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压强一、压强的概念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用单位面积上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来表示,公式为F P s =,其中s 是受力面积。
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符号“Pa ”。
F P s =是压强的定义式,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压强计算。
二、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柱体是指横截面积处处相同的几何体,体积公式为V sh =。
如图7。
3所示为几种常见的柱体。
对于置于水平面上的柱体来说,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设柱体密度为ρ,高为h ,底面积为s ,因此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g s V hgF mg P gh s s s s ρρρ=====,可见,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柱体底面积无关。
例1 (上海第30届大同杯初赛)如图7.4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棱劈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三棱劈的密度均匀且底面为矩形,若分别沿两物体图中虚线将右上侧切掉m 甲△和m 乙△,且m m <甲乙△△,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 甲和P 乙的大小关系为( )A .P P >甲乙 B .PP <甲乙C .PP =甲乙D .都有可能分析与解 显然,三棱劈可看做底面为矩形的柱体的一半,三棱劈对地的压强等于等高的柱体压强的一半,即12P gh ρ=,因此与高度有关,切除之后乙的高度较大,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B 。
例2 (上海第19届大同杯复赛)如图7.5所示,A ,B 两正方体叠置在一起放于水平桌面上,A 的密度为Aρ,B 的密度为Bρ,若它们的边长比为:1:1a b =,A 对B 的压强与对桌面的压强之比:2:3A B P P =,则:AB ρρ=________。
若不断地缩小A 立方体的体积,但始终保持A 的形状为立方体,使A ,B 两立方体的边长:a b 的比值由1:1逐渐变为1:2,则压强:ABPP 的比值变化情况为________(提示:通过计算分析后,写出变化情况)。
分析与解 设A ,B 的边长分别为a ,b ,则AA P gaρ=,332A B Bga gb P bρρ+=,因此233A AB A B P ab P a b ρρρ=+,将1a b=代入得023A A A BPPρρρ==+,则2A Bρρ=.a 减小后,有222233332332222222222A A B A s P ab ab b b b b b P a b a b a a a a a ρρρ====+++++令332222b b y a a a =++,由基本不等式,可得333362233232322222b b b b by a a a aa a =++⋅⋅==定值当且仅当3222b a a =,即3114 1.5874a b =≈时,y 取最小值。
当ab由1:1逐渐变为1:1.5874时,y 减小,当ab 由1:1.5874逐渐变为1:2时,y 增大,因此A BP P先增大后减小。
三、液体的压强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均有压强,液体的压强公式为P gh ρ=,其中ρ是液体密度,h 是液体中某处的深度。
液体内部同一深度的位置,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均相等.由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可知,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我们可以得出深度为h 的液体,对侧壁压强的平均值为2h P g ρ=,即平均压强等于一半深度处的压强.若侧壁面积为s ,则侧壁受液体的压力为12F Ps ghs ρ==。
值得一提的是,液体对侧壁压力的等效作用点却不在2h 处.实际上,压力的等效作用点叫做“压心”,面我们用类比法来寻找压心的位置。
如图7.6所示,作一个与矩形挡板ABCD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EFG △,并让EF 与BC 共线。
用一些距离为x △的等距平行线将矩形挡板分成n 个相同的小矩形,则这组平行线将EFG △分成n 个等高的梯形(最上面一个可视为上底为零的“特殊”梯形)。
考察第i 个小矩形和小梯形,适当调节各个恒量的值,可使得各小梯形所受到的重力与对应的小矩形所受液体的压力相等,所以,矩形ABCD 所受压力的压心位置与EFG △重心位置等高由三角形重心知识可得,重心到三角形顶点的距离等于边EF 上中线长的23,故水对矩形侧壁ABCD 的压心与AD 边的距离为23h 。
例3 (上海第30届大同杯复赛)地震造成了很多堰塞湖,如图7。
7所示,假设有一块立方体石块堵住了水的去路,设水的密度为ρ,石块的质量为m ,石块的左右侧面为正方形,边长为a ,宽度为b ,石块与地面足够粗糙,不会滑动,水若能推倒石块,则石块的宽度b 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A .49a b mρ< B .42a b mρ<C .43a b mρ<D .44a b mρ<分析与解 石块被推倒时,将绕图7.8中O 点转动.当水的深度等于石块高度a 时,石块最容易被推倒,此时水对石块侧面的平均压强为2a P g ρ=,水对石块侧壁的压力2312F Paga ρ==,考虑到压力的等效作用点距水底的距离为13水的深度,则在能被推倒的情形下,应有32a bF G >,解得43a b mρ<,选项C 正确。
本题极易将2a 处作为压力的等效作用点,导致得出错误答案。
四、压强的变化问题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强大小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由于物体对水平面压力的大小等于物重,因此压强可以表示为F mgP s s ==,当s 不变而压力变化了F △时,固体对水平面压强的变化量为FP s=△△.F P s=是压强的定义式,对固体、液体和气体都适用;P gh ρ=是由压强定义式推导出来的,适用于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同时也适用于计算柱状固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可见对液体和柱状物体,当液体或柱体的高度变化了h △时,柱体对接触面的压强变化量为h P g ρ=∆△。
