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d模型影视级概念表现课程 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模板+教案

3d模型影视级概念表现课程 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模板+教案

《3D模型影视级概念表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95410614课程名称:3D模型影视级概念表现课程性质: 专业课总学时:96学分: 3.5适用对象: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先修课程:3D模型高级技、CG概念设定、影视级原画设计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3D模型影视级概念表现》课程性质属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以数字信息化技术及实践教学为主。

通过该课程体系的学习让学生理解电影3D模型的制作流程规范,如何利用相关专业软件实现特效镜头效果。

利用PS技术绘制逼真的贴图效果,使学生通过学习能独立制作完成电影中出现的数字3D模型及灯光效果。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条件和教学实践的需要等。

)《3D模型影视级概念表现》课程基本理论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材质、什么是灯光?材质是外衣的话那么灯光就是渲染气氛的一种手段。

其次再教授掌握材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制作流程,加强对材质属性特点的学习,分析三维软件中材质贴图与灯光技术之间的联系,在灯光学习中要注意用理论来指导实际布光,三维软件中的灯光是通过计算机运算出来的,它与物体本身的材质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利用实际的案例制作来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D模型影视级概念表现》课程的教学性质属于讲授加项目实践类方式,教学主要是在电脑机房,教学实践是通过项目类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以行业专业流程及工作能力实现课程最终效果。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及多媒体授课)《3D模型影视级概念表现》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教师制作案例并进行整体分析,总结出相关的知识重点与难点。

按照实践项目进行多媒体讲授与展示,同时总结出技术特点与制作经验。

(四)实践环节1.名称:渲染基础:实验材质基础:实验mental ray应用:实验道具场景材质:实验灯光及渲染部分:实验写实角色制作:实验2.主要内容与要求:通过学生上机操作,学生及时反馈问题或教师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师生进行交流解决提出解决方案。

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题标准完成项目的实验创作,其中包括六项制作流程的具体内容。

3.学时分配:渲染基础:10课时材质基础:10课时mental ray应用:15课时道具场景材质:25课时灯光及渲染部分:16课时写实角色制作:20课时(六)本课程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教学主要讲授三维材质的属性、贴图品质、灯光原理及灯光渲染的各项知识点,通过实践案例制作来深入学习高品质渲染效果。

在制作中来分析各个材质的特性,灯光对材质的影响。

它们的技术环节是有相互联系与影响的。

因此3D材质贴图与灯光技术是电影级效果制作的重要环节,对今后的《3D动画与引擎测试》、《3D工作室高级商业项目实训课程》等课程都是打下一个基础。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按使用的重要性程度、顺序排列,并注明编者姓名、出版社、出版日期等。

)1、《水晶石技法Maya 2008灯光与材质》编著:水晶石数字教育学院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04 ISBN97871151954182、《水晶石影视动画精粹 MAYA & MENTAL RAY影视动画渲染》编著:水晶石数字教育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02-1 ISBN9787121155437(八)说明(在此部分可做一些补充说明。

)析本学期学习内容,综合影视级高精度模型的制作及渲染基本理论,课程基本技术要求学生学习重点放在写实的视觉表现上。

分析软件的具体操作和模型制作的各个重点难点,以及容易遇到的问题,使学生从宏观角度理解本课程的意义、制作方法,以加深记忆。

汇看学生作业,对作品进行总体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更加明确,以便于今后的加强。

将项目制作融入教学,使得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将琐碎的内容串连起来,让学生建立宏观概念。

对作品的优劣有所区别,使学生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

建立评价标准,对今后的设计工作有很大帮助。

课题设计应严格围绕大纲要求进行。

二、教学内容纲要(一级标题用4号黑体加粗)第一章导论——渲染基础一、教学基本要求1.灯光类型与属性2. Render Global Settings(全局场渲染设置)3.色彩构成、灯光的语言、电影光影分析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灯光的特性及应用1.色彩构成基础2.灯光的语言3.灯光基本功能4.灯光基础5.灯光案例6.自然光在CG中的表现技巧第二节mental ray(渲染器)基础1.参数说明2.间接照明3.GI(全局照明)与FG(最终聚集)结合使用4.焦散和全局照明第三节课程教学介绍1、明确课堂学习内容——教师应介绍自主设计的应用性课题内容、目的、要求、以及组织学习所用的办法。

2、明确课外延展学习任务——教师应提供知识性内容的自学与检查要求,以及自学资料与自学方法的指导意见。

3、严格明确得分要求——包括资料搜集、审阅、整理能力,综合表述能力,制作技术能力,运用综合性知识并完成实际课题的能力。

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各项能力的考核标准与分值比例。

第二章引入性课题——材质基础一、教学基本要求1、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对材质的概念学习,使学生理解影视级渲染的基本技巧和水准要求,并分类完成不同的部分。

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和分析,使学习技巧有根有据,为之后的课题打好基础。

2、课题要求:(1)学习常用材质球的基本属性和高光属性;(2)Hypershade(超级材质编辑器)的使用;(3)常用Shader(材质)的类型和属性;(4)Maya特殊材质介绍。

3、课题达标:课题完成后,学生应全面掌握CG渲染基础的技术原理,学会如何调节各个重要命令及相关参数。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课题阐述1、使学生明确课题目标是什么,需要哪些知识和技巧,如何获取。

