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之基础巩固18 农业的区位选择(基础夯实)考纲考点考法1.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变化。
(重难点)2.农业地域的形成.(重难点)3.农业的区位选择。
(难点)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以区域图或某种作物的生长习性和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生产条件评价。
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常见)形式呈现。
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5年5考)1.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特点主要方面变化特点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变化较快科技等3。
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
温室大棚内水果、蔬菜口感较差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大棚内光照不足,昼夜温差较小,有机物积累少.2.宁夏瓜农常在瓜地里铺上一层鹅卵石,试分析其作用.提示减少蒸发,保持水分;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积累有机物,提高瓜果品质。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1)自然因素类型生产优势有利影响不利影响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夏季(全年)降水少,干旱,水源是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温夏凉,降水比较均匀)利于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雨天多,日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多种气象灾害(寒潮、台风、干旱、暴雨洪涝等)影响农业生产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光热水充足,利于生产—地形(位于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土层深厚,易于耕作土壤肥沃(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距离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农业区位选择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并获得最大的效益。
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地选择,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从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有明显的依赖性,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因地制宜,尤其要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举例如下(1)(2)(3) 错误!→错误!(4) 渔业→错误!2.从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不同的农业类型对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的要求不同。
(1)市场需求量国内外市场需求量是国家制定政策和措施的重要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类型、产量、规模和发展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市场需求量。
(2)交通便捷的交通是农业尤其是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更需要的条件之一。
(3)国家的政策和措施政府政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它对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4)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与分布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会增加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和刺激农产品品种及结构的改变,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分布的影响更为明显.在城市郊区及工矿区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蔬菜、乳肉禽蛋为重点的副食品生产基地。
但在交通运输业高度发达和冷藏保鲜技术较高的国家和地区,这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已经减弱。
(5)科技是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但科技因素是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的。
无论是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还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科技因素。
现代化农业就是科学化的农业。
农业生产条件分析农业生产条件分析(1)自然因素(静态因素)分析要点气候光照①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更多有机物。
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瓜果比较甜.②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
如西欧地区因光照不足,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农业以乳肉畜牧业为主。
③光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不足的问题.如我国东北平原,虽然纬度较高,但夏季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热量①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如我国海南,因热量条件好,农作物可一年三熟。
②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树水源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有时会成为限制性因素,如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2)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市场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城郊农业交通运输推动商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政策一般对农产品种类和种植面积影响较大通过鼓励或限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农业种植面积和农产品种类劳动力劳动力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农产品的成本和质量农业技术如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域的范围,利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等农业区位因素分析(2016·高考海南卷)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
据此完成1~3题.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光照D.土壤2.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A.劳动力成本低B.生产技术先进C.种植历史悠久D.能源供应充足3.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解析第1题,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故修建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是为了改善热量条件,所以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
故选A。
第2题,从材料提取信息“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说明该地区温室培植蔬菜的生产技术比较差,同时也说明该地区温室培植刚起步不久,称不上历史悠久。
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较少,劳动力的成本较高,但该地区具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能为温室培植提供充足的能源。
故选D。
第3题,从材料提取信息“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和该地区引进的温室培植“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说明政策扶持最直接的目的是让蔬菜尽可能满足当地需求,减少对外依赖.故选A。
答案1。
A 2.D 3.A(2015·高考全国卷Ⅱ)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4~5题.4.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5.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解析第4题,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随着珠三角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多,花卉和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增大。
农民用花基、菜基取代桑基、蔗基,生产花卉、蔬菜,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提高了经济收入.故选D。
第5题,城市数量增加,使城郊农业发展较快。
城郊农业深受城市市场的影响,要为城市人口提供大量的花卉、蔬菜、肉蛋奶等农产品,种桑、种甘蔗显然与城郊农业的发展方向不一致。
故选A。
答案4。
D 5。
A农业区位选择(高考全国卷Ⅰ)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完成6~7题。
6.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7.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
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解析第6题,哥伦比亚地处赤道附近,与美国相比,在冬季(2月14日)其生产鲜切玫瑰花的突出优势为气温较高。
第7题,墨西哥与美国相邻,与哥伦比亚相比,其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突出优势是距离近,运费低。
答案6。
C 7。
A农业生产条件分析8.(2016·高考全国卷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解析第(1)问,应结合“喜高温”“抗寒性差”“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等茉莉的生长习性作答。
第(2)问,一方面要根据横县的地形条件分析其有利于茉莉种植的条件(冲积平原由河流搬运的泥沙堆积而成,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地势高,受洪水的威胁较小,且有利于排水,土壤不会过湿等);另一方面要结合“根系发达"(疏松的土质利于根系伸展)、“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等茉莉的生长习性进行分析。
第(3)问,若选择问题①,应侧重分析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优势及其积极影响。
根据材料“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可知,横县适宜茉莉种植,茉莉花茶产业的规模优势明显,对其他地区的启示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并扩大生产规模以取得规模效益;同时,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茉莉花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若选择问题②,应针对茉莉花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以提高茉莉花茶产业竞争力的措施,具体应从研发、生产工艺、产品种类、市场开拓、品牌维护等方面提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