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高速铁路调度管理体系高速铁路调度指挥涉及运输组织、机车车辆、通信信号、供电、安全监控、维护救援、旅客服务等多学科,直接影响高速铁路调度指挥模式选择的原因主要是高速铁路的运营模式。
国外高速铁路调度指挥模式基本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以日本为代表,通过构建各专业综合调度系统以适应高速客运专线的特点和需求;第二类为德国模式,其调度系统是以地区为中心建立调度控制中心,而不是以高速线为中心;第三类是以法国和西班牙为代表,以线路为目标建立控制中心,基本沿袭既有铁路的传统模式。
5.1 日本5.1.1 日本新干线运输组织特点日本新干线不仅在技术装备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运输组织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日本全国的旅客列车时刻表是一个月发布一次,除了大的运行图调整以外,每个月发布的旅客列车时刻表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我国的旅客列车时刻表基本上是以年为周期来发布的。
这种以月度为单位发布旅客列车时刻表的方式也突破了我们的惯常思维,也就是旅客列车不能随便更改开行时间的思维。
实际上,在客运专线上全部运行客车,有一部分旅客列车就和既有线上运行的货车一样,是可以随着客流或者线路的情况而随时变化的,重要的是要做到让旅客了解列车时刻表的变动。
要做到以人为本,变化的列车在时刻表中可以单独表示或者以红色、添加星号等显著的方式来表示。
目前,新干线列车已实现了高峰期4分钟追踪连发,而且高峰期可持续两个小时以上。
日本新干线运输组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一是新干线列车采取分段运输的模式,一般不跨线运行;(2)采用规格化运行的运输组织方式;(3)列车编组自由、灵活又相对固定;(4)车站站场规模小但利用率高,列车立折时间短;(5)预留备用线、主要以顺延晚点方式解决列车晚点问题,大力压缩晚点时间,实现高正点率;(6)白天运行,夜间维修,互不干扰。
5.1.2 日本新干线调度指挥系统日本新干线调度系统的构建适应高速铁路运行的特点,充分考虑了高速行车所伴随的高风险性及行车安全对调度系统的依赖性,突出了安全的重要地位;充分考虑了高速旅客有效利用时间的强烈愿望,把正点作为工作核心。
构建了集各专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调度系统。
该系统以运输计划为龙头,综合了与行车有关的各方面的内容,使整个调度指挥系统全面协调地工作。
日本高速铁路采用标准轨,与既有线(窄轨)形成两个独立系统,故其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基本上是采用独立的系统。
日本新干线调度指挥系统的构建适应高速铁路运行的特点:充分考虑了高速行车所伴随的高风险性及行车安全对调度系统的依赖性,突出了安全的重要地位;日本新干线按线(东海道山阳)和区域(东日本公司)分别设置单独的调度指挥系统,无国家级统一调度指挥中心;东海道山阳新干线与既有线完全独立,调度系统完全独立,并设立了备用中心;东日本公司的部分高速列车下既有线运行(既有线改造,在既有线上列车运行速度较低),与既有线调度指挥系统间相互协调;基于对可靠性、实时性、安全性等不同要求,各子系统采用不同网络通道相连接。
图5-1-1 东日本公司调度室布置图日本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是典型的综合型指挥系统。
东海道、山阳新干线调度指挥采用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COMTRAC(COMputer aided TRAffic Control),是1964年东海道新干线开通时开始采用的,调度中心在东京,为防止地震等自然灾害,在大阪设置了备用中心。
目前COMTRAC的功能已经不能适应东日本公司新干线等的要求。
1995年11月,将东北、上越、北陆新干线各子系统进行整合,形成了新的COSMOS系统。
COSMOS是日本最新、功能最全的调度指挥系统,调度中心设在东京(和东海道、山阳调度中心在同一大楼内)。
COSMOS 系统构成如图5-1-2所示。
图5-1-2 COSMOS功能子系统构成图COMOS系统由8个子系统构成:运输计划子系统、运行管理子系统、养护作业管理子系统、动车组基地内作业管理子系统、动车组管理子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信号通信设备监控子系统、电力控制子系统。
一、运输计划子系统运输计划子系统是新干线运输计划的编制及管理的系统。
主要编制列车开行计划(包括基本运行线、季节波动运行线、日别波动运行线以及团体旅客需求的临时运行线)、动车组运用计划、乘务员运用计划、动车组检修计划的基本计划;同时进行统计资料的编制、汇总和计划传、传输。
编制好的计划以日为单位向运行管理系统等进行传达;次日以后的计划向车站、乘务所(机车乘务员)、乘务区(列车乘务员)及总公司、分公司等部门自动传达。
在车站必要的开行情况表、在乘务所必要的乘务表等都自动输出。
运输计划管理业务包括基本计划、车辆使用计划和实施计划的编制、下达和执行等内容。
基本计划编制又包含基本列车计划、基本车辆运用计划和基本乘务运用计划的制订;车辆使用计划业务包含检查计划生成和车辆调配;实施计划包括临时列车计划、临时车辆运用计划和临时乘务员计划。
通常,基本计划和实施计划中的列车运用计划与车辆计划一体完成。
运输计划业务的关系如图5-1-3所示:二、运行管理子系统运行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将运输计划付诸于实施。
日本新干线的调度种类分为5种:运输调度、运用调度、电力调度、设施调度、信号通信系统调度。