2、介绍类似课题别人如何做的,有哪些方法。

3、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分析方式和学习方法。

第二节课堂探讨1、材质球的基本属性和高光属性概念。

2、Hypershade(超级材质编辑器)的使用。

3、常用Shader(材质)的类型和属性。

4、Maya特殊材质介绍。

备注:具体内容由教师与学生讨论进行进一步确定。

课题完成后由学生分组对自己的设计内容进行展示和阐述,由教师进行总结与评价。

第三节讲解辅导1、Bump2d(2D凹凸)和Bump3d(3D凹凸)2、Sampler Info(信息采样)3、Condition(条件)4、Reverse(反转)5、Blend Color(混合颜色)6、2D程序纹理——Ramp(渐变)纹理的使用6、File(贴图纹理)的应用7、投射器8、制作步骤9、反射与折射10、环境贴图制作虚拟反射第三章核心技能课题1——mental ray应用一、教学基本要求1、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对间接照明原理的学习,使学生理解Final Gather(最终聚集)的应用,并分类完成不同的部分。

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和分析,使学习技巧有根有据,为之后的课题打好基础。

2、课题要求:(1)学习全局照明及焦散的使用;(2)HDRI(高动态范围图像)的应用;(3)mental ray灯光的综合应用;(4)Sub Surface Scattered(次表面散射)的应用。

3、课题达标:课题完成后,学生应全面掌握mental ray基础的技术原理,学会如何调节各个重要命令及相关参数。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课题阐述1.间接照明原理-Final Gather(最终聚集)的应用2.全局照明及焦散的使用3. HDRI(高动态范围图像)的应用——车漆材质渲染案例4. mental ray灯光的综合应用(FG\gi\portal_light写实灯光案例)5. Sub Surface Scattered(次表面散射)的应用第二节课堂探讨1、讨论通间接照明原理2、讨论全局照明及焦散的使用3、HDRI(高动态范围图像)的概念4、(FG\gi\portal_light写实灯光案例5、次表面散射的应用技术特点备注:具体内容由教师与学生讨论进行进一步确定。

课题完成后由学生对自己的设计内容进行展示和阐述,由教师进行总结与评价。

第三节讲解辅导1.光子和焦散的概念2.焦散和全局照明的计算原理3.焦散的参数设置与控制4.全局照明的参数设置与控制HDRI(高动态范围图像)的应用——车漆材质渲染案例1.案例概述2.制作步骤HDRI(高动态范围图像)的应用——车漆材质渲染案例1.案例概述2.制作步骤mental ray 常用材质的应用(综合案例)1.常用材质案例一2.常用材质综合案例3.本章小结第四章核心技能课题2——道具场景材质一、教学基本要求1、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影视级别UV信息的划分及展开,使学生理解UV信息与贴图信息直接的联系,并找到各自的技术特点。

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和分析,使学习技巧有根有据,为之后的课题打好基础。

2、课题要求:(1)学习UV的划分;(2)实拍各类质感纹理素材;(3)学习绘制贴图细节的技巧与方法;(4)整理及修改相关文件。

3、课题达标:课题完成后,学生应全面掌握道具场景材质的技术原理和素材绘制修改,学会规范的制作流程要求。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课题阐述1.UV的概念2.多边形和NURBS的UV的区别3.UV检测纹理的应用4.多边形的UV映射方式5.UV Texture Editor(UV纹理编辑器)的使用6.多变形UV的转换与传递7.UV编辑的注意事项第二节讲解辅导1.写实道具、场景灯光制作(结合HDRI)2.PS制作道具材质3.各贴图与材质球通道的链接,渲染输出4.赋予低模进行反复调整5.整理及修改相关文件第五章延展应用课题——灯光及渲染部分一、教学基本要求1、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影视级别特效技术,使学生理解行业特效镜头是如何从无到有,并找到合适的案例进行讲解。

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和分析,使学习技巧有根有据,为之后的课题打好基础。

2、课题要求:(1)学习U光学效果、景深、大气;(2)Paint Effects(画笔效果);(3)渲染的基本设置;(4)学习分层渲染方法;(5)写实道具场景制作案例分析。

3、课题达标:课题完成后,学生应全面掌握道具场景材质的技术原理和素材绘制修改,学会规范的制作流程要求。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课题阐述1、使学生明确课题目标是什么,需要哪些知识和技巧,如何获取。

2、介绍类似课题别人如何做的,有哪些方法。

3、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分析方式和学习方法。

第二节讲解辅导1.Light Fog(灯光雾)及阴影雾的运用2.Light Glow(辉光特效)的运用3.摄像机的景深设置4.大气、环境雾的运用Paint Effects(画笔效果)1.Paint Effects(画笔效果)相关概念2.树林一角3.星空4.火焰字渲染的基本设置1.Render Settings(渲染设置)简介2.序列的渲染设置注意事项3.分层与合成综合案例4.分层渲染第六章展示作品综合实践课题——写实角色制作一、教学基本要求1、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制作大量的实践项目,使学生熟练掌握CG技术的核心技术与制作原理,并找到合适的案例进行讲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