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场景歌【教学目标】1.掌握10个会认字,10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4.在感受美丽景色和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
【教学重点】读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感悟情境,发挥想象,在朗读的同时,语言得到训练。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呀,风和日丽,我们中队要举行一次秋游活动,大家高兴吗?让我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高高兴兴地出发吧!同学们,你们看(课件出现少先队员举旗、吹号、秋游的活动场面,最后定格在课文的第4小节)“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少先队员们是多么高兴啊!你们能把这个小节读好吗?自由读第4小节。
(课件出示)2.小伙伴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3.师:让我们在欢笑和歌声中快快上车吧!(课件展示)上车前,得先买车票,每张车票上都有一个字或一个词,读对了,这张车票就送给你。
小伙伴互相读,指名读。
二、导游学文。
1.师:拿到了车票,我们一起出发吧!(以课件形式连续出现海边、乡村、公园的景色,最后三幅图定格在同一画面)今天,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海边,一只海鸥在空中自由飞翔,海面上驶来一艘军舰和一条帆船,有几条帆船停靠在港湾。
接着,我们要去乡村,太阳暖暖地照着稻田。
稻田的旁边是一方鱼塘,小鱼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们经过一行行垂柳,还有一片花园。
最后,我们来到山上,放眼望去,一丛丛翠竹修长挺拔,一座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
我们举着一面队旗,拿着一把铜号,伴随着一片欢笑声继续前进。
多种形式朗读。
如齐读、拍手读、分组读。
师:今天读到的这种词叫数量词(在课文中将词语中的数量词用直线画出)。
其实对于数量词我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2.师:今天,我们跟着旅游客车到了海边、乡村和公园(板书:海边、乡村、公园),老师在乡村看见了鱼塘和稻田,你在哪里看见了什么?小伙伴互相说,指名说,并板书。
3.师:我们把今天旅游时看到的写下来,就是一篇优美的韵文,你们想读吗?快快翻开语文书,看看课文的第1~3小节。
不用老师教,你们自己能读吗?如果遇上了不认识的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知道它的读音呢?(交流识字方法)自由读第1~3小节。
三、学字学词。
1.师:刚才,大家读课文都读得很认真。
现在,请你们读读课文里的这些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播放课件(图中闪现出生字)。
怎样认识它们?(学生自主识字)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偏旁表达的意义。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师:现在,我们把拼音去掉。
没有了拼音的帮助,你还认识它们吗?每对小伙伴的桌面上都有一套词语卡片,请小伙伴指着卡片互相读,如果有不认识或读错的字,你们要互相帮助,共同把它学会。
小伙伴互相读(词语变序),小组开火车读。
四、指导写字。
1.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哪些字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2.写之前,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写字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要一尺,指离笔尖要一寸,身离桌子一拳头。
你做到了吗?)学生练习书写。
五、诵读课文。
1.师:今天,我们到了海边、乡村和公园,看见了许多美丽的风景。
老师最喜爱乡村的景色,所以,我把第2小节读一读,“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片花园”。
你最喜爱哪里的景色?那就把你喜欢的小节好好地读一读。
自由选择读,指名读,接力赛读。
2.让我们伴着音乐,尽情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大自然!配乐齐读。
六、拓展创编。
1.师:我们今天的秋游活动真是太有意义了,不但欣赏了大自然的美景,还认识了许多生字,你们高兴吗?在我们身边,美丽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
你们愿意做小诗人,描绘祖国的美景,描绘自己的生活吗?老师这儿有一个素材箱,里面装着许多漂亮的明信片。
先请每个组长抽取一张,再请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像课文里一样,编一小节优美的韵文。
小组交流,自编韵文。
2.哪位小诗人愿意上台展示?指名编韵文,点击有关景物,拓展识字。
3.做小诗人有趣吗?请你们回家后,把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美丽的景物画下来,制成明信片,再配上优美的韵文,把它送给你的亲人或朋友,好吗?七、情境结束。
师:通过今天的秋游活动,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祖国多么美丽,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用嘹亮的声音来赞美我们幸福的生活吧!(配乐齐读课文)【板书设计】1 场景歌海边乡村公园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生字。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一、复习。
1.认读生字。
(1)游戏“字宝宝回家”。
(2)交流识字方法:谁来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些字宝宝?2.互对词语。
(1)师生互对:老师说数量词,学生配上准确的词语。
(2)两两互对:一人说数量词,一人说表示事物的词语。
(3)说出与量词对应的事物,看谁说得多。
一只(海鸥)( )( )( )……一条(帆船)( )( )( )……一块(稻田)( )( )( )……3.朗读课文。
(1)小组赛读,选出小代表。
(2)小代表展示读,集体评价。
二、回顾课文。
1.哪位小朋友愿意做导游带领我们一起去旅游?(学习课文第2小节)2.播放课件(农村田园风光),小导游根据画面作介绍,随机出示课文内容。
3.小导游带领大家读课文,认识生字。
老师适时引导学生了解偏旁表达的意义。
