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教育心理学 第五章知识的学习
小学教育心理学 第五章知识的学习
复习为巩固之本
过度学习
四、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
(一)知识的分类
知识: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 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知识分类的不同角度
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 个体知识和公众知识 结构良好领域知识和结构不良领域知识
陈述性知识
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包括事实、 规则、事件、态度等,是关于“是什么” 的知识。
第二节 知识的巩固与转化
一、知识的表征
知识在人脑中的存储和组织形式或者 说知识在人脑中的呈现方式。 信息加工的观点 联结主义的观点
二、知识的遗忘
遗忘是指认识过的材料(经历过的事 物)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发生错误的 回忆或再认的现象。
(一)遗忘的理论
• • •
衰退说
干扰说
提取失败说
•
动机遗忘说
(二)遗忘的规律
第Ⅳ级:初步的本质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 即初步代数的概括运算水平。其特点为:(1) 能用字母的抽象代替数学的抽象,例如能初 步列方程解应用题;(2)开始掌握算术范围内 的“集合”与“并集合”思想,例如,通过 求公倍数与公约数的运算掌握“交”与“并” 的思想;(3)能够完整地解答各种类型的“典 型应用题”;出现组合分析的运算。 第Ⅴ级:代数命题概括运算水平。儿童根 据假设进行概括,完全抛开算术框图进行运 算。只有极少数小学儿童能达到这一水平。
第Ⅱ级:具体形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儿童进 入了“整数命题运算”,掌握一定整数的实 际意义、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由于儿童经 验的局限,尽管有的运算的数的范围可以超 过他们的生活范围,但由于缺乏数表象而不 能真正理解运算中数的所有实际意义。
第Ⅲ级:形象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处于 从具体形象概括向抽象概括发展的过程中, 这阶段由于儿童的数表象的丰富与数的实际 意义的扩大形成了数概括的新特点:(1)不仅 掌握了整数,而且掌握了小数和分数的实际 意义、大小、顺序和组成;(2)能掌握整数和 分数概念的定义;(3)空间表象得到发展,使 儿童能够从大量几何图形的集合中概括出几 何概念,并掌握一些几何体的计算公式和定 义,因此,这一级水平又可称为“初步几何 命题运算”。
比较就是在思想中将各种事物或其个 别部分、特征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之 间的异同和关系。在教学上应用比较的 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精确、深刻 地分析不同情景中的异同。
用火烧(shāo),用水浇(jiāo),
用丝绕(rà o、rǎo),用手挠(ná o);
靠人是侥(jiǎo)幸,食足才富饶(rá o), 日出为拂晓(xiǎo),女子更妖娆(rá o)。 用手拾掇(duō),用丝点缀(zhuì ), 辍(chuò)学开车,啜(chuò)泣撅嘴。
第五章 小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的理解
一、理解及其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 (一)什么是理解 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 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 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二)理解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
二小学生理解发展的特点
林崇德:《小学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 发展的研究》, 第Ⅰ级:直观概括水平。儿童依靠实物、 教具或配合掰手指头来掌握10以内的数 概念,离开直观,运算就中断或发生困 难。
受时空和感官的限制
(2)模像直观
优点:能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事物简化、典型化
大大扩充了直观的范围
缺点:易导致学生获得不完全的感性印象
(3)言语直观
优点:不受时空限制 有利于形成概括 缺点:鲜明性、完整性不好 效果受教师表达能力等的限制
维果茨基 (18961934)
维果茨基创造性地提出了 最近发展区概念,为研究教学、 学习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提 供了一个参考框架。
智力技能又叫认知技能、心智技能。它分 为:
一般的智力技能——是可以广泛应用到许 多活动领域的技能,如分析技能、观察技 能等;
专门的智力技能——是在某种专门的认知 活动中形成并得到运用的技能,如下围棋 、速算等。
产生式:IF……THEN……它指明当具 备一定条件时,个体将作出一个什么 样的反应。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要证明线段AB和CD相等(目标),如 果它们是同一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平分线 (情景),则只要证这两个角是等腰三角形 的底角(行动)”
三、怎样提高小学生的理解水平
1.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感性材料 2.激活学生原有的有关知识 3.使新知识与原有知识间产生适当的差距 4.通过变式与比较促进学生理解科学概念
教材的直观
(1) 实物直观
优点:获得的感性认识真实、印象深刻
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便于知识的应用 缺点:不易突出事物本质特征
维果茨基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的 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实际发展水平以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 标志,潜在发展水平以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或 与能力较强的同伴的合作中表现出来的解决 问题的能力为标志。”
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的表 现形式,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尤其是隐 蔽的本质要素。
陈述性知识可以言传,也就是说,它可 以通过言语形式向他人传授,不会出现 “欲说而不能”的现象。
陈述性知识主要为言语信息,分为三种 不同水平: 符号表征 概念 命题
程序性知识
是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 的知识,是关于“怎么办”或“如 何做”的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 包括动作技能和认知技能两方面。
艾宾浩斯
《论记忆》(1885年)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 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步 缓慢。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三、促进知识巩固的策略
知识的巩固是指对所学知识的持久保持。
知识巩固的意义: 首先,学习是积累知识的前提. 其次,知识巩固是进—步学习新知识 的准备.
减少前摄和倒摄抑制的影响
变式对学生掌握概念及事物的因果联系等都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区分 事物的各种因素,并确定哪些是主要的、本质的, 哪些是次要的、非本质的。利用变式是防止扩大 和缩小概念外延的有效方法,对防止学生颠倒因 果关系,发展学生的归纳能力有重大意义。例如, 在几何中讲解三角形的“高”这一概念时,就要 运用变式,提供给学生各种典型的直观材料,或 者不断变换“高”所呈现的形式,通过不同的形 式反映其本质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