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牙拔除术
(三)上颌第一、第二磨牙
拔除时主要使用摇动的力量,向颊侧的力量应比腭侧大,反复而缓慢的摇动牙松动后,可沿阻力 较小的颊侧牵引拔出。避免使用旋转力。
上颌前牙的拔除
上颌前磨牙的拔除
上颌磨牙的拔除
口腔科学(第9版)
(四)上颌第三磨牙
因牙根变异较大,术前应拍X线片以了解牙根变异情况,尽量避免断根。一般用牙挺向远中方向 挺出,可不用牙钳。如用牙钳应先向颊侧后腭侧摇动,摇松后向颊侧面牵引拔出。
(五)下颌前牙
下切牙拔除时,充分的向唇及舌侧摇动,使牙松动后向外上方牵引拔出;尖牙拔除时,摇动的力 量不够时,可稍加旋转力,然后向外上方牵引拔出。
(六)下颌前磨牙
主要应用颊舌向的摇动力,颊侧用力可较大,然后向颊侧上外方牵引拔出。有时可稍加旋转力, 但弧度应很小。
下颌前牙的拔除
下颌前磨牙的拔除
(五)拔牙创的处理
术后检查拔除患牙是否完整,如发现有断根,应予拔除;检查拔牙创口内有无牙或骨碎片、牙结 石以及炎性肉芽组织;用刮匙清理拔牙创;检查是否有过高或过尖的骨嵴 、牙槽中隔或牙槽骨 板,对其进行修整;对被扩大的牙槽窝或裂开的牙槽骨板,予以复位;对切开、翻瓣或牙龈撕裂 的病例,应予以对位缝合。处理过后,使拔牙创内充满血液,创面上放置无菌棉卷,嘱患者咬紧 以压迫止血,30分钟后可自行取出。
口腔科学(第9版)
(六)拔牙后注意事项
1.拔牙后当天不能漱口刷牙,次日可进行 2.勿用舌尖舔或吸吮伤口,以免拔牙创口内的血凝块脱落 3.拔牙当天进半流质或软食,食物不宜过热,避免用拔牙侧咀嚼 4.拔牙当天口内有少量血液渗出,唾液内带有血丝属正常现象;若有大量鲜血流出,应及时就诊 5.术后创口疼痛,必要时服用止疼药物;如术后2~3天再次出现疼痛并逐级加重,可能发生了继 发感染,应就诊检查处理 6.拔牙术后一般可不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如是急性炎症期拔牙,复杂牙或阻生牙拔除,可在术 前、术后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口腔科学(第9版)
(六)肝脏疾病
急性肝炎不能拔牙;慢性肝炎需拔牙,术前后给予足量维生素K、维生素C以及其他保肝药物,术 中加止血药物。
(七)月经及妊娠期
月经期不可拔牙,妊娠期前后3个月不可拔牙,4~6月期间拔牙较为安全。
(八)急性炎症期
根据患牙部位、炎症程度、手术难易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综合考虑。
(四)器械准备
(1) 基本检查器械:口镜、镊子、探针。 (2) 根据需拔除牙选择相应的牙钳、牙挺,或其他器械。
第四节
拔牙的基本步骤
口腔科学(第9版)
(一)分离牙龈
将牙龈分离器插入龈沟内,紧贴牙面深入到沟底,沿牙颈部推动,先唇颊侧后舌腭侧,使牙龈从牙颈部 剥离开。
(二)挺松患牙
手握挺柄,挺刃由准备拔除患牙的近中颊侧插入到牙根和牙槽骨之间,挺刃内侧凹面紧贴牙根面,以牙 槽嵴为支点做楔入、撬动和转动等动作,使患牙松动、脱出。注意术中防护,以免牙挺滑脱损伤其他组 织。
发生阻生的牙,较易引起冠周炎并反复发作,常需拔除。
(二)下颌第三磨牙应用解剖
下牙槽神经管、外斜线、舌神经、舌下间隙、下颌下间隙
口腔科学(第9版)
(三)阻生牙拔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对于有症状或引起病变的阻生牙均主张拔除
预防冠周炎,第二磨牙牙体、牙周破坏
预防牙列拥挤引起
紊乱
预防发生牙源性囊肿、肿瘤以及成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
三、动 力 系 统
(一)适应证
常用于拔除水平、近中阻生牙,埋伏牙、以及较为牢固的患牙
(二)器械
涡轮机:阻生牙拔除专用“反角”机头,机头与机柄成45°。 长钻针
(三)遵循原则,“少去骨,多分牙”
应用动力系统拔牙结合挺出法,配合吸引器,充分暴露术野,比锤凿法缩短手术时间30%~40%。 术中注意保护周围软组织,避免意外损伤。
拔牙术中的防护
口腔科学(第9版)
(一) 组成结构
二、牙挺(elevator)
刃(blade)、杆(shank)、柄(ha根挺、根尖挺。 按形状分类:直挺、弯挺、三角挺。
(三) 适应证
常用于拔除阻生牙、埋伏牙、错位牙、残根、 残冠、断根以及较为牢固的患牙
病因,预防完全骨阻生引起的某些原因不明性疼痛
正畸、正颌、修复重建以及牙移植的需要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禁忌证与拔牙禁忌证相同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
口腔科学(第9版)
二、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一)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分类
1.根据牙在骨内的深度: 高位 、中位 、低位。 2.根据阻生牙的长轴与第二磨牙长轴的关系:垂直阻生、水平阻生、近中阻生、远中阻生、颊向阻 生、舌向阻生以及倒置阻生。 3.根据在牙列中的位置: 颊侧移位、舌侧移位、正中位。
口腔科学(第9版)
(三)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8.88mmol/L(160mg/dl),无酸中毒症状,术前、后常规使用抗生素 控制感染。
(四)甲状腺功能亢进