同样多的水盛于不同形状的容器中,对容器的压力压强却不一定相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也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
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所受重力大小时(一般是圆柱形容器且容器内只有液体),可用G P s =液来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在处理液体压强变化的问题时,要灵活应用P gh ρ=和G P s=液这两个公式。
压强变化问题多是立方体问题和圆柱形容器内的液体问题. 例4 甲、乙两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如图7.9所示。
则:(1)甲、乙的密度关系是________。
(2)若将甲、乙两个立方体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则两者对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的关系是________。
(3)若在甲、乙两个立方体上分别放置一个质量相等的铜块,则它们对地面压强'P 甲、'P 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4)若将甲、乙两个立方体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则两者对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的关系是________。
分析与解 压强的变化有两个公式:FP s=△△和P g h ρ=△△,本题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公式。
(1)由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可得gh gh ρρ=甲甲乙乙,由图可知hh >甲乙,则ρρ<甲乙。
(2)将甲、乙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由于柱体压强P gh ρ=,竖直截去部分厚度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因此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不变,有''PP =甲乙.(3)在甲、乙上分别放置一个质量相等的铜块时,、乙对地面的压力的增加量F △相等,等于铜块重力的大小。
则F Ps =甲甲△△,FP s =乙乙△△,由于ss >甲乙因此PP <甲乙△△,乙的压强增加较大,则有''PP <甲乙.(4)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则甲、乙压强的减少量分别为P Phρ=∆甲甲△,P Phρ=∆乙乙△,由于..,则PP <甲乙△△,可见甲压强减小的较少,因此剩余部分的压强''PP >甲乙.例5 (上海第30届大同杯初赛)如图7。
10所示,底面积不同的柱状容器甲、乙分别盛有两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P <甲乙,若要使两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可行的方法是在( )A .甲中抽取、乙中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B .乙中抽取、甲中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C .甲、乙中同时抽取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D .甲、乙中同时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 分析与解 由PP <甲乙,结合h hh >甲乙,根据P gh ρ=,可得ρρ<甲乙。
若在甲中抽取、乙中倒人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则P 甲减小,P 乙增大,P 甲与P 乙不可能相等,选项A 错误。
若在甲中倒入、乙中抽取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则P 甲增大,P 乙减小,但存在一种可能,即甲中已经倒满时,P 甲仍小于P 乙,因此B 项并不能保证一定可行,选项B 错误。
若在甲、乙中抽取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则P 甲减小,P 乙减小,由P g h ρ=△△,可知甲和乙压强的减少量PP <甲乙△△,又初始时hh >甲乙,因此可以假设抽取的高度等于h 乙,则P 乙减为零,而P 甲大于零,因此,在抽取的高度适当的时候,可以满足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选项C 正确.若在甲、乙中同时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则甲和乙压强的增加量P P <甲乙△△,因此更不会满足题意。
本题正确选项为C .练习题1.(上海第16届大同杯初赛)室温下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用密封细管相连,右边烧瓶内装满水,左边烧瓶内充满空气,如图7。
11所示。
现将装置浸没在热水中,则气、液界面O 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A .向右B .向左C .不动D .无法确定2.(上海第21届大同杯初赛)如图7。
12所示,、乙两容器内盛有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
当水温从80℃降低到2℃时,P 甲和P 乙的变化情况是( )A .P 甲变小,P 乙不变B .P 甲不变,P 乙变小C .P 甲和P 乙均变小D .P 甲和P 乙均不变3.(上海第29届大同杯初赛)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密度关系是ρρ>甲乙,当在甲、乙两物块上分别放重为1G ,2G 的物体或分别施加竖直向上的力1F ,2F (1F ,2F 均小于物块重力)时,甲、乙两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1G 与2G ,1F 与2F 的大小关系是( )A .12G G >,12F F >B .12GG >,12F F <C .12GG <,12F F <D .12GG <,12F F >4.(上海第29届大同杯初赛)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内,再注入高度为1h 的某种液柱,结果使管内水银面下降了2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