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教师教案模板

大学教师教案模板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案
. 编号:04
课时安排:8 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
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四章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目的:使学生了解实际流体的两种流动型态,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的两种型式,掌握沿程损失、局部损失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基本要求:理解实际液体的两种流动型态,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产生原因,以及边界层概念及绕流阻力概念。

掌握均匀流的基本方程、圆管层流与紊流沿程阻力系数及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理解当量粗糙度、当量直径、水力半径等重要概念。

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难点?疑点):
本章各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4-1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的两种型式0.5学时
§4-2层流、紊流与雷诺数 1.5学时
§4-3圆管中的层流运动1学时
§4-4紊流的特征及紊流切应力1学时
§4-5尼古拉兹实验1学时
§4-6当量粗糙度的概念与工业管道λ的计算1学时
§4-7当量直径的概念与非圆管的沿程损失1学时
§4-8管道流动的局部损失1学时
共计8学时
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 实际液体的两种流动型态的判别,均匀流的基本方程,圆管层流与紊流的流速分布,沿程阻力系数及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

#沿程损失与局部损失的特征,当量粗糙度、当量直径的概念,紊流沿程阻力系数的计算。

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深化:紊流理论基础,紊流理论的应用,N-S方程与雷诺应力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拓宽:现代紊流模型的发展。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教学方式:讲授——提问——讲授——习题课——实验
注意问题:紊流与层流的判别,圆管紊流的速度分布、切应力分布与紊流阻力系数经验公式的选取。

教学媒介:多媒体结合板书
讨论、思考题、作业:
1. 讨论:1)紊流是怎样形成的?
2)为什么Re数可用来作为判别流态的唯一准则,而临界速度却不可以?
2. 作业:
习题:4-2、4-5、4-8、4-9、4-10、4-14、4-16、4-19、4-21、4-22、4-23、4-24、4-25、4-27、4-28、4-29、4-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