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创造性思维与TRIZ思维技法

第3章创造性思维与TRIZ思维技法


一、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5)弹子锁最怕钥匙断在里面或被人塞纸屑、火柴梗进去,很
难钩取出来。制造锁时,在钥匙口对面预留一个小孔,若出现上 述情况,用细铁丝一捅就出来了。 6)电动机、缝纫机的机头上留小孔,便于添加润滑油。 7)防盗门上有小孔,装上“猫眼”能观察门外来人。
采用发散思维,可以尽可能多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 再收敛,通过论证各种方案的可行性,最终得出理想方案。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互补充、相互转化,在解决问题
中共同使用,经常取得事半功倍Leabharlann 效果。三、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已知 未知
过去
现在
未来
图3-7 正向思维示意图
未知
已知
图3-8 逆向思维示意图
三、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正向思维的特点:
与时间方向一致的,随着时间的推进进行; 符合事物的自然发展过程和人类认识的过程; 能够发现和认识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的新事物及其本质。 面对生产生活中的常规问题时,正向思维具有较高的 处理效率,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常用的正向思维方法有缺点列举法和属性列举法等。
第 3 章
创造性思维与 TRIZ思维技法
小故事
柏拉图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他28岁
~40岁都在海外漫游。 有一天他来到西西里岛一个镇上小住,小镇只有两位理发 师,他们各开了一家发廊。这两家发廊可谓天壤之别:一家 窗明几净,理发师本人仪表整洁,发型大方得体;另一家则 是又脏又乱,理发师也不修边幅,头发乱糟糟的。 柏拉图想理一下发,观察了这两家发廊后,却走进了那家 脏发廊。请问这是为什么?
现代奥运会简直是一场经济灾难,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
亏损10亿美元,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用去资金90亿美元, 第23届奥运会洛杉矶政府没有提供任何资金,居然获利 2.25亿美元,令全世界为之惊叹。这个创举要归功于尤伯 罗斯在奥运经费问题上采用了横向思维,如图3-5所示。
二、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
不建设豪华奥运村,利用 假期大学生宿舍办奥运村 出售火炬传递接力权(3 000美元/km),获得4 500万美元收入
选择30家赞助商 集资1.17亿美元
奥运会标志“山鹰”作为 专利商品广泛出售
图3-5 奥运会经费的横向思维
二、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
A
B
C
图3-6 纵向思维示意图
三、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正向思维:是按常规思路,以时间发展的自然过程、事物
的常见特征、一般趋势为标准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从已知到
未知来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逆向思维:在思维路线上与正向思维相反,在思考问题时, 为了实现创造过程中设定的目标,跳出常规,改变思考对象 的排列顺序,从反方向寻找解决办法的一种思维方法。
这四组思维方式,看似对立但又辩证统一,它们相互联
理论和方法结合互补,使创新实践活动得以丰富、高效地开
展。
一、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1、发散思维
指对同一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探
索,从而提供新结构、新点子、新思路或新发现的思维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J.P.吉尔福特)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扩散思维。(见示意图)
二、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
B
截面
B A A C C
图3-4 横向思维示意图
二、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
例3-4 彼特•尤伯罗斯组织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彼特•尤伯罗斯(Peter Ueberroth,1937~)因成功 组织了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被世界著名的《时代周刊》 评选为1984年度的“世界名人”。在尤伯罗斯之前,举办
“以少求多”的思维形式 “迁移类比”的能力
比喻一棵树:“树干”---某事物 枝桠、叶子、根茎---思维迁移的结果
一、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创意 1
创意 8
创意 2
创意 7
信息源: 思维基点
创意 3
创意 6
创意 4
创意 5
图3-1 发散思维示意图
一、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 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例如:思考“取暖”有哪些方法?
