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优化设计

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优化设计

减速器是机械行业中十分重要的传动装置,传统的减速器设计通常3
)限制模数最小值,得: 需要有经验的人员选取适当的参数,进行反复的试凑、校核确定设计方4)限制齿宽系数b/m 的范围: ,得:案,但也不一定是最佳设计方案,而优化设计的方法则通过设计变量的选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确定,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求解得到满足5)满足接触强度要求,得:
条件的最佳解,同时缩短设计周期。

为了合理分配行星轮系的总传动比,并使系统体积小、质量轻,建立了具有3个设计变量、1个目标函数
和几个约束方程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用MATLAB 优化工具箱进行求6)满足弯曲强度要求,得:解。

2K-H (NGW )型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优化设计:
式中: 、 -齿轮的齿形系数和应力校正系数; -许用弯曲应力。

3 所选优化方法的介绍
惩罚函数法:根据惩罚函数项的不同构成形式,惩罚函数法又可分为外点惩罚函数法、内点惩罚函数法和混合惩罚函数法三种,分别简称为外点法、内点法和混合法。

3.1 外点法:外点法的计算步骤
1)给定初始点 、收敛精度ε、初始罚因子 和惩罚因子递增系数c ,置k=0;
1-中心轮 2-行星轮 3-壳体
图1 NGW 型行星轮系机构简图
图1为NGW 型行星轮系机构简图。

已知:作用于中心轮的转矩T1=1140N ·m ,传动比u =4.64,齿轮材料均为38SiMnMo ,表面淬火45-55HRC ,行星轮个数c=2,要求以重量最轻为目标,对其进行优化设计。

1 目标函数和设计变量的确定
行星齿轮减速器的重量可取太阳轮和c 个行星轮重量之和来代替,
3.2 内点法:内点法是另一种惩罚函数法
因此目标函数可简化为:
其构成形式与上式相同,但要求迭代过程始终限制在可行域内进
行。

式中:z 1-中心轮1的齿数;m-模数,单位为(mm );
b-齿宽,单位对于不等式约束 ,满足上述要求的复合函数有以下两种为(mm );c-行星轮的个数;u-轮系的传动比4.64。

影响目标函数的独立参数应列为设计变量,即
在通常情况下,行星轮个数可以根据机构类型事先选定,这样,设计变量为:
其中,惩罚因子 是一递减的正数序列,即
2 约束条件的建立
由式(2)和式(3
)可知,对于给定的某一惩罚因子 ,当点在可1)小齿轮z 1不根切,得: 行域内时,两种惩罚项的值均大于零,而且当点向约束边界靠近时,两
2)限制齿宽最小值,得:
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优化设计
赵明侠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工程系 陕西 宝鸡 721013)
摘 要: 根据可靠性设计理论和机械优化设计技术,以NGW 型行星齿轮减速器为例,初步探讨优化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关键词: 行星齿轮减速器;优化设计;优化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H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1010074-02
2)构造惩罚函数
种惩罚项的值迅速增大并趋于无穷。

可见,只要初始点取在可行域内, 4 实例分析
迭代点就不可能越出可行域边界。

其次,两种惩罚项的大小也受惩罚因试按最小体积为目标设计NGW 型行星齿轮减速器。

已知:输入转距子的影响。

当惩罚因子逐渐趋于零时,对应成惩罚项的值也逐渐减小并Ta=1140N ·m ,传动比K=4.64,齿轮材料均为45钢,表面淬火,行星轮个趋于零,惩罚函数的值和目标函数的值逐渐接近并趋于相等。

由式(1)数C=2。

可知,当惩罚因子趋于零时,惩罚函数的极小点就是约束优化问题的最本优化总共有3个变量,7个约束条件,通过应用上述方法建立优T 0优点。

可见,惩罚函数的极小点是从可行域内向最优点逼近的。

因此,化数学模型,并用内点惩罚函数法求解。

现初始点取r =[20,40,4],0*6由式(2)和式(3)构成的惩罚函数称内点罚函数,对应的求解方法称F (X )=3.077×10。

经过迭代,得到最优解:X =[17.0000 44.6997 T *内点法。

7.3659]。

按国家标准对最优化设计结果进行圆整,可得X =[17,44,T *3.3 混合法:混合法是综合外点法和内点法的优点而建立的一种惩7.25],F (X )=2.73×106,且满足各项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值下降了00*罚函数法
[F (X )-F (X )]/F (X )=11.3%。

对于不等式约束按内点法构造惩罚项,对于等式约束按外点法构造 5 结论
惩罚项,由此得到混合法的惩罚函数,简称混合罚函数,形式为
1)优化设计确实可以起到减小空间尺寸、节省材料、减轻质量和降低成本的作用。

