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定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定义

? 中度:24~72小时症状最明显,意识淡漠,嗜睡、出现惊 厥、肌阵挛、下颌抖动、肌张力减退、瞳孔缩小、周期性 呼吸伴心动过缓,脑电图呈低电压、惊厥活动,1~2周后 可逐渐恢复,但意识模糊进人浅昏迷并持续5天以上者预 后差。
? 重度:初生至72小时症状最明显,昏迷,深浅反射及新生 儿反射均消失,肌张力低下,瞳孔固定无反应,有心动过 缓、低血压、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常呈现去大脑状态,脑 电图呈现爆发抑制波形,死亡率高,幸存者每留有神经系 统后遗症。
定义: 由于各种围产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
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称之为缺氧缺血性脑病, 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HIE发病率为0.9%.
病因:围产期窒息、早产儿
发病机制
?脑血流改变
?血流重新分布:大脑半球-灰质-皮质。
?脑组织生化代谢改变
?缺氧-无氧代谢-乳酸增多-酸中毒。 ?ATP减少-膜泵失常-细胞内高渗-细胞毒性水肿。 ?脑缺氧-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天冬氨酸)浓度
预后
?轻者经过治疗和恢复正常。 ?重者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瘫,低智、生长
发育落后、癫痫等,严重威胁着小儿的健 康和生命,也给社会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负 担。
及时、准确
诊断
?本症病史和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易与新 生儿期其他疾病的症状相混淆,临床与尸 检诊断亦可相距甚远。
?运用影像学技术,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 率。
?是HIE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MRI 表现
? 急性期
? 多表现为脑水肿、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及皮层 下出血或脑白质损害。
? 脑水肿
? 多见于额、顶、枕叶内; ?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 ? 灰质变薄,灰白质分界模糊或消失; ? 脑沟、脑裂和脑室狭窄。
?轻度:皮层及皮层深部点状及条状高信号,并伴或不 伴幕上或幕下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度:除上述轻度表现外,尚有两侧额叶深部白质对 称性点状高信号及(或)沿侧脑室室壁条带状高信号, 可伴局限性脑水肿。
?重度:除上述中度表现外,有下列任一项者:基底节 区、丘脑高信号伴内囊后肢相对低信号;皮层下囊状 低信号的坏死区;弥漫性脑水肿使脑深部白质呈普遍 低信号,脑室内出血伴病侧脑室扩大。
增高 。
?神经病理学改变
?缺氧缺血区坏死、出血。 ?白质病变:白质脂类沉着、星形细胞反应性增生、脑
室周围白质营养不良,后者发展为囊性改变。
临床表现
? 轻度:出生24小时内症状最明显,常呈现淡漠与激惹交替, 或过度兴奋,有自发或刺激引起的肌阵挛,颅神经检查正 常,反射正常,瞳孔扩大,心率增快,无惊厥,脑电图正 常,3~5天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很少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T1WI
两侧基底节、丘脑腹外侧核对称性的高信号
MRI 表现
? 恢复期和后遗期
?多出现脑室旁白质软化、脑萎缩、脑梗死及脑内囊腔 或空洞形成。
?脑组织软化及胶质增生
?表现为皮质下白质内的小囊状区,T1WI呈稍低信号或低信 号,T2WI高信号,FLAIR呈低信号
?脑萎缩
?脑白质容积减少 ?脑沟、脑裂和脑室增宽
?稍后病变区囊变,则 CT显示类圆形边界清楚 的更低密度灶
? 室管膜下出血一周内显示高密度,以后变成 等密度,难以显示。
? 脑室内出血注意三角区液液面。一周后脑积 水是预后不佳的表现
CT急性期表现

CT 表现-急性期
CT
CT
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MRI 检查
?有助于对某些超声和CT不能检测出的部位 如大脑皮层矢状旁区,丘脑、基底节梗死 等的诊断。
? 脑室及脑外间隙: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MRI 表现-急性期
T1WI
T2WI
脑水肿
MRI 表现-急性期
T1WI
T2WI
T1WI
T2WI
皮质和皮质下沿脑回走行的斑点状或先条状异常信号
MRI 表现-急性期
T1WI
T2WI T1WI示额叶深部白质内对称性点状稍高信号
MRI 表现-急性期
T1WI
HIE 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定义
HIE-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临床对影像的需求
?影像表现-----临床定义-----临床决策----预后
目的:探讨用影像手段解决HIE(急性期、进展期、恢复期、 后遗期) 的精确临床定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头颅B超
? 新生儿及小婴儿由于前囟未闭,可行超声检查。
? 对室管膜下出血及脑室内出血敏感
? 不足:对轻度缺血改变不敏感。
CT 检查
?对脑水肿、梗死、颅内出血类型及病灶部位等有 确诊价值.早期不敏感,尤其对早产儿因为未髓 鞘化的白质显示普遍性低密度
CT 表现
? 早期不敏感,因为未髓鞘化的白质显示普遍 性低密度
?脑梗死
?梗死区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
MRI 表现-恢复期
T1WI
T2WI
脑组织软化及脑沟增宽
MRI 表现-恢复期
T1WI
T2WI
脑白质容积减少
MRI 表现-恢复期
T1WI
T2WI
DWI
脑梗死
MRI表现-后遗期
MRI 分级-临床定义
? 根据 T1WI 上的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参考对病儿 随访结果,将所见分为轻、中、重度。
MRI 分级
?脑白质损伤病灶的数目、大小、分布区域 多少及有否囊变分为I~Ⅳ级。
HIE早期脑白质损伤的MR1分级表
? 出血(以T1WI表现为主)
? T1WI表现为皮层及皮层下白质沿脑回走行的点状及迂曲条状高信号, T2WI呈低信号;
? 额叶深部白质相当于侧脑室前角的前外侧,可见两侧对称的点状稍高 信号;
? 沿两侧侧脑室壁边缘的条带状高信号;基底节及丘脑病变:表现为斑 片状高信号;
? 严重者,两侧基底节、丘脑腹外侧核对称性的高信号,内囊后肢正常 髓鞘化受到阻碍,正常的高信号消失而呈低信号;
HIE 影像学检查方法
?头颅B超是新生儿 HIE诊断的首选方法
?CT对于颅脑早期出血诊断敏感
?MRI是B超及CT的重要补充,尤其对轻度 HIE 评判价值更大,有重要的潜力。
超声检查
?具有无损伤、价廉、可在床边操作和进行 系列随访等优点;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可检 测脑血流速率及阻力指数,对诊断和判断 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