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革开放后铁路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铁路的发展


环渤海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
建设以北京为中心,以 京津为主轴,以石家庄、 秦皇岛为两翼的城际轨 道交通网络,覆盖京津 冀地区的主要城市,基 本形成以北京、天津为 中心的“两小时交通 圈”。到2020年,京津 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总 里程达到710公里,主 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
谢 谢
建设以广州为中心,以 广深、广珠城际轨道交 通为主轴,覆盖区内主 要城市,衔接港澳地区 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 地区城际轨道交通总里 程约达600公里,线网 布局满足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要求,主要技术装 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
建设以广州为中心,以广 深、广珠城际轨道交通为 主轴,覆盖区内主要城市, 衔接港澳地区的城际轨道 交通网络。到2020年,珠 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 通总里程约达600公里, 线网布局满足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要求,主要技术装 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青藏铁路的建成后的影响
1.青藏铁路的建成带动了西藏经济持续发 展 2.使西藏地区的运输成本将大幅度降低 3.使西藏地区的矿产资源将得到大力开发 4.打破西藏长期的封闭状态 5使得西藏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京广高速铁路
京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简称“京 广高铁”)是以客运为主的高速铁 路。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广州, 经过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 南、广东6省(直辖市),全程 2298公里,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 的高速铁路。设计速度350公里/小 时,现运行速度降为310公里/小时。 该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是我国“四纵 四横”客运专线网之一,形成一条 与京广铁路并行、纵贯我国南北、 辐射范围最广的高速客运通道。京 广高铁使京广铁路实现客货分离。 京广高铁已于2012年12月26日全线 开通运营。从北京坐高铁到广州的 旅行时间缩短至8小时。
改革开放后铁路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铁路的6次大提速
青藏铁路和它的建设历史 青藏铁路的建成后的影响 京广高速铁路 环渤海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划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

改革开放后铁路的6次大提速
1997年4月1日第一次提速:提速主要在京广、 京沪、京哈三大干线进行。允许时速超过120 公里的线路延长为1398公里,时速超过140 公里的线路延长为588公里,时速超过160公 里的线路延长为752公里。 1998年10月1日第二次提速:提速范围 重点还是上述三大干线。允许时速超过 12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6449公里,时速 超过14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3522公里, 时速超过16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1104公 里。 2000年10月21日第三次提速:提速范围主要 是陇海、兰新、京九、和浙赣线。允许时速 超过12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9581公里,时速 超过14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6458公里,时速 超过160公里的线路为11拔 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高原地理位置独特,自 然条件、地质条件极其复杂
青藏铁路之最 .世界海拔最高 .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 道 .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 道 .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 .亚洲最大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大桥 .长江源头第一铁路桥——长江源特大桥 .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建设项目
青藏铁路的建设历史
2001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建设青藏铁路。青藏铁路二期为格尔木至拉萨段, 全长1118公里,途径多年冻土地段550多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965公里, 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工程分三个阶段建成:格尔木至望昆段在 于2002年11月铺通;望昆至安多段551.7公里已于2005年底铺通;安多至拉萨 段441.9公里在2006年11月铺通;2007年6月全线配套建成。按照青藏铁路建设 初步方案,西藏自治区内段建设总投资为160亿元。青藏铁路现在已成为世界上 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
改革开放后铁路的6次大提速
2001年10月21日第四次提速:提速范围主 要是京九线、武昌-成都(汉丹、襄渝、达 成)、京广线南段、浙赣线和哈大线。允许 时速超过12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13166公里, 时速超过14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9779公里, 时速超过160公里的线路为1104公里。 2004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 2007年4月18日,铁道部决定实施第6次提 速, 一条银龙静静的俯卧在华北平原上,从此 把北京和天津两个城市更为紧密的联系在 一起,一列列国产动车组呼啸而过,引领 着中国铁路跑出了令人心跳的速度:394.3 公里/小时!2008年8月1日,耗时仅三年建 成的京津城际铁路如期运营,作为我国第 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水平的 高速城际铁路,它翻开了中国铁路史新的 一页,高速铁路时代已经已扑面而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