2)计算结果比较切合实际,准确可靠。

3)设计的数学模型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为深人研究行星轮系建立了基础。

式中, 为递减的正数序列; 为递增的正数序列。

参考文献:
[1]胡洪涛,NGW 行星回转减速器可靠性优化设计[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1996.
[2]王述彦、马鹏飞,2K-H 型行星齿轮系传动的优化设计[J].建筑机械化,2002.5.
[3]陈秀宁,机械优化设计[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
[4]陈举华、朱国强,行星齿轮传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9.
式中, 为一递减的正数序列。

[5]梁小光,行星齿轮减速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J].山西机械,2003. 可见,混合法与外点法一样,可以用来求解既包含不等式约束又包[6]龚小平,行星齿轮传动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J].行星齿轮传动的含等式约束的约束优化问题。

其初始点虽然不要求是一个完全的内点,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1994,31(5):2.
但是必须满足所有不等式约束。

3 IPv6校园网的组网
园网信息资源的IPv6普遍服务。

在出口路由器启用NAT-PT 功能时,可使新建IPv6校园网在核心层与原有IPv4网络实现互通,同时实现校内IPv6网络3.1 IPv6校园网的组网策略
与校外IPv4业务互通;也可以通过IVI 方式解决对于IPV6和IPV4网络资源校园网要从IPv4全部过渡到IPv6,必然是网络开始,当网络具备互访问题。

校园网重要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增加IPv6应用,安装和部署IPv6通信能力之后,基于IPv6的业务服务才能使用,用户才会真正使用IPv6网络支撑技术试商用系统,实现从网络层到应用层的IPv6应用。

IPv6网络。

高校校园网目前的出口主要是CERNET 和公网,公网主要是 4 结束语
IPv4,IPv6的还很少,而CERNET2主干网采用纯IPv6协议。

因此校园网要实现IPv6现阶段主要是实现与CERNET2的互通,并且要保证与CERNET 以及本文在在对IPv6过渡技术介绍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校园网络的实际情公网IPv4的互通。

况,提出IPv4向IPv6过渡阶段首先对校园网出口和核心进行改造升级,再与IPv6网络的互通:目前校园网接入设备都是基于IPv4的,校园网既对汇聚和接入进行升级,后对校园网重要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增加IPv6应有IPv4用户,也有支持IPv6的用户。

在过渡升级的时候既要考虑要IPv6用用,最终实现校园网从网络层到应用层的全方位过渡升级。

目前IPv4网络户对IPv6网络的直接访问,也要考虑IPv4用户对CERNET2纯IPv6网络访问。

上已经拥有丰富的资源,IPv6网络的信息和应用严重不足阻碍着IPv6发与IPv4网络的互通:目前大多数网络资源还是在IPv4网络上,因此校展。

校园网向IPv6的过渡不仅要提高校园网IPv6通信能力,同时还要提供园网要过渡升级到IPv6网络,必须考虑到现有IPv4用户对CERNET 以及公网更多基于IPv6的应用,才能真正把IPv6带入校园网中并满足高校师生的学的访问。

同时还要保证在过渡时期IPv6用户对CERNET 以及公网的访问。

习、科研、生活、娱乐需求。

3.2 IPv6校园网的实现
在IPv6还没有大量普及时,最好的方式是通过网络设备的平滑升级,参考文献:
进行IPv4/IPv6双栈建设,保持对现有IPv4用户和业务最佳兼容的同时提[1]周渔、龚俭,IPv6主干环境下校园网的接人[J].通信学报,2005,供IPv6 接入能力。

26(IA ):247-250.
1)在校园网由IPv4向IPv6过渡的初期,可以对学校出口路由器与核[2]侯金刚,积极推进IPv4到IPv6的过渡迁移[J].现代电信科学,心路由器/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采用支持IPv4/IPv6双协议的设备,汇聚2011(7):1-4.
交换机、接入交换机先不升级改造。

为了使校内用户均可以接入IPv6网[3]马严,IPv4向IPv6过渡技术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2(4):络,可以通过隧道技术使通过原有IPv4网络与外部和IPv6网络实现互通。

1-5.
也可采用灵活QINQ 技术,实现IPv6/IPv4双栈的接入服务。

同时建立纯[4]李星,IPv6过渡技术IVI[R].泰安:CERNET 华东北地区教育信息化技术IPv6网络实验机房,为本校开展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试验和应用提供试研讨大会,2009.
验环境。

[5]孔淼、史寿乐,基于IPv6校园网过渡技术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从网络主干(核心、汇聚)到接入层实现IPv4/IPv6技术升级,为2011(2):788-789.
用户提供IPv4/IPv6双栈网络服务,实现校园网用户的IPv6普遍访问和校
(上接第45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