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专项练
习
一、单选题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热带雨林生产力高的表现有()
①光合作用强烈②土壤肥沃③生物生长迅速④生物循环旺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热带雨林系统脆弱性的原因有()
A.生物残体分解慢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3.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4.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比刚果河流域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③受巴西暖流的影响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已认识到热带雨林保护的意义,因此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不应再负任何责任
B.亚马孙雨林的保护只对这一地区的国家有利
C.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是一对矛盾,不可调和
D.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为了提倡低碳生活,某公司推出了一款公益行动“蚂蚁森林”:用户依靠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来养大电子设备中的虚拟树。
虚拟树长成后,就在某个实际地点种下实体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蚂蚁森林”公益行动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全球变暖B.水土流失C.生物多样性减少D.土地荒漠化
7.目前该公益行动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成功种植五千多万棵树,这些实体树的主要功能是()
A.涵养水源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D.保持水土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9.“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10.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
俄罗斯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存在成、过熟林大量积压、腐烂的现象。
俄罗斯原木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产值仅占全球木材市场贸易的3%。
下图为俄罗斯森林资源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俄罗斯的成、过熟林大量积压、腐烂,资源浪费严重,主要原因是()
A.夏季气温高,木材易腐烂变质B.气候温暖潮湿,病虫害多发
C.林区位置偏远,基础设施不足D.矿物能源丰富,木材市场小
12.我国是俄罗斯木材的主要进口国,进口区森林分布区的木材主要属于()
A.针叶树种B.落叶阔叶树种
C.常绿阔叶树种D.常绿硬叶树种
13.俄罗斯木材产业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A.保护森林,减少采伐量B.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C.加强监测,防治病虫害D.伐育结合,提高覆盖率
下图示意我国M商品粮基地及其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M区域与我国南方商品粮基地相比,突出的优势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B.生长周期短
C.人均耕地面积大D.科技水平高
15.右图图例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①湿地②农田③建设用地B.①湿地②建设用地③农田
C.①农田②湿地③建设用地D.①建设用地②农田③湿地
16.M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将导致()
A.洪涝灾害减轻B.生物多样性增多
C.水体污染减轻D.环境人口容量变大
二、综合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2月18日中午,内蒙古阿拉善盟吉兰泰地区出现今年首次沙尘天气。
材料二:我国政府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
很多地方以此为契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替代产业。
退耕后的农民既获得了政府提供的口粮,又从多种经营和其他副业中增加了收入。
(1)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现象日益加剧,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
(2)请你为我国荒漠化的防治提出合理化建议。
(3)简述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境内,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
下图为扎龙湿地位置图。
材料二:扎龙湿地因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它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的内陆湿地。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湿地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1)简析扎龙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
(2)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功能,试分析扎龙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下,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图1)。
材料二: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其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图2)。
(1)早期的珠三角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完成的生产环节是加工,以____产业为主;
1990年后____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珠三角的主导产业。
(2)根据材料二,简述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特点。
(3)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
1.C2.C3.A4.D5.D6.A7.B8.C9.A10.B11.C12.A13.B14.C15.A16.D 17.(1)自然原因:气候异常,温度升高,蒸发加剧,土地沙化严重。
人为原因:北方草原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沙化;林区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建筑工地多,工地建筑用沙缺乏保护等。
(2)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或控制人口增长。
(3)有利于当地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增加劳动收入;有利于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
18.(1)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
(2)调节局地气候,减小温差;调节径流,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19.(1)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
(2)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后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
(3)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良好的区位,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