀全进呈治国纲领《资 政新篇》,其中包含了洪仁玕的新闻思想 和对报纸功能的观点。 1、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新闻主张:①设新闻馆; ②准卖新闻篇;③兴新闻官;④只须实写。 2、报纸的功能:
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到1898,全国各地出 版的中文报刊有120种,多数为中国人自办, 而又以维新派创办的数量最多、影响最大。 这些报刊积极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打 破了在华外报的优势,成为中国社会舆论 的主要力量。
一、强学会时期的资产阶级报刊(18951896) 1895年“公车上书”活动后,资产阶级 政治改良运动进一步开展。8月,康有为、 梁启超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刊 《万国公报》。强学会成立后,该报即成 为强学会的机关报。
3、在国内最早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 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 允许报纸“指陈事实”“言之者无罪,闻 之者足戒”。 4、论述了报纸的文风问题。认为报纸应 该直抒胸臆,词达而已,批评科举考试使 用的文体,指出“时文不废,天下不治”; 5、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从业者 应道德高尚、知识广博;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 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兴起 第二节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第三节 维新派报刊特点与历史作 业
第一节 兴起 一、概况
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一些士大夫和 爱国知识分子从外国人办的报刊中接受了西方资 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而眼界大开,初步认识到 报刊的社会功能,开始自己动手创办报刊。 目前新闻史学界公认的第一张国人自办近代 报纸是1873年创刊于汉口的《昭文新报》。 19世纪70年代,在香港、广州、上海、汉口等 地中国人创办了一批近代报刊。其中 1874年,王 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是早期国人所办报刊 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
这些翻译材料后来汇集成册,称为《澳 门新闻纸》,这是我国最早的译报,还不 是严格意义上的报纸。
在《澳门新闻纸》的基础上,林则徐还 选择了其中部分内容编辑为《澳门月报》5 份,后来被收录入魏源的《海国图志》中。
(二)魏源
林则徐被革职后,将手中资料交予魏源, 委托其编撰《海国图志》,1842年完成50卷 本的编撰工作,1843年正式出版,这是第一 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介绍世界各国情况 的巨著,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办报主张。
总结:最早的三家维新派报刊
《万国公报》1895年8月17日在京创办 《中外纪闻》 1895年12月16日在京出版 《强学报》 1896年1月12日在上海创刊(集中反 映了维新派的政治要求)
《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作 为第一批中国政治团体机关报,标志着中 国政党报纸的萌芽。它们冲破了封建“言 禁”,为即将到来的国人办报高潮拉开了 序幕。
5、业务工作上,大多参照了外国人在当地 出版的中文报纸的模式,国人在业务上的 突出贡献是创立并发展了政论文体,为后 来时务文体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 6、报业环境方面,这些国人自办报刊处境 十分困难。首先是经济上的困难。民族工 商业发展还很薄弱,不能为报刊生存和发 展提供足够的广告收入;读者少,发行少; 缺少政党或者政府的经费和财政支持;其 次是政治上的困难。主要来自封建统治者 对办报活动的限制以及来自租借的限制。
《强学报》:1896年1月12日,康有为等又 在上海创办了强学会会的机关报《强学 报》,康门弟子徐勤和何树龄主编。以 “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 舞弊,达民隐”为其宗旨,成为维新派在 南方的喉舌。 该报政治色彩更为浓厚。旗帜鲜明地倡 导变法维新,发出了“穷则变,变则通, 通则久,不变则不能久矣”的警告,明确 提出了“明定国是”、“开设议院”等政 治主张。《强学报》只存在14天,出版3期。
1. 华南的《知新报》:(1897.2- 1901.1) 维新派在华南的重要舆论阵地。康广仁 任总经理。 宗旨:介绍西学、宣传新政、鼓吹变法 图强。 因在澳门 ,言论大胆,戊戌变法后仍在 出版,是维新派在国内出版时间最长的报 纸。
2.华北的《国闻报》 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 1897年10 月26日由严复和友人创办于天津租界。该报 主张“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并仿 照《泰晤士报》“日报之后,继以旬刊”之 例,
二、国人办报高潮时期的维新派报刊(1896-) 1896后,随着维新运动进入高潮,维新派 的办报活动也进入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 维新派和支持维新运动的知识分子创办了 许多宣传鼓吹变法的报刊。 其中由梁启超 任总主笔的《时务报》是当时维新派的主 要机关报,影响最大。
