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数学压轴题大全(安徽)按右图所示的流程,输入一个数据x,根据y 与x 的关系式就输出一个数开始据y,这样可以将一组数据变换成另一组新的数据,要使任意一组都在20~100(含20输入x和100)之间的数据,变换成一组新数据后能满足下列两个要求:(Ⅰ)新数据都在60~100(含60 和100)之间;y 与x 的关系式(Ⅱ)新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与原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一致,即原数据大的对应的输出y新数据也较大。
结束1(1)若y 与x 的关系是y=x+p(100 -x) ,请说明:当p=时,这种变换满足上2述两个要求;(2)若按关系式y=a(x -h) 2+k (a>0) 将数据进行变换,请写出一个满足上述要求的这种关系式。
(不要求对关系式符合题意作说明,但要写出关系式得出的主要过程)12【解】(1)当P= 时,y=x+12100 x , 即y=12x 50 。
∴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即P= 12时,满足条件(Ⅱ)⋯⋯ 3 分又当x=20 时,y=12100 50 =100。
而原数据都在20~100 之间,所以新数据都在60~100 之间,即满足12条件(Ⅰ),综上可知,当P= 时,这种变换满足要求;⋯⋯ 6 分(2)本题是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
若所给出的关系式满足:(a)h≤20;(b)若x=20,100 时,y 的对应值m,n 能落在60~100 之间,则这样的关系式都符合要求。
如取h=20,y= 2a x 20 k , ⋯⋯8分∵a>0,∴当20≤x≤100 时,y 随着x 的增大⋯10 分令x=20,y=60 ,得k=60 ①令x=100,y=100 ,得a×802+k=100 ②1由①②解得ak116060,∴12y x 20 60。
⋯⋯⋯14分1602、(常州)已知A( 1,m) 与B (2,m 3 3) 是反比例函数yy kx图象上的两个点.(1)求k 的值;C1B(2)若点C( 1,0) ,则在反比例函数ykx图象上是否存在点1O 11xD ,使得以A,B,C,D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梯形?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由( 1) m 2 (m 3 3) ,得m 2 3 ,因此k 2 3 .······ 2 分(2)如图1,作BE x 轴,E为垂足,则CE 3,BE 3 ,BC 2 3 ,因此∠BCE 30 .由于点 C 与点A的横坐标相同,因此CA x轴,从而∠ACB 120 .当AC 为底时,由于过点B且平行于AC 的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B ,故不符题意.······························ 3 分当BC 为底时,过点A作BC 的平行线,交双曲线于点 D ,过点A,D 分别作x 轴,y 轴的平行线,交于点 F .由于∠DAF 30 ,设D F m m ,则AF 3m1 ,AD 2m1 ,1 ( 1 0)由点A( 1,2 3) ,得点D( 1 3m,2 3 m ) .1 1因此( 1 3m ) ( 2 3 m ) 2 3,1 12解之得7m 3(m1 0 舍去),因此点133D 6,.3此时14AD 3,与BC的长度不等,故四边形ADBC 是梯形.······ 5 分y3 yD BBDCCO ExO H xFAA图2图1如图2,当AB 为底时,过点C 作AB 的平行线,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 D .由于AC BC,因此∠CAB 30 ,从而∠ACD 150 .作DH x 轴,H 为垂足,则∠DCH 60 ,设CH m2 (m2 0) ,则DH 3m2 ,CD 2m2由点C( 1,0) ,得点D( 1 m ,3m ) ,2 2因此( 1 m2) 3m2 2 3 .解之得m2 2(m2 1舍去),因此点 D (1,2 3) .此时CD 4,与AB的长度不相等,故四边形ABDC 是梯形.·········7 分如图3,当过点C 作AB的平行线,与双曲线在第三象限内的交点为 D 时,同理可得,点D(2,3) ,四边形ABCD是梯形.··············9 分综上所述,函数y 2 3x图象上存在点 D ,使得以A,B,C,D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梯形,点 D 的坐3标为:3D ,或D (1,2 3) 或D( 2,3) .···············10 分63yBCO xDA图33、(福建龙岩)如图,抛物线 2 5 4y ax ax经过△ABC 的三个顶点,已知B C∥x轴,点A在x 轴上,点C 在y 轴上,且A C BC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2)写出A,B,C 三点的坐标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探究:若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且在x 轴下方的动点,是否存在△PAB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不存在,请说明理由.y解:(1)抛物线的对称轴x5a 52a 2⋯⋯⋯ 2 分AC B1x1(2)A( 3,0) B (5,4) C (0,4) ⋯⋯⋯⋯ 5 分2 5 4把点A坐标代入y ax ax 中,解得1a ⋯⋯⋯ 6 分61 52y x x 4⋯⋯⋯⋯⋯⋯⋯⋯⋯⋯⋯⋯⋯⋯⋯⋯7 分6 64yM(3)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3 个.以下分三类情形探索.设抛物线对称轴与x 轴交于N ,与CB交于M .A 1KN1 QP3x过点B 作BQ x 轴于Q ,易得BQ 4 ,AQ 8 ,P2 P 1AN 5.5,BM 5 2··········12 2 2 2 2PN AP AN AB AN 80 (5.5)1 119925 199P ,·························9 分12 2②以AB为腰且顶角为角B的△PAB 有1 个:△.P AB2在Rt△BMP 中,225 2952 2 2 2MP BP BM AB BM 80 10 分2 24 25 8 295P ,·······················11 分22 2③以AB为底,顶角为角P的△PAB 有1 个,即△P AB .3画AB 的垂直平分线交抛物线对称轴于P3 ,此时平分线必过等腰△ABC的顶点C .过点P作P3K 垂直y 轴,垂足为K ,显然R t△P3CK ∽Rt△BAQ .3P3K BQ 1CK AQ 2.5····以AB 为腰且顶角为角①A的△PAB有1 个:△P1 AB .2 2 2 82 42 80 AB AQ BQ ·················8 分在Rt△ANP 中,P3K 2.5 CK 5 于是OK 1 ···············13 分P3 (2.5,1) ··························14 分注:第(3)小题中,只写出点P 的坐标,无任何说明者不得分.4、(福州)如图12,已知直线1 ky x 与双曲线y (k 0)2 x交于A,B 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为4.(1)求k 的值;k(2)若双曲线y (k 0)x上一点C 的纵坐标为8,求△AOC 的面积;yk(3)过原点O的另一条直线l 交双曲线y (k 0)于P,Q 两点(P 点在第xA一象限),若由点A,B,P,Q 为顶点组成的四边形面积为24,求点P 的坐标.解:(1) ∵点A横坐标为 4 , ∴当x = 4 时,y = 2 . BO x∴点A的坐标为( 4 ,2 ).图121 8y x y∵点A是直线与双曲线(k>0)的交点,2 x∴k = 4 × 2 = 8 .(2) 解法一:如图12-1 ,∵点C在双曲线上,当y = 8 时,x = 1∴点C的坐标为( 1, 8 ) .过点A、C分别做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为M、N,得矩形D M O N.S 矩形ONDM= 32 ,S △ONC= 4 ,S △CDA= 9 ,S△OAM= 4 .S△AOC= S 矩形ONDM- S △ONC- S △CDA- S △OAM= 32 - 4 - 9 - 4 = 15 .解法二:如图12-2 ,过点C、A分别做x 轴的垂线,垂足为E、F,6∵点C在双曲线y 8x上,当y = 8 时,x = 1 .∴点C的坐标为( 1, 8 ).∵点C、A都在双曲线y 8x 上,∴S △COE= S △AOF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