学生结合书上插图自学第3、4小节。
4.师了解学习情况: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知道了哪些数量词?三、观察写字。
1.静态观察:读字。
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2.动态观察:看范写。
仔细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笔顺。
老师范写,边写边提示。
如,“领”字左边的“令”,要写得长一点。
3.体验观察:临写。
照样子书写,特别注意老师提示的字。
4.对比观察:品字。
写完字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容易出错的字有:领、号。
(板书:领、号)四、扩展活动。
1.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来表达,看谁说得多,说得准确。
2.给课文的四个小节分别配上插图。
【板书设计】1 场景歌【教学反思】《场景歌》运用了直观形象的手段教学,创设了旅游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美好事物的同时,也初步了解了数量词的用法。
环节紧凑,教学围绕“看说读写”开展,使学生学得比较扎实。
【相关链接】量词歌(配课件)一本书,两杯茶,三支毛笔四张画。
五棵树,六朵花,七头小猪八匹马。
九条鱼,十只虾,百块石头千粒沙。
使用量词要恰当,搭配不好闹笑话。
【教学随笔】2 树之歌【教学要求】1.掌握15个会认字,10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
3.认识课文中提到的树木,了解树木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认字,写字,读文,了解树木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15个会认字。
2.认识课文中提到的树木,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从图入手,激发情绪,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树木的图片,请学生简单说一说这些树木的名称。
这些树木把我们的祖国装点得十分美丽。
你们知道这些树木有什么特点吗?这些字怎么写,词语怎么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认识“杨树、松树、柏树、桦树、枫树、榕树、梧桐树、木棉树、银杏、水杉、金桂”这些词语。
(课件出示)过渡语: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图片都是树,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树的名称,还要知道它们的特点。
1.(课件出示树的图片)谁认识这些树?准确说出树的名称。
板书:杨树松树柏树桦树枫树榕树梧桐树木棉树银杏水杉金桂2.认读词语,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三、了解树木的特点。
(一)了解杨树的外形特点。
1.认真观察杨树的树干是什么样的,树叶又是什么样的。
(杨树直而高,树叶大而茂密。
这就是杨树的外形特点。
)2.师小结:我们观察杨树的树干和树叶就能抓住杨树的特点,下面我们按照这种方法分别观察其他几种树,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了解其他树的外形特点。
1.自己看图找出各种树的特点。
2.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柏树:树干长得直高,树叶小,鳞片状,它们紧紧地连在一起,一年四季常绿。
松树:树干笔直,树叶尖尖,呈针形,且针叶分布的四周呈散射状,四季常绿。
(让学生拿出图或者实物,通过比较区别松树与柏树的叶子。
)桦树:树干直,树皮白色,叶子呈卵形。
枫树:树干不高,叶子通常呈掌状五裂形,叶子的边有齿。
榕树:树干分枝多,树冠大,叶子常绿。
梧桐树:枝杈多,叶子掌状分裂,花黄绿色。
木棉树:树干浅绿色,花红色,种子的表皮有白色纤维,可用来做枕芯。
4.除了这些树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树?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说一说在生活中常见的树的特点。
(如:槐树、柳树、银杏树……)5.学习儿歌,理解意思。
(1)小声读儿歌。
边读边想,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2)同桌互相说说。
(3)指名说说儿歌每一句讲的是什么。
(4)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梧桐树叶像手掌,生动地写出了梧桐树叶的形状;“红、绿”两个词,使我们好像看到了秋天枫叶火红,松树、柏树一年四季常青的鲜艳色彩。
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的眼前有美丽的画面吗?(5)齐读儿歌。
6.你能不能也编一首儿歌,说说其他树的特点?如:银杏树叶像扇子,柳树叶子辫子长,槐树叶子像彩蝶……7.指导朗读。
过渡语:你们喜欢这些树吗?想一想怎样读能让别人和你一样喜欢这些树。
(1)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
(2)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读一读。
(3)老师也想读一读,你们听一听老师读得怎么样?要是读得好,你就学一学,要是读得不好,你们帮帮我,好吗?(4)评议教师。
(5)练习朗读。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8.指导背诵。
(1)练背——试背——分小组背——指名背。
(2)说说你为什么背得这么快。
9.你们还知道其他一些树木的特点吗?能不能利用下课的时间也写写儿歌呢?老师期待着你们的佳作。
四、学习15个生字。
(一)找出生字。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请同学们快速读出来。
(学生读后老师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词语:杨树松树柏树桦树枫树榕树梧桐树木棉树银杏水杉金桂2.这些词语中,哪些是要求会认的字?请你用着重号标出。
杨树松树柏树桦树枫树榕树梧桐树木棉树银杏水杉金桂3.请你打开书,找一找还有哪些生字老师没有贴出来。
(二)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过渡语:我们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呢?1.提示:这15个生字中,有多少个字可以用形声字的方法记?2.下面老师给同学们几分钟的时间准备一下,看看自己可以为大家介绍哪些生字。
3.学生介绍识字过程。
4.教师出示生字,学生用各种形式反复读。
5.用生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