基础代谢率控制在+20%以下,脉搏不超过100次/分。
(五) 肾脏疾病
各种急性肾病均应暂缓拔牙;慢性期或肾功能代偿期,临床无明显症状方可拔牙。
口腔科学(第9版)
(三)安放牙钳
正确选用牙钳,将钳喙内侧凹面分别安放于患牙的唇颊、舌腭侧面,钳喙的纵轴与牙长轴平行, 先放舌腭侧,再放唇颊侧,喙尖应伸入到龈下达牙根部的牙骨质面与牙槽嵴之间。手握钳柄近末 端处,夹牢患牙,再次核对牙位。
挺松患牙
安放牙钳
口腔科学(第9版)
(四)拔除患牙
拔除患牙运用的三种力,即摇动、扭转和牵引;根据需拔出牙的解剖形态选择合适的力。用力要 适度,动作缓慢,注意稳定患者头部,掌握支点,防止用力过大、过猛导致意外的损伤。
口腔科学(第9版)
(七)下颌第一、第二磨牙
下颌第一、第二磨牙颊侧骨板厚而坚实,拔牙时摇动需较大的力量,且要反复多次,有时可借助 牙挺,挺松患牙后,再将患牙从颊侧上外方牵引拔出。
(八)下颌第三磨牙
因其生长位置、方向、牙根形态变异较大,正位和颊向错位的下颌第三磨牙可轻易拔除,摇动时 向舌侧多用力再拔出,也可用牙挺将下颌第三磨牙向远中舌侧方向挺出。
第八章
牙拔除术
作者 : 许 彪
单位 : 昆明医科大学
目录
第一节 拔牙器械及其使用 第二节 拔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三节 拔牙前的准备 第四节 拔牙的基本步骤 第五节 各类牙拔除术
目录
第六节 阻生牙拔除术 第七节 牙根拔除术 第八节 拔牙创的愈合 第九节 拔牙术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重点难点
掌握 拔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熟悉 拔牙器械及其使用、拔牙的基本步骤
了解 拔牙术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第一节
拔牙器械及其使用
口腔科学(第9版)
一、牙钳 二、牙挺 三、动力系统 四、其他器械 五、拔牙器械的改进
拔牙器械
口腔科学(第9版)
一、牙 钳(forceps)
(一) 组成结构
1.钳喙(beak): 加持患牙的工作部分,外凸内凹,根据不同牙冠和牙根的形态设计,种类繁多。夹 持牙根的牙钳称为根钳。 2.关节(hinge): 连接钳喙和钳柄的可活动部分。 3.钳柄(handle): 术者持握的部分,钳喙与钳柄各呈不同的角度以利于拔牙时的操作。上颌牙钳呈 “~”型,下颌牙钳呈“L”型。
(二)患者体位
取坐位;拔上颌牙时,头后仰,张口时上颌牙的平面与地面成45 ° ~60°角;拔下颌牙时,张口下 颌牙的平面与地面平行,下颌与术者的肘部平齐。
口腔科学(第9版)
患者及术者体位
口腔科学(第9版)
(三)手术区的准备
(1) 口内手术区和麻醉进针点消毒采用采用0.3%~0.5%碘伏或0.1%氯己定 (2) 复杂牙拔除需切开缝合时消毒采用0.1%氯己定含漱半分钟~1分钟,面部口周用0.1%氯己定醇 擦拭消毒3次,在颈前和胸前铺无菌洞巾或孔巾。
第五节
各类牙拔除术
口腔科学(第9版)
(一)上颌前牙
拔除时先向唇侧和腭侧摇动,唇侧力度大些,反复摇动,然后向左右两侧加用旋转力,顺扭转方 向向前下方牵引拔出。
(二)上颌前磨牙
先向颊侧,再腭侧摇动,开始摇动的力量和幅度均不能过大,反复摇动,逐渐加力,摇松后顺牙 长轴从颊侧方向牵引拔出。避免使用旋转力。
(九)乳牙
一般采用钳拔法,少数情况下使用牙挺。乳牙拔除后不要搔刮牙槽窝,以免损伤下方的恒牙胚。
第六节
阻生牙拔除术
口腔科学(第9版)
(一) 定义
一、阻生牙
阻生牙(impacted teeth):是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的阻碍,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的牙。
常见的阻生牙有下颌第三磨牙、上颌第三磨牙、上颌尖牙以及某些多生牙。下颌第三磨牙是最易
口腔科学(第9版)
(一) 血液系统疾病
1.禁忌:贫血、出血性疾病、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2.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在80g/L以上可拔牙 3.如上情况必须拔牙时,应在相应治疗病情控制,凝血情况基本正常后方可拔牙,并拔牙术后继续 治疗
(二)心血管系统疾病
1.禁忌:重症高血压、近期心肌梗死、心绞痛频繁发作,心功能Ⅲ~Ⅳ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 2.高血压患者术前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在 ≤ 160/100mmHg;心功能Ⅰ或Ⅱ级,镇痛完全可以拔牙; 对于风湿性及先天性心脏病,应预防性的术前、术后使用抗生素;冠心病患者术前服用舒张冠状动 脉的药物。
(九)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照射部位的患牙,术前7~10天拔除;放射治疗时及治疗后3~5年以免发生放射性骨髓 炎不能拔牙。
口腔科学(第9版)
(十)长期抗凝药物治疗
现研究报道称,停用抗凝药有导致栓塞的风险,故不主张停药,术后进行局部止血处理。
(十一)长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术后20小时左右易发生危象,应与专科医生合作,术前加大皮质激素用量。