(一)《时务报》 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旬刊,创办 人有黄遵宪、梁启超、汪康年等。总经理 汪康年,主笔梁启超。 《时务报》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强为 宗旨,是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也是 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产生轰动效应的报刊。 数月间销量最高达1.7万余份,风靡海内, “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影响极大, 为推动维新运动起了很大作用。
二、 国人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一)背景 1、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在19 世纪60年代之后迅速的发展 2、国内变法自强的要求风起云涌 3、近代西方报业发展模式和办报知识向国 内的传播,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参与了外国 人创办报纸的工作,积累了办报经验
(二)概况 内外条件具备的基础上,19世纪70年代, 国人自办报刊活动开始兴起。一般认为艾 晓梅于1873年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是 国人自办报刊活动的开端。 其后有香港的《循环日报》(1874)、 上海的《汇报》(容闳 1874)与《新报》 (1876),广州的《述报》与《广报》等30 多种。在这批国人自办报刊出版时间最长、 影响最大的是香港的《循环日报》。
(1)报纸是维系中央政权,加强集中统一领 导的有力工具,可以“禁朋党之弊”、消 除各种离心力量。 (2)办报是实现民主政的手段,能大家太 平天国与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3)报纸具有教育民众、移风易俗的作用。 (4)报纸具有监督政府的作用。 ——我国近代报刊思想的第一位奠基人。
(四)王韬、郑观应的办报主张 到了19世纪70~80年代,一些有识之士 纷纷发表文章,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了 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色彩的办报主张。 其中比较系统的有王韬与郑观应。
《万国公报》:维新派办的第一份报刊,1895年8 月创办于北京,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萌芽, 以洋务宣传为目的。梁启超、麦孟华主编,双日 刊。因与上海《万国公报》重名,12月改名为 《中外纪闻》。 《中外纪闻》:比《万国公报》更具有报纸的性 质,除了言论外,增加了新闻、外电、各报摘录、 译报、上谕等,主要是宣传维新变法,但言论还 比较谨慎。 维新派组织学会、创办报刊的活动,引起了清政 府顽固派的恐慌,1896年1月被迫停刊。
总之,第一批国人自办报纸,数量不多、 规模不大,发行时间不长,地域不广,而 且为了生存往往需要寻求广泛的庇护,或 者挂洋招牌,所以总体上社会影响不大。
真正打破外报对中国报业垄断、改变中 国近代报业结构的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创 办起来的维新派报刊。维新派报刊活动中 民族报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开创了政治 家办报的传统。
《循环日报》
《循环日报》:大型日报,1874年2月4日创刊 于香港,王韬创办并任主笔(10年)。该报以 “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 旨,是中国第一家以政论为灵魂、鼓吹变法自强 的铅印报纸。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认为 “循环”变法乃自强之道,能实现由弱到强的转 变。以后办报立言成了资产阶级报业的传统。 (1959年终刊) 在版式上基本仿效外国人办的中文报纸,广 告占报纸版面的3/4左右。同时,它以印刷业为依 托,经营各种文化事业。
前一个阶段(强学会时期) 从1895年8月到1896年8月,这一时期的 报刊主要有:《万国公报》(北京,后改 名为《中外纪闻》,北京强学会机关报)、 《强学报》(上海强学会机关报)。 两份报纸的创办为即将到来的国人办报 高潮拉开了序幕。
后一个阶段(高潮时期) 从1896年8月到1898年9月,这一阶段的 报刊主要以上海、澳门、长沙、天津为中 心,有《时务报》(上海)、《知新报》 (澳门)、《国闻报》(天津)、《湘学 报》《湘报》(长沙)。 维新派将办报作为组织运动、领导运动、 指导运动的主要手段。
在《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城宜 设新报馆》《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 等文章中提出其办报主张: 1、提出办报的目的与意义。目的是“强 中医攘外,诹远以师长”,即“办报立 言”,宣传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办报 立言”成为我国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 传统之一。 2、论述了报纸的功能与作用。“民隐得 以上达”“君恵得以下逮”“达内事于 外”“通外情于内”。
第二节 维新运动与第一次办报高潮
概 述
1894年,甲午海战的失败,宣告洋务运 动破产,国人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空前高 涨。以此为契机,在维新运动的推动下, 国人自办的报刊 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涌现, 形成了国人创办近代报刊的第一次高潮。 维新派在维新时期的报刊活动以1896年8 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