其中运用调度是根据新干线的运行情况,发出更改乘务线路或列车运用线路的命令,当列车故障时,向乘务员发出紧急处理的指示,负责安排车辆的更换和修理,同时负责所有高速列车日常使用计划的制订。
基于运输计划系统编制好的列车时刻表,调整列车运行和向旅客提供信息。
主要有①列车运行调整;②运行表示;③列车时刻表管理;④进路控制;⑤旅客服务指南等业务。
运行管理系统由中央运行管理和车站运行管理构成,两者由专门网络连接。
中央运行管理的调度员在显示器上对运行线直接进行操作,包括列车运行变更、列车进路构成操作等。
当需要慢行时调度员直接进行临时速度控制。
ATC设备故障时的代用安全保障方法可以只由中央调度员和司机实施。
车站运行管理由车站PRC管理系统、控制系统和旅客向导装置构成。
车站PRC管理系统对进路控制、运行信息、运行图、手动控制等进行管理;车站PRC控制系统从车站PRC管理系统接受进路构成指示,对进路冲突条件等进行检查并向信号装置输出。
在养护维修时间段内,由养护作业用终端进行养护动车组进路的控制。
旅客向导系统根据车站PRC的实际信息对旅客进行广播和对信息板进行控制。
从中央向车站运行管理传送当日及次目的运行图信息,车站根据轨道回路的情况等进行控制,因此当网络发生故障时仅依靠车站PRC也能进行列车控制。
图5-1-3 运输计划业务关系图三、养护作业管理子系统养护作业管理系统是支持有关养护作业计划、实施等的系统。
中央系统与各养护区的终端以通用网络连接。
在各养护区的终端上登录的作业计划在中央系统保存,中央系统对当日养护作业的开始、结束以及出入新干线的环节进行管理。
施工人员用无线电话进行作业申请和报告作业的开始、结束等。
四、动车组基地内作业管理子系统基于计划系统编制的动车组运用和检修计划,对动车组基地内的具体作业、人员安排、场地和时间的分配等支持,同时对基地内的调车作业及进路等也进行管理。
五、动车组管理子系统动车组管理系统是对动车组检修业务进行支持的系统。
中央系统与动车组基地用通用网络连接。
主要进行动车组的检查、故障数据的管理以及装载动车组零部件的管理。
主要有以下功能:①动车组档案管理;②故障数据管理;③检修数据管理;④施工管理。
所有列车(动车组)的数据在中央系统管理,零部件的管理在动车组基地数据库中管理。
六、设备管理子系统设备管理系统指线路、电力、通信信号等设备检查数据的管理系统,中央系统与各检修区段系统用通用网络连接。
中央系统将来自综合检测车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传送到相应的部门。
各检修区段加工和管理本区段的设备维修数据。
中央系统和计划系统共用硬件设备。
七、集中信息监控子系统对新干线的沿线防灾情报以及信号通信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控的系统(CMS:Centralized in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中央系统通过专用的线路可以集中临视来自车站的信息(风、雨、轨道温度、ATC信号的水平及联动设备的动作状况等),中央系统也可以进行远程控制。
八、电力系统控制子系统进行新干线变电所的控制和定时停送电的管理,中央系统和各地区的系统由专用网络连接。
中央系统可以对各地区的系统进行控制。
日本的综合调度系统COSMOS,几乎包括了运输生产的全部调度管理业务。
日本新干线运营已经40年,累计运送旅客近60多亿人次,平均列车晚点时间在一分钟以内。
显然,综合调度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
5.2 法国5.2.1 TGV高速列车运输组织模式TGV高速铁路上除运行少量的邮政TGV列车(时速270km)和快运货物列车(时速200km)外,只运行TGV高速列车,最高运营速度从东南线的270km/h到地中海线的320km/h;高速列车下既有线后,以160km/h及以上的速度运行。
2004年,法国国内TGV动车组有352列,日均开行665列,其中周一至周五日均开行600列,周末日均开行750列,TGV列车通达站180个。
5.2.2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在法铁公司,运营基础部的运行图办公室(BH)设有国家级运行图办公室127人,下设有东北、东南和大西洋三个区办公室(见图11)共105人,分别负责三个大区的长途客货运行图(包括TGV列车运行线)编制工作。
设有组织与管理联络部,负责对外沟通与联络工作,统一发布信息,在各运输企业(目前只有SNCF一家)之间保持中立。
设国家级与地区局运行图办公室工作方法指导部,负责协调两级办公室工作,对跨区长途运行与地区内运行列车运行图编制工作提出指导办法。
设置THOR办公室,负责法铁计算机编图软件(THOR)使用与历史运行图数据维护工作,发表运行图的编成版本,向运输企业公布运行图资源。
5.2.3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管理模式高速铁路各调度工种的设置基本上是按三级管理设置,但具体方式不尽相同。
各高速线的调度组织形式不一,有两级管理和三级管理两种。
两级管理是指国家调度中心和CTC控制中心两级控制;三级管理是指国家调度中心、分局调度中心、CTC控制中心三级控制。
在国家控制中心和分局调度中心设有营运基础调度、客运调度、电力调度、动车组运用调度、司机调度。
法国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具有设相对独立的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按区域设置分局作为管理机构的特点,但也存在高速线与既有线相对独立的调度指挥模式难以适应运营需要的不足。
法国高速铁路的经营管理尚未形成独立的系统,其调度系统的构建思想受既有线的影响和制约,其调度业务仅包含客运组织、行车组织及机车车辆方面的调度,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功能较弱,在协调配合、应急处理等方面,不完全适应高速行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