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一、项目背景
交通需求分析工作的主要研究范围为天津市中心城区, 并对中心城市范围内的滨海新区、 外 围组团进行相应的扩展研究。 对应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目标制定和规划编制的年限, 交通需求分析的目标年限分别为现 状 2000 年、规划期为 2020 年、近期为 2008 年。
1
中心城区主要建设用地分布及变化
年份 区域 内环内 内环中环 中环外环 合计 内环内 内环中环 中环外环 合计 居住 8.1% 27.1% 64.8% 100.0% 4.8% 23.5% 71.7% 100.0% 工业仓储 1.7% 13.0% 85.3% 100.0% 0.4% 7.0% 92.6% 100.0% 商业金融 10.6% 17.3% 72.1% 100.0% 12.5% 14.8% 72.8% 100.0% 行政科研 6.9% 19.7% 73.4% 100.0% 5.6% 21.6% 72.8% 100.0%
三、主要规划内容
1. 城市布局结构及土地利用分析 天津中心城市沿海河、津塘走廊形成由中心城区、滨海城区和 8 个外围组团构成的“一条扁 担挑两头”的分散组团式布局结构。中心城区呈现集中式布局形态,为单中心、极核式的圈 层放射结构。 城市发展以控制中心城区规模为主导,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和土地利用,以津——塘城市走 廊为发展主轴,逐步实现中心城区工业战略的东移和相关城市功能的疏散。 现状中心城区以三条环线划分成较为明显的不同城市功能区域,即以内环线以内为主的核 心商业、商务中心区;以中环以内和中环沿线的城市中心地区;中环线至外环线的外围区 域。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主要沿内环线、中环线及海河沿线布局,核心区为传统的商业中心和风 貌保护区。现状居住用地布局混杂程度较高,新建居住区以中环线至外环线地区为主;现 状城市工业、仓储用地主要分布于中环线以外,并以城区的南、北两端相对集中。
二、交通需求分析的指导思想
a) 以交通调查成果为基础 现状交通分析和交通需求预测主要以完成的相关交通调查为基础, 总结城市交通出行的基本 特征,分析变化趋势和选取特征参数,进行相关交通需求预测及变化分析。 b) 以现状及规划土地利用分析为依据 交通产生、 吸引和交通出行分布直接反映城市土地利用, 需求分析与城市土地利用的结合是 制定城市交通战略和建立交通运输模式的主要依据。 c) 保持相关研究和需求分析的延续性 保持天津中心城区相关交通研究及需求分析的延续性, 通过对以往数据分析、 应用保持城市 交通需求变化特点的可比性分析,并为以后规划的修订建立稳定的基础工作条件。 d) 相关经验的借鉴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发展特点和城市交通需求特点的分析, 并借鉴相关经验, 合理把握天津中 心城区交通发展趋势和发展目标的确定。
a) 骨干快速道路系统测试评价 基于城市布局结构和土地利用,结合未来城市交通走廊分析,分别建立了“环形放射” 、 “通 道”不同布局形态的快速道路系统方案。 运用 EMME2 交通规划软件,从网络系统规模、承担道路系统交通比例、网络负荷、出行可 达性、交通运输效率几服务水平等多方面进行测试,提出方案的决策依据。 b) 骨干客运系统测试评价 规划骨干客运系统由轨道交通(轨道主干线、轨道填充线)和公交优先系统(快速公交通 道和公交优先通道)组成。 测试分析主要从不同交通系统承担出行结构比例、最大断面出行量、出行速度、服务水平、 单位时间的出行可达范围等多项指标进行系统的优化比选。 5. 不同目标年限交通系统评价及适应性分析 针对中心城区 2020 年、2008 年规划交通系统进行测试评价,确定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的分期 策略。建立在交通需求进一步增长下,评价规划道路交通系统的远景适应性,并依此提出应 对措施。 6. 中心城区机动车停车需求分析 机动车停车需求由住宅区内停车需求、住宅区外停车需求和外来机动车停车需求三部分构 成。 结合天津中心城区私人轿车拥有量和住宅区分布, 在城市整体交通发展战略和交通政策指导 下,考虑城市生活水平和出行质量提高的要求,预测 2020 年住宅区内停车需求 80.92 万个 泊位。 住宅区外停车需求主要源自行政办公、商务、服务、交通枢纽的机动车交通出行,它与机动 车增长和出行率密切相关,结合未来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布局和土地利用,预测 2020 年住宅 区外停车需求为 76.47 万泊位。 随着天津中心城区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和辐射能力加强, 通过对外道路进出中心城区 及过境的机动车将大幅度提高,预测 2020 年外来机动车停车需求为 1.10 万泊位。
3
附图
图 1 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
图2
2020 年交通生成强度态势分布
图3
2020 年全方式客流 OD 分布
图4
2020 年道路网调整规划
图5
机动车道路交通流量分布
4
图6
中心城区客运系统组织模式
图7
2020 年规划轨道交通系统
图8
2020 年轨道系统客流分布
5

2000 年
2020 年
2. 城市机动化发展水平 未来天津市在一定时期内仍处于机动化水平的高增长阶段, 机动车的发展除满足社会经济发 展的基本需求外, 小汽车进入家庭成为带动机动化水平提高的主导因素。 鉴于天津市集约化 发展和高密度土地利用条件, 交通设施的供应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机动 车可能发展的水平, 未来机动车的发展呈现低限需求的基本态势和适度增长的高态势两个方 案。 A、机动车发展基本态势 交通设施供应水平及与之对应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始终成为影响机动车发展的制约因素, 与 交通设施供应相协调,机动车保持适度发展,至 2020 年全市机动车达到 200 万辆左右,中 心城区客货汽车为 108 万辆,中心城区私人小汽车拥有水平达到 150 辆/千人。 机动车发展基本态势是本次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分析的基础, 各种交通设施的规划应满足和 支持此种态势下的机动车发展水平。 B、机动车发展高态势 与机动车发展的基本态势不同, 道路交通设施的供应适度超前, 交通需求的增长得到较大程 度地满足,在此种态势下,至 2020 年全市机动车达到 278 万辆左右,中心城区客货汽车为 144 万辆,中心城区私人小汽车拥有水平达到 220 辆/千人。 高态势作为机动车发展的弹性方案, 在道路交通设施规划中适度满足此种态势下的机动车发 展需求,并以此种发展方案进行道路交通设施的远景适应性分析。 3. 交通出行分布特征 天津市中心城区居民日出行总量将由 2000 年的 945.68 万人次增加至 2020 年的 1264.88 万人 次,增幅达 33.8%。特点如下: a) b) c) d) e) 内环以内地区是出行的主要吸引区,而中环至外环地区是出行的主要产生区。 居民出行、流动人口出行、枢纽点出行的分布呈现不同特点 出行量向外围区扩展,于核心区集聚 出行生成强度呈“极核 核心圈层 外围地区”由高至低的特点 出行生成强度表现为单中心、圈层式及不平衡的空间分布态势
2020 年全方式客流出行(OD)空间分布的特征演化为:
2
随着 2020 年核心区中心功能的进一步强化和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强度的普遍提高,客流出行 在空间上表现为更强烈的中心放射形态, 客流出行的重心依然位于核心区, 并在中环沿线地 区出现多个相对集中的出行次中心, 整体客流出行重心偏于海河西侧和中心城区南部的态势 较为明显; 以中心放射的客流仍表现为不均衡的空间分布态势,主要分布方向为中心城区南部及西南 部, 次要分布方向为东北部和西北部, 并由此形成了连接核心区的东南——西北和西南—— 东北两条主要出行分布带。 4. 骨干运输系统的测试与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