考角度,使问题顺利解决的思维方法。
转换型逆向思维案例: 司马光砸缸救人 圆珠笔漏油问题
三、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缺点逆用思维法
---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缺点,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
有利的思维发明方法。 这种方法并不以克服事物的缺点为目的,相反是将缺
点加以利用,从而找到问题解决方法。
三、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反转型逆向思维法 ----指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产生发明构 思的途径,主要是指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三个 方面。 功能反转型案例: 电磁感应定律(法拉弟) 空调的发明(谢多) 吸尘器的发明
三、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转换型逆向思维法
---指在研究问题时,转换解决问题的手段,或转换思
来思考,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大同的世界 里创造大不同。
第3章 创新思维方式与TRIZ思维技法
主要内容 @ 反省思维定势
@
@
学习创造性思维方式(含课堂练习)
了解TRIZ思维技法
1、多屏幕法
3、金鱼法 5、因果分析法
2、S-T-C分析法
4、整体思考法 6、资源分析法
@
实验与思考3: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实践
从单一方向发散有:晒太阳、烤火、开空调、电暖气、
电热毯等。 灵活性则要求通过借助横向类比、跨域转化、触类旁 通等方法,使发散思维沿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呈现 多样性和多面性。 从多方向发散可有:多穿衣、运动发热、人员密集、 去地窖„„等等。
一、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 发散思维的具体形式:用途发散 功能发散
一、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发散思维的应用
案例:“孔”结构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并解决了很多问题
如: l)整版邮票用直线“齿孔”把一枚一枚分隔开来。
2)钢笔尖上有一条导墨水的缝,缝的上端是一个小孔,
既利于储水,也利于生产加工中开缝隙。 3)12支平排放于一盒的钢笔、圆珠,为便于清点、查看 盒内笔杆数量和颜色,在盒底对应每一支笔处开一个较大的 孔,查验时只要翻过来一看就知,省时又省力。 4)有的高帮球鞋两边开通风孔,利于运动时散热。
一、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功能发散------是以某种功能为发散点,设想出获得 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
例如:对“物质分离”进行功能发散
结果:可采用过滤、蒸发、结晶等方法来实现。 对“照明”采用功能发散 结果:开电灯、点蜡烛、点火把、用手电筒、用镜子 反射太阳光等。
一、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结构发散----以某个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尽可能多的设
31岁-电灯
居里夫人:31岁-放射性三元素获诺贝尔奖
权威定势--尊重权威,不唯权威
3.2 创造性思维方式
@ 创造性思维方式---从创新思维活动中总结、提炼、概括 出的具有方向性、程序性的思维模式。 @ 主要类型: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系、相互结合,共同作用。 创造性思维与技法是进行创新发明的重要基础,与创新 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直达思维与旁通思维
横向思维是一种共时性的思维,它截取历史的某一横 断面,研究同一事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发展状况,并通过同 周围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比较中,找出该事物在不同环 境中的异同。
纵向思维是一种历时性的比较思维,它是从事物自身
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分析对比中,发现事物在不同时期 的特点及前后联系而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横向思维 与纵向思维的综合应用能够对事物有更全面的了解和判断, 是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技巧之一。
一、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2、收敛思维 @概念:是将各种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聚集在一起,尽 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各种信息重新进行组织、整 合,实现从开放的自由状态向封闭的点进行思考,从不同的 角度和层面,把众多的信息和解题的可能性逐步引导到条理 化的逻辑序列中,以产生新的想法,寻求相同目标和结果的 思维方法,形成一个合理的方案。 多中选优,综合求优
收敛式综合并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具有创新性的
整合,即以目标为核心,对原有的知识从内容到结构上进行 有目的地评价、选择和重组。
一、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构想1
构想8
构想2
构想7
目标 结果
构想3
构想6
构想4
构想5
图3-2 收敛思维示意图
一、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 特点:收敛思维具有封闭性、综合性和合理性。 @ 具体形式:目标识别法、层层剥笋法、聚焦法
结构发散
品或材料的用途。
因果发散
用途发散---是以某个物品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列举物
例如:对曲别针(回形针)材料发散得到各种用途
列举:„„
试一试借助思维工具----信息轴与信息场 信息轴A:重量、硬度、体积、长度、截面、弹性、直线、银白色 信息轴B:与曲别针相关的人类实践活动要素 如数学,音乐,艺术,家居,化学,旅行等 两轴交错形成信息场,发散思维得到各种结果 (练一练)
@ 常见的思维定势:
从众型 书本型 经验型势 权威型
3.1 思维定势
@ 克服思维定势:
创造性思维过程中需要突破思维定势。 从众定势--树立自信,尝试独立任务,凡事用心思考 书本定势--三遍读书法:完全正确--全部错误--综合总结 经验定势—爱因斯坦:26岁-“狭论” 37岁-“广论”
爱迪生: 29岁-留声机
一、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例3-2 隐形飞机 隐形飞机的制造是一种多目标聚焦的结果。要使敌方
雷达探测不到,红外及热辐射仪等追踪不到的飞机,需要分别实现雷达隐
身、红外隐身、可见光隐身、声波隐身四个目标,每个目标中还有许多具 体的小目标,通过具体地解决一个个小目标,最终制造出了隐形飞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